6.62亿微短剧用户都在看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6:06 1

摘要: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于2025年3月27日—29日在成都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的主要发现之一,是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讯。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

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于2025年3月27日—29日在成都举办。会上发布了《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报告》的主要发现之一,是微短剧用户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追平即时通讯。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使用率达59.7%,较上半年提升7.3个百分点。


微短剧是用户需求升级、移动进入迭代、文化消费转型共同催生的产业,作为近年来网络视听行业最大的热点之一,也是本次大会的焦点之一。影视产业观察解读本次大会上各方发布的微短剧数据,探究过去一年,微短剧行业又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新趋势?

各方加速入局,微短剧实现全域增长


在网络视听应用当中,微短剧的增速之快远超其他细分类型。网络外卖、网络文学和网约车用户规模达到6.62亿,分别用了12年、26年、11年,而微短剧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仅半年时间,微短剧独立应用的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涨到101分钟,仅次于短视频和长视频。



微短剧实现全域增长的背后,是各方加速入局。《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指出,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短剧相关存续企业数达8.49万家,“蓝海”快速卷入“红海”。


一方面,短视频平台依然是微短剧的主阵地。根据2024 抖音短剧合作手册,抖音目前已与600多家影视公司、MCN合作机构、超过 8000 位创作者、20 多家主流媒体合作形成了微短剧优质合作生态。平台与周星驰合作的“九五二七剧场”首部悬疑微短剧《金猪玉叶》收获了3亿+的播放量和高热度。


另一方面,以爱优腾芒为代表的长视频平台进一步布局微短剧赛道,通过设立专项资金、 创作激励等措施,吸引更多创作者和用户关注微短剧,形成长短视频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例如爱奇艺自去年入局微短剧以来进行了众多探索,从微剧短剧分类到会员模式的推出,再到精品微短剧千部计划、精品短剧百部计划、举办荧光之夜微短剧盛典等,持续推动行业发展。当前爆款微剧《帝凰业》《家里家外》正在平台热播,此次大会上,爱奇艺还举办了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邀请到主管部门负责人、微短剧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微短剧内容创作精品化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微短剧在观看场景上发生了从小屏到大小屏融合的转变,“大屏+微短剧”模式导入了极大的流量。去年,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共发布5批126部优秀主题微短剧,作品播放量超过60亿; 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收视规模超过5亿户次,《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这世间如你所愿》等一系列作品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广电机构以自有平台升级、内容创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入局微短剧赛道。其中总台央视频 2024年以来持续发力微短剧赛道,一方面以精品导向推动内容品质化升级,通过“微短剧+文化”“微短剧 +AI”的形式产出了《东坡先生赶考记》《中国神话》《美猴王》等诸多作品;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拓展行业内优质版权资源,以严格的引入标准和审核机制筛选精品内容。



各地主要广电机构在微短剧领域也有着突出表现。例如湖南广电率先打造全国首个黄金档微短剧剧场“大芒剧场”,推出《风月变》《难寻》《一梦枕星河》《有种味道叫清溪》等内容,收视时长、在线率及用户粘性都得到了10%左右的增长。东方卫视也在黄金时段推出“品质东方·微剧场”,首批展播了《金猪玉叶》《师傅》《赵小姐的日记》等12部精品短剧,实现了同时段的收视时长和用户规模增长。


一年来,大屏用户规模以及硬件覆盖、激活规模连续保持增长,微短剧登陆大屏终端,满足了家庭场景下用户的多元化内容需求,使其突破移动端圈层、实现受众扩容。


此外,影视企业、MCN 机构、社交软件、电商、搜索引擎等平台也纷纷入局。于搜索引擎而言,用户在站内对微短剧搜索和观看的双重行为,为平台和行业都带来了新的增量。百度百家号内容运营负责人于轲在精品微短剧创作论坛上表示,通过内容与产品的双核驱动,实现百度短剧DAU已破4000万,单剧GMV跃升20.7%,超过1400个短剧账号、300家短剧机构入驻百度百家号APP。


微短剧作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兴力量,如今赛道呈越发拥挤之势,但不论新老、长短、台网,各方发挥自身所长依然可以创造微短剧新的机遇和增量。


微短剧主要用户画像与热播热议题材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同比增长1722万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0亿,使用率达93.8%,连续6年保持网络视听应用细分领域第一。



10 亿短视频用户奠定了微短剧市场基础,微短剧则是短视频“剧集化”的表现。CSM媒介研究2024短视频用户调查显示,68.4%的短视频用户过去半年看过微短剧。


面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增长,内容供给侧在爆发后反而迎来更加注重内容的冷静期。从总局重点微短剧创作备案数量上看,从2021年的398部激增到2023年的3574部,回落到2024年的2024年(1-11月)的2414部。


CSM《微短剧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年,从性别上看,微短剧用户超 54%为女性;年龄上则呈现出两极趋势,15-34 岁(00后&90后)群体超37%,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超32%,银发族的微短剧观影需求越发凸显。



微短剧的用户画像也精准反映着他们的内容偏好。CSM NewTAM 和其他第三方数据显示,2024年热播热议微短剧题材 TOP10中,情感以75.8%的比例位居第一,其次是古装40%,第三梯队的悬疑、都市、喜剧、奇幻占比均近两成。《夫君大人别怕我》《大王别慌张》《授她以柄》《问簪》等2024 年热播热议微短剧 TOP10榜单。



细分平台来看,抖音、红果等微短剧用户画像和内容构成较为重叠。2024抖音短剧合作手册显示,平台热播题材主要为都市、情感和古装,用户构成上女性比例超63%、18-40岁、一线至三线城市用户比例均超 71%;红果发布的榜单显示,情感类短剧比例占所有榜单剧集的48.4%,逆袭元素占比超35%,都市占比16.1%。快手2024年微短剧在原有内容上新增了都市家庭、代际关系和青春校园题材,以此来拓展年轻女性、Z世代男性和银发族用户。


用户对微短剧的偏好多元、庞大、丰富,在已有内容之上,不少平台或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或依托广电生态进行差异化布局。腾讯视频响应“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布局《反诈破局》《即将出庭》等作品,在普法细分赛道有所创新。芒果短剧依托湖南广电剧综IP资源,后续将推出高概念改编版《还珠格格》、VP 虚拟拍摄微短剧《安全撤离赛博世纪》和互动微短剧《这个CEO我当定了!》等。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规范管理与引导扶持和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行业从快速增长转入提质发展新阶段,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已成共识。比起一味用爽点为用户提供瞬时的满足,微短剧需要在内容中不断创新才能书写出辉煌的新篇章。


商业化进程加速

开启微短剧的第二增长曲线


微短剧内容持续迸发活力的同时,其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呈现出IAA免费模式、IAP付费模式、端原生模式等多样化的商业模式。



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IAA免费模式通过在应用内展示广告来变现,将自然流量和广告变现转化为短剧收入;IAP付费模式包括用户购买单部短剧、订阅短剧会员等方式,如用户付费解锁后续剧集、购买抖音的收费短剧卡等;用户直接在各平台版权方、出品方开设的官方帐号内付费观看自有版权短剧的端原生模式也正逐渐兴起,如点众、麦芽等。


此外,品牌广告在微短剧的投入也非常可观。微短剧相较长视频内容能够更好地在短期内实现高效转化,电商、奶粉、美妆等品类品牌入驻,不断探索剧情广告植入、品牌定制、电商带货等多元盈利模式。



勾正科技董事长兼CEO喻亮星在《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发布仪式上公布了几组数据,第一,过去一年投放微短剧的231个广告品牌中,66%是首次投放;第二,投放数量比2023年增长了140%,第三,品牌定制剧占比达90%,广告植入和全剧定制有望开启微短剧的第二增长曲线。



微短剧的精品化之路离不开主管部门的规范与管理和引导扶持,更需要创作者、制作机构、平台方持之以恒的努力探索。未来微短剧的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用户需求可以被健康的内容生态不断激发,清晰的用户画像也可以为内容创作提供有力参考。相信随着微短剧进一步的规范发展,网络视听行业也会拥有更蓬勃的态势。


— THE END —


作者 | 刘翠翠

主编 | 彭侃

执行主编 | 刘翠翠

排版 | 王楠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