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正当我们迎来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40周年时刻,原陆军138师第414团1营3连参战战友,自发地开展了“重返昔日战场,追寻烽火年华”的活动,活动自始至终充满了军人自有那种坚定与庄重、激情与豪迈,对过去充满了怀念与追寻,对当今也充满着珍惜与喝望。
2025年3月,正当我们迎来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40周年时刻,原陆军138师第414团1营3连参战战友,自发地开展了“重返昔日战场,追寻烽火年华”的活动,活动自始至终充满了军人自有那种坚定与庄重、激情与豪迈,对过去充满了怀念与追寻,对当今也充满着珍惜与喝望。
重返昔日的老山战场,追寻当年的烽火年华是我们每一个参战老兵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我们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夙愿。平日里的繁忙工作让我们一次次地放弃,如今我们已进入花甲之年,绝大多数的战友都已退休,于是我们在指导员姚庆和和连长孙喜发的建议下,大家很快形成了共识,“重走老山路,看看当年关爱和支持我们的老房东,去烈士陵园瞻仰和看望为祖国和人民而献身战友,看一看我们当年并肩战斗的战场。
回访战地情,看望老房东
于是,我们于2025年3月17日会合于云南昆明,3月18日下午和19日上午我们乘车专程赶往当年的集结地文山州德厚镇和老地方、水地房村。40多年过去了,这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德厚镇,昔日的泥土茅草屋,已不见踪影,当年的羊肠小道已变成宽阔水泥和板油路,当年的房东多数已搬进了文山城。
好不容易找到几家房东,叙起当年的往事,大家都有说不完感激之情,有的听说我们来了,在村里没见到的大老远赶到文山城,找到我们午餐的饭店去看望我们。连部的房东何秀昌的家,只见半间砖房,据邻居说他们都已搬走了,令我很是失望。可令我惊喜的是,何秀昌的女儿竞专门找到饭店去见指导员姚庆和和卫生员陈双,当年15岁的小姑娘,如今都50多岁了,他的老父亲何秀昌我一直记着他的名字,多年前就去世了,现在她的家都已搬进文山城。当年就是这些边疆人民,把自家最好房屋都腾出来给我们居住,在我们开往前沿阵地的时候,非要让我们吃上一顿他家的饭菜,临行前更是依依不舍,有的房东拿出自己平时都舍不吃的鸡蛋塞进战士们的兜里。
想想当年他们真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记得当年临上阵地时,我曾发现部分战士的兜里还揣着老房东为他们求得的“护身符",他们是多么想我们都能平安而归呀。40多年过了,可是,一来到这里战友们都有一种亲近感,但当我离开那一时,心里又有一种悲伤感,毕竞年令大的一些当年最关爱我们的老房东都早已离世了。
前往烈士墓,祭拜老战友
3月19日上午10时许,我们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祭拜看望为了保卫祖国和边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指导员姚庆和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亲爱的战友们,138师414团1营3连的参战战友来看望你们了!”一时间,硝烟弥漫的山谷,炮火连天的战场,战友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是啊,“亲爱的战友们,40多年前,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你们用英勇顽强的战斗行动履行了军人的神圣使命和职责,你们用忠诚与奉献书写了人生最壮丽华章,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我们参战的老兵也从来没有忘记你们,今天,我们的祖国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来看望你们,希望安息,安息吧……为祖国和人民英勇牺牲的战友永垂不朽!老山精神万古长存!”
祭奠活动后,我们又来到英烈墙前,寻找当年我连牺牲的七位烈士,大家肃立默哀,姚庆和指导员简要介绍了七位烈士壮烈牺牲的情景,来自天津的林广龙流泪为七名烈士名字擦灰洗尘,一时间,大家都静默致哀。
重走战地路,追寻老山情
离开烈士陵园,大家便开始走向通往前线阵地的路,一路参观了当年军指挥部所在地落水洞,时隔40年,又见到了当年前线的工事和猫耳洞。
最后到达老山主峰,在那里我们本想找一找当年阵地的感觉,可是,早已硝烟散尽的老山,绿树葱葱,所有的前沿阵地都被遮得严严实实。
我们在张大权塑像前和主峰标志处高声合唱一首《战友之歌》,以表达我们当年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战斗友谊,诠释了战友情深似海,亲如兄弟的真正内涵。
与界碑合影,神圣和骄傲
3月20日,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起得很早,来到当年的船头桥原址,这里是当年作战时各连炊事班的所在地,司务长张春观找了很久才辨别出当年的老桥的位置,现在这里已经是中越双方人员互通往来的口岸,如今双方的友好往来,一展和平相处的景象。
登上“上甘岭”,眺望那拉口
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向号称“八十年代上甘岭”的1175.4高地行进。1175.4高地,地处老山左翼,与老山隔江相望,中间这条河叫盘龙江,由我国流向越南境内,右翼的老山与左翼的1175.4高地形成两个天然的屏障,如同两扇大门,当年,双方在这两高地进行激烈的争夺,自1984年4月和1984年7月这两座边关大山被我军收复后,越军也不断实施进攻和偷袭,特别盘龙江右侧的老山前沿那拉口地域,是双方激烈交锋的旋窝,人称“互相残杀的绞肉机”,更有甚者,把这称之为”火葬场”,只要在这里战斗,就是九死一生。1985年8月5日至11月21日,我连含配属185名官兵,就是在这里,负责坚守四个高地的防御作战任务,我连全体官兵发扬勇于拼搏,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精神,顶住了14600余发炮弹的轰击,打退敌人180多次的进攻和偷袭,连续坚守阵地108个昼夜,牢牢地守住了阵地,圆满完成战斗任务,被成都军区授予“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今天,当我们又来到这里的时候,都想利用1175.4高地的顶端观望那拉口阵地,以寻当年的痕迹,经近40分钟的攀蹬,我们终于登上八十年代上甘岭的顶峰,本来昨天还是阴云密布,今天真的天公作美,来了大晴天,我们向那拉口望去,昔日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那拉战场,白花花的山体,今日却一片葱绿,绝非我们脑海里早已存储定格的被炸秃模样,开始大家都找不到自己坚守的阵地,还是我们当年的"小诸葛”肖百英给大家指认了当年我们坚守的4个高地,总算了结了此行的一个心愿。
总结与联欢,精神万代传
下山后,天已过午,我们急忙赶往麻栗坡县城吃午饭,而后趋车返回昆明,在酒店举行一个“重返昔日战场,追寻烽火年华”活动联欢会。会上姚庆和指导员对本次活动作了简短精要的总结讲评,姚庆和讲到“本次活动时间短,走过路程长,参观点多面广,但是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安全、顺利、圆满完成了全部历程,达到我们重返昔日战场,看望和答谢当年支持、关照、爱护我们的房东,实现了到烈士陵园祭拜40多年前为祖国和人民而牺牲战友,也达到了重走阵地路追寻当年的足迹,找回跨越时空的芳华,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重返昔日战场也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对发扬和传承老山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责任。”应邀前来参加活动时任营长马志在讲话中,对“坚守英雄连”的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当年三连官兵顽强坚守,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和精神给予大力赞扬。前来参加活动的西京医院教授,当年的四医大两位在三连阵地救护所见习医生发表了对本次活动的感言,讲述了自己发自肺腑的感动,三个当年的排长分别表达了自己对重返昔日战场的意义和作用的感受,回顾了当年战中的情况,场面虽然简短,但是热烈感人。
现场播放了姚庆和指导员保存的40年前连队表决心誓师大会的实况录音,经过编辑制作的一场表决心大会图文并举,声情并茂地出现在屏幕上,当年在那小山坡上,由副连长高龙明主持,姚庆和指导员宣布《党支部号召书》,大家勇跃登场表决心的情景立刻浮现在眼前,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决心,一句句铮铮铁骨的誓言,正是对三连官兵在战场的铁血雄风的真实写照,“想当年,挥戈南疆,我连勇士壮志令敌闻风丧胆;忆往昔,官兵铁血雄风老山精神铸就一代风流。”这首来自指导员姚庆和之手的两句话,道出了”坚守英雄连”当年的英姿风貌,这就是我们的当年,这就是我们曾经的青春芳华,我们无悔于一身曾经的戎马生涯,我们从来都无怨无悔,这就是我们对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与忠诚……
在活动开始与进行中,我们得到了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们的关注和支持鼓励,曾经一起与三连奔赴南疆战场的于学忠教导员虽然因身体健康情况未能应邀参加本次活动,他以微信写信的方式,对三连“重返昔日老山”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并鼓励我们再接再厉,让老山精神发扬光大。
附:时任教导员于学忠写给三连战友和姚庆和指导员的信,姚庆和指导员给于学忠的回信
英雄三连的战友们:你们好!
当我看到坚守英雄连《重返老山》纪念参战40周年活动方案的时候,心情无比激动,很想和战友们在老山相聚。但由于身体欠佳,不能与你们一起踏上那片曾经洒满我们青春与热血的土地,很是遗憾。但我的心却与你们紧紧相连,仿佛已经站在了老山的主峰,与大家一同追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战友们重返老山,追寻战场记忆,悼念牺牲战友,看望战地老乡,细数战友情谊,目视边关变化,感受现代生活气息…… 40年过去了,时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韶华,却给我们留下了永不消逝的记忆。硝烟虽已散去,但那段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却从未褪色。每当夜深人静,总会想起战友们在猫耳洞中艰难坚守的日子,想起战友们在硝烟炮火中英勇顽强奋战的场面,想起那些负伤和牺牲的战友……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在那拉地区防御作战的108个日日夜夜,战友们为祖国而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生死相依,团结战斗,以“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大无畏精神牢牢地守住了阵地,以小的代价换取了大的胜利,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
我虽不能重返老山,但请求战友们在看望当年驻训地、集结地的老乡们替我问个好。感谢他们为我们驻训、参战提供了许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参观麻栗坡烈士陵园的时候,替我向牺牲的战友们敬个礼,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我对牺牲战友的缅怀和敬意。并大声的告诉他们,咱们的国防线早已不是猫耳洞,是航母,是东风,是太空站……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
战友们,让我们继续保持荣誉,践行社会责任,讲好老山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山精神,让坚守英雄连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祝健在的战友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祝《重返老山》参战40周年的纪念活动安全、顺利、圆满、成功。 同壕战友,永世不忘!生死兄弟,情谊永存!
老战友: 于学忠 2025年3月10日
姚庆和指导员给于学忠的回信:
尊敬的于学忠老首长:
非常感谢您和老大嫂对我们三连《重返昔日战场,追寻烽火年华》活动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您和嫂子本来都是我们这次活动邀请的对象(包括王崇波教导员)可都未能如愿,很是遗憾。总的看,本次活动基本是顺利的、圆满和成功的,基本满足了参加者的愿望,也实现了本次活动的主旨和目的,并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有些战友没有机会能够参加,一是身体原因,无能为力,二是有要事,身不由己,三是因特殊情况,未能如愿。
本次活动立意明确,主题鲜明,不仅具有鲜明的纪念意义,也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说本次活动具有非常鲜明的纪念意义,是因为它是我们参加老山地区防御作战40周年的时候,重返老山战场,去回味当年硝烟、战火和焦土的味道,去追忆我们当年那股浓烈的家国情怀,去追寻我们当年青春绽放的芳华。全方位地实现了多年来,魂牵梦萦的岚愿。如果说本次活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那是因为,发扬和传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来都是我们退役军人的光荣传统和应尽义务,因此,弘扬和传承老山精神已经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参战老兵的身上了,现在我们虽然都老了,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宣扬和传承在那场战争中为祖国和人民英勇战斗和牺牲的英烈们爱国奉献精神,因为我们——也只有我们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我们有资格、有能力、有条件充当老山精神的宣传员和传承人。
通过重返昔日战场,将更加有效地增强我们对在那场战争中为祖国和人民而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友们的怀念之情,通过战场情景再现,也会更加有效地促使我们继承英烈遗志,宣扬英烈们事迹,传承英烈奉献精神,更有效地发挥我们参战老兵的余热,用我们的爱心去教育和启迪后人。当然,本次活也标志着我们对老山精神和我们《坚守英雄连》的“守疆固土,爱国奉献,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祖国的尊严。”精神的发扬和弘扬,具有更加鲜明生动地承前启后作用,这次和我们同来参加活动的,也有许多战友的家属和子女及亲属,在我们的活动中,他们都受深刻的教育启发。
总之,本次活动意义重大,效果良好,是我们“坚守英雄连”的参战老兵们一次回顾战斗历程,怀念牺牲战友,重走昔日战场,重温老山精神的一次重大的、意义非凡活动。本次活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能够顺利和圆满成功,不仅是参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和许多象您们这样的对老部队、老战友具有深厚感情的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们的关注、关爱、支持和鼓励分不开的,因此,在这里,我应该代表“坚守英雄连”的全体参战战友们,向您以及所有关心、关爱、关注本次活动的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姚庆和2025年3月26日
来源:英雄旗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