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专栏,大新闻。”南海网影像专栏《晓峰近距离》以图片或视频为依托,提高新闻附加值,扩大新闻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晓峰近距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以影像的方式讲述海南故事,传播海南声音,将报道的时效性与可读性有机融合,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
编者按:“小专栏,大新闻。”南海网影像专栏《晓峰近距离》以图片或视频为依托,提高新闻附加值,扩大新闻的辐射力与影响力。《晓峰近距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市民,以影像的方式讲述海南故事,传播海南声音,将报道的时效性与可读性有机融合,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的壮阔历程和巨大成就。
南海网3月29日消息(记者 沙晓峰)“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成琼南最大的肿瘤治疗中心。”3月26日,三亚市人民医院丨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李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一直致力于推进肿瘤放疗科建设,填补海南省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中心)创建无放疗的空白,早日造福琼南的肿瘤患者。
李平教授。记者 沙晓峰 摄
补齐学科短板 把放疗搞起来
李平教授曾先后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科、放疗科及头颈肿瘤病房主任。1996年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放射肿瘤学系及临床肿瘤科做研修,2003年在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学系及临床放疗科做访问科学家。
2022年6月,李平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驻三亚市人民医院丨四川大学华西三亚医院任肿瘤中心主任,负责海南省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中心)创建工作。
聊起派驻三亚以来的变化,李平表示,在三亚市卫健委领导及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补齐学科短板,先把放疗搞起来,目标是按照国际标准打造一个琼南地区最大的肿瘤专科医院和肿瘤防治中心。
初到三亚市人民医院,李平就新成立了肿瘤放疗科,“到目前为止,已组建好了年轻的放射治疗团队,但尚无放疗设备,也算补齐了半个短板。在过渡期借助兄弟单位的放疗设备,病床设在医院肿瘤血液科,从今年春节后至今已收治放疗患者5人次,结束了三亚市人民医院无放射治疗的历史。”李平说。
目前该院肿瘤中心新招聘引进青年硕士学历肿瘤放疗医师2人,其中1人送出攻读博士学位;肿瘤内科医师2人,今年还要继续引进肿瘤放疗医师1人,肿瘤内科医师1人。
李平在工作中。记者 沙晓峰 摄
个体化的治疗手段 肿瘤诊治疗效明显提升
“我们大力推进肿瘤多学科诊疗及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手段, 使肿瘤诊治疗效明显提升,疑难复杂肿瘤诊治疗效明显提升,尤其是晚期肿瘤及诊断困难复杂的患者,采取多学科肿瘤精准诊治的策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李平介绍,这是自己派驻三亚以来的第二个变化。
李平和患者家属交流。记者 沙晓峰 摄
“我太幸运了,老伴也幸运,知道李平教授在这里,我就放心了。”3月26日,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病房,一位来自成都的患者家属一个劲地拉着李平的手连声感谢。该患者被确诊为右肺占位病变,多次病理活检未确诊,原本想去华西医院,却挂不上专家号。后来打听得知华西医院李平教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工作,便专程赶来就诊,经安排请华西医院本部介入诊治专家亲自做个体化的经皮肺部穿刺活检,一针明确诊断为肺腺癌,伴有罕见驱动基因突变,精准应用靶向药物74天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另一位慕名专程从东北赶来的高龄晚期肿瘤全身多处转移伴重度癌痛的患者,经李平教授精心安排放疗及全身综合治疗后肿瘤缩小,癌痛明显缓解。家属表示对治疗非常满意,不枉来三亚治病。
在工作中,李平通过名医工作室的引领,开展多学科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增强了全院及科内学术学习氛围,强化了医护的业务学习,提升了医护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扩大了三亚市人民医院肿瘤专科的影响力。
李平在查房。记者 沙晓峰 摄
李平在查房。记者 沙晓峰 摄
据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三亚市人民医院以来,以省区域医疗中心(肿瘤中心)创建为抓手,各专科开展的各类微创手术及内科诊疗技术不断刷新着三亚乃至海南的纪录,有效减少跨省、跨区域异地就医,帮助患者实现“大病不出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优质的医疗服务。
对于下一步工作,李平表示:“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建成琼南地区肿瘤防治中心,尽快造福海南的肿瘤患者,真正从根本上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岛就能精准防治。”
来源:南海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