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品简介:这张照片完美地捕捉了北京故宫角楼在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象。拍摄主体是故宫的角楼,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飞檐翘角和红墙绿瓦,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选择了24mm的焦段,这使得画面的视角更加宽广,能够将角楼及其周围的环境完
1
北京市《故宫角楼》
摄影:19.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4s、光圈F11、ISO100
作品简介:这张照片完美地捕捉了北京故宫角楼在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象。拍摄主体是故宫的角楼,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飞檐翘角和红墙绿瓦,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选择了24mm的焦段,这使得画面的视角更加宽广,能够将角楼及其周围的环境完整地纳入画面中。选择ISO100的低感光度设置,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此外,后期还采用了多张堆栈的处理手法,使得画面的细节更加丰富,色彩更加鲜艳,同时也有效地减少了噪点,使得画面更加纯净和细腻。
地标位置:北京市故宫角楼
2
拉萨市《布达拉宫》
摄影:Jalo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3000s 、光圈F5、ISO800
作品简介:布达拉宫屹立于拉萨红山之巅,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宫殿”,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更是藏族人民朝圣的终点。
拍摄技巧:我是在拉萨市拉鲁湿地公园拍摄的,利用湿地公园湖面的倒影,将布达拉宫的身姿完美地倒映其中,形成对称之美。挑选落日黄金时刻,阳光洒在山脉和布达拉宫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同时也可以突出建筑的立体感和质感。
地标位置: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
3
昌都市《来古冰川辫状水系》
摄影:杜文军 NiSi地标摄影师
作品简介:来古冰川的季节性融水是雅隆藏布的主要水源,每年夏季,冰川融化,河流奔腾,形成了典型的冰川辫状水系。
地标位置: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来古冰川辫状水系
4
北京市《工人体育场》
摄影:David.Wang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s、光圈F8、ISO100
作品简介:北京工人体育场的穹顶在暮色中熠熠生辉,通透的玻璃幕墙与背景里 CBD 的摩天楼群交相辉映,定格下中超赛事的热血序章。作为城市体育地标,改造后的工体以 “穹顶如镜” 的现代设计融入都市天际。夜幕下,建筑轮廓既呼应着绿茵场的沸腾期待,又与国贸、中国尊等地标勾勒出时代韵律 —— 脚下是赛事的活力脉动,远处是城市生长的剪影,体育的热枕与都市的脉搏,在这方夜色里悄然共鸣。工体的恢弘与繁华都市相融,见证着职业赛事的往复登场,也诉说着城市对体育精神的永续热爱。这是建筑与运动的交融,更是体育与城市共生的缩影,每一次亮灯,都在书写新的热血篇章。
拍摄攻略:蓝调时分,暖光为工体穹顶镀上金边,玻璃幕墙反射霞光,远处 CBD 楼宇渐亮,天空与地景明暗反差明显。同时,球迷逐渐入场,人来人往,采用慢门拍摄很好的体现人流效果。拍摄时稍压暗天空曝光,保留云层细节,后期再提亮地景,让地景细节与灯光清晰呈现,天空渐变色与楼宇灯光层次分明,共筑和谐光影。
地标位置:北京市工人体育场
5
北京市《北海公园倚晴楼》
摄影:Dyingdong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3.2s、光圈F20、ISO100
作品简介:北海公园的倚晴楼傍水而建,古雅的中式楼阁在黄昏时分,被粉紫天空与水面倒影环绕,尽显古典园林的诗意与静谧 ,传统建筑与自然天色、湖水交融,美如画卷。采用长曝光堆栈的方式,实现了湖面的镜面效果。
地标位置:北京市北海公园倚晴楼
6
北京市《丽泽soho》
摄影:蔷薇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60s、光圈F11、ISO100
作品简介:晚上自己骑上单车去找位于红莲南路地铁口居民楼的丽泽Soho建筑,去的有些早太阳还挺晒,第一次到了这个机位,居民也挺友好,装上相机拍了几张,一个人觉等日落还挺无聊,下次约个摄友再去拍。
拍摄攻略:找到机位最好看一下晚霞和日落,不要去的太早,日落的晚霞是最美的时候。
地标位置:北京市丽泽soho建筑外部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别珍套山》
摄影:邓黎 NiSi特约地标摄影师
快门1/800s、光圈F2.8、ISO400
作品简介:终年不化的冰川,一汪翠绿的湖水,这里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秘境之地,野生动物的乐园。
地标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别珍套山
8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夏塔古道》
摄影:吴竞宇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100s、光圈F9、ISO200
作品简介:夏塔位于新疆伊犁昭苏县,是天山深处一条壮阔的冰川峡谷。这里以雪山直落草原的垂直景观著称,汹涌的乳白色夏塔河切开山谷,两岸森林密布,古道遗迹点缀其间,景色原始而震撼。
拍摄技巧:在夏塔古道苍茫的雪山与草原之间,我使用DJI Mavic 4 Pro,定格了一幅天地交融的壮美画卷。无人机的视野下,我以宏大的视角将景观的震撼尽收眼底——木扎尔特雪峰如银色巨盾直落葱郁草甸,乳白色的夏塔河奔腾切割幽深峡谷,两岸墨绿的云杉林如卫士般层叠肃立。在起伏的山峦间流淌出细腻的明暗层次。在这原始而野性的地质交响中谱写人类追寻的篇章,这幅航拍作品便成了自然伟力与生命足迹共鸣的永恒瞬间。
地标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夏塔古道景区
9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环大厦》
摄影:kaiphotograph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0s、光圈F11、ISO64
NiSi True Color CPL
作品简介:中环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最繁华,建筑密度最高的区域,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站在中银大厦附近的天桥处,香港传统的叮叮车环绕着钢铁森林般的中环市区前进,仿佛是过去与未来的相互交融,我利用nisi真彩cpl消除大楼以及灯光造成的反光,利用长曝光拍摄叮叮车车轨再利用单张拍摄叮叮车进行合成。
地标位置:香港特别行政区中西区中环中银大厦
10
高雄市《旗津岛》
摄影:苏信华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50s、光圈F11、ISO100
NiSi CPL
作品简介:旗津半岛位于台湾省高雄市旗津区高雄港西侧,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沙洲,南北长约11.3公里,平均宽度200米。原为与台湾本岛相连的沙洲,1967年为开辟高雄第二港口被截断,成为高雄港天然防波堤,外侧抵御风浪,内侧形成深水港区,可通行10万吨级货轮。主体由珊瑚礁石灰岩构成,旗后山海拔48米,山顶建有旗津灯塔(1883年初建,1918年改建为八角形白塔),塔高15.2米 。主要景点包括旗津海岸公园(含海水浴场)、旗后炮台、旗津星空隧道及天后宫(康熙年间始建)。保留人力三轮车传统交通方式,旗后渔港与中洲渔港盛产虱目鱼、乌鱼等。渡轮为连接高雄市区主要方式,鼓山轮渡站至旗津轮渡站航程约10分钟,尖峰时段5-7分钟/班,支持悠游卡支付。陆路交通可经高雄过港隧道(台湾唯一海底隧道)抵达。
拍摄攻略:利用长焦镜头压缩画面,将旗津半岛的建筑物与沙滩上的风筝拍摄进画面,使得画面紧凑,并使用耐司CPL偏振镜,消除海面和天空的反光,还原了天空和海洋的颜色
地标位置:台湾省高雄市旗津岛
11
日照市《海龙湾》
摄影:ChenYu.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120s、光圈F1.7、ISO100
作品简介:海龙湾为日照市东港区灯塔广场东侧的海岸线,蜿蜒的金色沙滩如大地馈赠的丝带,在海岸边勾勒出优美弧线,轻柔地与澄澈海水相拥相契,日出时刻的暖色调天空,渲染出浪漫静谧氛围。
拍摄攻略:日出时刻霞光将天空染成暖色调,在地面看着云层的高度较低,于是拉高无人机,云雾似灵动的轻纱,在天地间缭绕弥漫,为这幅画面添上一层朦胧诗意,仿若将现实世界晕染成梦幻的水墨长卷,稍微降低些曝光补偿,让天边的那一抹暖色渲染出来并保证海岸线的细节。
地标位置:山东省日照市海龙湾海岸线
12
青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摄影:Stellaria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40s、光圈F11、ISO100
NiSi CPL
作品简介:青岛栈桥对面的海军博物馆,庄重而威严,矗立在海岸边。下午的阳光映射在博物馆上,利用NiSi CPL偏振镜还原了建筑的色彩。
拍摄技巧:利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稳定,降低快门速度延长曝光,让更多光线进入镜头,强化亭子暖光与环境冷色调的对比,突出夜景层次与氛围感 。
拍摄地点:山东省青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13
上海市《陆家嘴》
摄影:像素游牧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50s、光圈F1.8、ISO100
作品简介:日落时分,上海陆家嘴位于黄浦江畔,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摩天大楼巍峨耸立。远处的天空呈现出橙黄至湛蓝的渐变色调,建筑灯光开始慢慢亮起,与柔和的天光形成静谧梦幻的对比,彰显出这座现代化都市的独特魅力。
拍摄攻略:选择一个气溶胶指数相对较低的日子,于日落时分在乍浦路桥起飞无人机,飞至光陆大楼附近,用无人机的24mm广角镜头拍摄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全景,拍摄时可将远处的天空和下方的黄浦江纳入构图之中,以营造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
地标位置:上海陆家嘴全景
14
上海市《黄浦江两岸》
摄影:曹彬权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s、光圈F7.1、ISO100
作品简介:黄昏的天色、现代的霓虹与历史的华灯三种光源交织;浦东的摩天大楼与浦西的古典建筑隔江对话;天空的自然之美与人类创造的工程奇迹相互映衬。这一切,都通过黄浦江融为一体,生动诠释了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傍晚时分用慢门拍摄,水面会拉丝效果。
地标位置:上海市暮曙光条下的黄浦江两岸
15
甘孜县《孤独的树》
摄影:BillLi比尔利 NiSi特约地标摄影师
快门150s、光圈F1.8、ISO6400
作品简介:草场里孤独的树,远处是雪山,银河从这里升起。
地标位置:四川省甘孜县孤独的树
16
成都市《太古里》
摄影:7IUYX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6s、光圈F9、ISO100
作品简介:天府熊猫塔是中国西部第一高塔,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168号,占地10亩,塔高339米。成都太古里,坐落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地带,是太古地产旗下的一座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优质的朝霞在成都这样的盆地地带并不多见,在多次的失败及漫长的等待下,最终遇到一场质量较高的朝霞并拍下了天府熊猫塔和太古里的同框。
地标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太古里
17
宜宾市《东楼》
摄影:团子 NiSi特约地标摄影师
快门13s,光圈F11、ISO320
NiSi 抗光害滤镜、NiSi ND1000、NiSi GND8
作品简介:宜宾东楼始建于唐代,原址位于今宜宾市旧城区东楼街外的岷江边,因诗圣杜甫曾登楼赋诗《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而名扬天下,东楼亮灯时间较晚,因此拍摄时,前期使用GND和ND镜长曝光拍摄天空,待亮灯后使用抗光镜拍摄东楼主体,后期合成为一张。
地标位置:宜宾东楼
18
大兴安岭地区《金刚寺》
摄影:自麦自瓜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30s、光圈F8、ISO64
作品简介:夏末清晨,红色的金刚寺万佛金刚塔巍然矗立在葱郁的林海中,格外庄严肃穆。层峦叠嶂的大兴安岭被雾海环绕,光影明暗如同一幅典雅的水墨画。
地标位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金刚寺
19
哈尔滨市《索菲亚大教堂》
摄影:蓝猫同学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30s、光圈F3.5、ISO800
作品简介: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地标位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索菲亚大教堂
20
哈尔滨市《哈尔滨大剧院》
摄影:阿来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00s 、光圈6.3、ISO200
拍摄技巧:夏日清晨,朝霞过后,金色的阳光洒向大地,远方的城市刚刚苏醒,近处的哈尔滨大剧院被清晨的阳光打亮,一切是那么温暖尔宁静,让这个音乐之都围绕在浓郁的艺术气息之间。
拍摄攻略:本片拍摄于凌晨五点半左右,拍摄于哈尔滨松北区哈尔滨大剧院附近。远方的城市轮廓清晰可见,近处的哈尔滨大剧院与湿地公园相映成趣。
地标位置: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大剧院
21
郑州市《千玺广场与二七塔》
摄影: Raven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00s、光圈F8、ISO100
作品简介:新旧时代标志性建筑物同框于夏日艳丽的夕阳下。
地标位置:郑州市千玺广场与二七塔同框
22
洛阳市《天堂》
摄影:小远同学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400s、光圈F4.5、ISO100
作品简介:洛阳天堂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内的重要建筑,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堂始建于公元689年,是武则天的礼佛堂,位于紫微城核心区,明堂北侧。2009年,天堂遗址考古发掘初露端倪,2011年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2015年4月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新天堂是一座唐式风格的保护展示性建筑,约80米高,外观5层,内有9层,采用钢框架结构,内部设有遗址实物展厅和多个历史文化展厅,运用现代数字化手段展示隋唐洛阳城的历史风貌。建议在下午4点左右拍摄,此时侧光照射,建筑光影效果佳,能凸显立体感。
地标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天堂
23
宜昌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摄影:螺丝钉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自动、光圈F8、ISO64
作品简介:三峡大坝,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河段,三峡水库东段,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始建于1994年,集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为一体,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建筑之一。蓝调时刻的大坝亮起金黄色的灯光,金色大坝的雄伟景观得以展现在游客的眼中。
拍摄技巧:从日落时分开始截止到蓝调时刻结束采用多张堆栈合成拍摄,形成天空云彩流动的效果,同时将水面镜面化。
地标位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三峡坝区三峡大坝旅游区
24
长沙市《烈士公园》
摄影:苟始Leo NiSi地标摄影师
光圈F8、ISO100
作品简介:三月的长沙,迎来晴天。在多次等待后,终于迎来晚霞日。爬上烈士公园对面的高楼,架好相机,等待晚霞的出现。等待一个小时后,在日落时分,天空逐渐泛起美丽的红色与淡紫色,而后晚霞如凤凰般翱翔在蓝调时刻的天空,不禁发出惊呼,太美了!间隔拍摄,堆栈合成,时间合成。
地标位置:湖南省长沙开福区烈士公园
25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千户苗寨》
摄影:王贤 NiSi地标摄影师
作品简介:拍摄地点在千户苗寨半山腰上。傍晚蓝调时分,寨子里灯亮起来的时候,灯火通明,半山腰又隔绝了寨子里商业化的喧闹,万籁俱静。现场很多木桩子,可以不带三角街。三张包围曝光,天空后期模拟长曝光。
地标位置:贵州省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
26
赣州市《宋城古浮桥》
摄影:Gift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15s、光圈F2.8、ISO430
作品简介: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宋城古浮桥,夏天下午的天气正式炎热的时候,宋城附近的居民来到浮桥戏水游泳,浮桥上行人又或者游客来来往往,水面下水游泳的居民星星点点,一静一动。下午时分,使用大疆御3在古浮桥正上方拍摄,对角线构图。
地标位置:江西省赣州市宋城古浮桥
27
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
摄影:王亚成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5s、光圈F8、ISO50
作品简介:南昌象湖公园的景致在暮色中格外迷人。湖面如镜,倒映着天空从橙红渐变为深邃的色彩,还有远处城市璀璨的灯火与林立的高楼。湖中的小岛绿意盎然,岛上建筑灯火暖黄,与周围的树木相映成趣。岸边的灯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整体画面融合了自然的静谧与都市的繁华,展现出独特的滨水园林之美,仿佛一幅灵动的城市山水画卷。
拍摄攻略:拍摄地点于江西省南昌市朝阳江滩公园附近高楼,拍摄时间为蓝调时刻。
地标机位:江西省南昌市象湖湿地公园与CBD同框
28
珠海市《日月贝》
摄影:梁伟聪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5s、光圈F8、ISO100
NiSi GND
作品简介:珠海大剧院是珠海核心城市文化地标,其整体造型以一大一小两枚贝壳为核心意象,恰如日月交辉的浪漫姿态,故得名“日月贝”。
拍摄攻略:珠海景山公园上可以俯瞰老香洲城区及日月贝,可以利用莉景APP查看晚霞预报,挑选好天气上山,在日落的黄金时刻拍照。由于光线较较暗同时天空和地面光比较大,需要用到三脚架和GND。
地标位置:广东省珠海市日月贝
29
惠州市《大云寺》
摄影:i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s、光圈F10、ISO100
作品简介:惠州鹅城大桥,朝霞时分尽显浪漫风姿。桥身独特的爱心造型,与绚丽朝霞、平静水面相映成趣,倒影成双。暖色调的霞光洒在桥与水面,勾勒出柔美轮廓,既展现建筑的精巧设计,又传递出惠州这座城市的浪漫与活力,是城市风光中一抹动人景致 。 打车来到大云寺即可获得鹅城大桥全景采用三分线构图
拍摄地点:台州市台州交投大厦
30
无锡市《南长街》
摄影:YalkiYoung NiSi特约地标摄影师
快门1/200s、光圈F9、ISO100
作品简介: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温婉绵长、古色古香的南长街是一方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南长街内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大运河畔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拍摄技巧:使用尼康D750拍摄,以运河与老街为前景一直延伸至远处的高楼建筑。调整好构图后等待一艘船经过,按下快门。
地标位置: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
31
苏州市《虎丘山景区》
摄影:孔繁立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5s、光圈F8、ISO80
NiSi CPL、ND64
作品简介:当卷石勺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景区西部,掩映于竹林与梅林之间,环境清幽。源自“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意境,形容以小见大的园林美学。溪流蜿蜒穿过石隙,形成小型瀑布或曲涧,石上刻有“卷石勺水”摩崖题字。为虎丘山风景区景点之一。
拍摄攻略:仲春时节,苏州虎丘山风景区,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景区西部竹林梅林间有一袭瀑布,长不过三米有余,却独有江南园林韵味,使用23mm中画幅广角镜头,并Nisi的ND64减光镜,和Nisi偏振镜,光圈值f8,2.5秒曝光时间,使得涧水溪流丝滑有如纱幔,潭水平静,水底青石清晰可见,比较好的展示了虎丘山景区的清幽和葱茏。
地标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区卷石勺水瀑布
32
杭州市《钱塘江大桥》
摄影:严朗哲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25s、光圈F5、ISO320
作品简介: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上,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历史悠久,是杭州市的著名地标,当傍晚来临,位于钱塘江南岸就能欣赏到火车与晚霞共同呈现的壮丽景观。注意:火车过桥时间不确定,可提前在相关app或者小程序上查看火车时刻表;火车车速快,要获得清晰的火车镜头,需要保证快门在1/200以上,若是想展现火车的动态,亦可使用1/25左右的慢门。
地标位置:钱塘江大桥,闻涛路亚科中心
33
厦门市《观音寺和海峡明珠广场》
摄影:jo&ker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2.5s、光圈F8、ISO100
作品简介:下午4 5点和好友来到了厦门市思明区的观音寺,一同打卡了国家地理的机位——“观音寺和海峡明珠广场同框”。这座寺庙在1994年开始建,2003年建成。很具有历史意义。拍下它和现代高楼大厦同框的场景也具有很强的对比,在水泥钢筋的城市中增添一丝古色古香。这座寺庙 1994 年开始建的,2003 年建成。相传南宋小皇帝赵昰逃到过这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就弄了个 “迎恩殿” 的匾额。
拍摄攻略:下午有一丝阳光时拍摄,格式使用raw格式更能保留细节,阳光照耀出寺院的金碧辉煌,和蓝色的天空形成了强烈对比,给人们一种不同的视觉体验。
拍摄机位:福建厦门市观音寺和海峡明珠广场同框
34
厦门市《蔡尖尾山天语舟气象公园》
摄影:吴泽恩 NiSi特约地标摄影师
快门2.5s、光圈F7.1、ISO100
作品简介:位于蔡尖尾山上,可以俯瞰大半个厦门,海沧区,鼓浪屿等尽收眼底。建议中长焦拍摄。夜晚时分灯光亮起,灯火璀璨,魅力十足。
地标位置:厦门市蔡尖尾山天语舟气象公园
35
厦门市《十里长堤》
摄影:大了个鸡腿 NiSi地标摄影师
快门10s、光圈F6.7、ISO100
作品简介:在集美学村站附近,厦门人民和海外华侨盼望能在厦门海峡修建一条海上长堤,与陆地联结起来,这个愿望于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海堤全长2212米,接连高崎与集美,故称高集海堤,1953年动工到1955年10月建成,只花二年多的时间,并在高崎一头建观堤亭,亭上有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移山填海"四个大字,用长曝光消除人物
地标位置:福建省厦门市十里长堤
来源:摄影说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