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3月26日,清新区三坑人大组织全体镇十七届人大代表深入清新区现代化育秧中心开展视察活动,通过实地察看自动化育秧设备、听取技术汇报、与负责人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工厂化育秧模式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为春耕生产建言献策。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节。3月26日,清新区三坑人大组织全体镇十七届人大代表深入清新区现代化育秧中心开展视察活动,通过实地察看自动化育秧设备、听取技术汇报、与负责人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工厂化育秧模式对农业的促进作用,为春耕生产建言献策。
三坑镇人大代表实地参观自动化育秧大棚。贺欢 摄
代表们直达“智慧春耕”现场。走进育秧中心,自动化播种机在高速运转,将一粒粒稻种精准地播种在育秧盘上,供盘、上土、铺土、浇水、播种、码垛……整个流程全部实现机器自动化,随处可见的都是正在运作的机器。
在育秧中心工作的王阿姨兴奋地向代表们表示:“以前靠天吃饭,天气不好苗就长得差,现在工厂化育秧出苗率稳定,还能提前播种抢农时,农闲时来工厂上班,家门口就能增收,方便得很。”视察过程中,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学,详细了解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原理与实际效益。
三坑镇以工厂化育秧助力春耕备耕,跑出农业生产加速度,为三坑镇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有力保障。据了解,清新区现代化育秧中心位于清新区三坑镇竹楼村,建设总面积为15242平方米,包括3680平方米的育秧薄膜温室和11562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全年可提供育秧服务面积约8000亩。通过工厂化育秧,形成现代化、集约化、标准化育秧新模式,实现水稻播种40-50亩/小时,有效降低机械成本约120元/亩。这一成果正是三坑镇落实“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
此次视察活动不仅让人大代表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兴农的魅力,更通过履职实践为春耕生产注入人大智慧,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三坑镇人大主席表示,春耕备种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也是保障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环节。作为人大代表,要提高自身责任感,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持续关注春耕备耕工作进展,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三坑镇将进一步发挥人大作用,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现状,充分了解春耕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农户排忧解难。同时做好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激发群众生产积极性,以“数字引擎”为抓手,助力三坑镇从“传统粮仓”向“智慧粮仓”转型。
撰文:贺欢 通讯员 黄晓娟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