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浙商基金 2025 年半年报已披露,摘选内容中,基金经理们围绕经济复苏节奏、政策导向及各板块表现展开解读,针对后市发展逻辑、资产配置策略等关键问题分享独到见解。速来关注!
浙商基金 2025 年半年报已披露,摘选内容中,基金经理们围绕经济复苏节奏、政策导向及各板块表现展开解读,针对后市发展逻辑、资产配置策略等关键问题分享独到见解。速来关注!
白玉
浙商大数据智选消费
中风险R3
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结果为C3(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
创新药:共振之年,收获的季节已然来临
2025年,无疑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厚积薄发、迎来多重利好强势共振的关键之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历经十余年筚路蓝缕的投入与积累,国内创新药行业正经历着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在双抗、ADC、TCE等尖端领域,本土药企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正加速收窄,甚至在某些方向勇立潮头,引领全球创新浪潮。这股由坚实技术进步驱动的澎湃动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站上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中国创新药企的License-out交易(BD)无论在数量还是金额上,都屡创新高,闪耀全球。
与此同时,国内政策的暖风持续吹拂,为行业提供了最优渥的成长土壤。医保支付对创新价值的认可,叠加商业健康险的蓬勃发展与有力“接棒”,共同构建了创新药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黄金生态圈。尤为振奋人心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头部创新药企开始迈入盈利周期,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向市场证明:创新药的商业模式不仅可行,更有望为投资者创造相对丰厚且可持续的回报。
新消费:韧性为基,渗透率提升释放盈利弹性
中国经济的转型画卷正徐徐展开,从投资驱动迈向消费驱动的步伐虽伴随挑战,却孕育着巨大的结构性机遇。在整体消费环境中,我们敏锐捕捉到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那些率先洞悉消费者需求变迁、勇于推出颠覆性产品与服务、积极拥抱新渠道和新业态的企业,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强大的盈利弹性。
在利率中枢下行的宏观背景下,这类新消费企业的业绩增长对估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支撑。其核心逻辑在于: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打开了广阔的成长天花板,而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厚韧性则为盈利释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展望未来:站在2025年中的时点,我们对中国消费升级的长期趋势和创新药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充满信心。
成子浩
浙商聚潮新思维
中风险R3
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结果为C3(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
受四月初美国关税事件影响,虽然过往一年盈利能力表现优异,但叉车、手工工具、小家电等出海链相关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接连2-3日大幅下跌。5月之后,以内需为主的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我们预期的修复迟迟未到,传统消费、高盈利的公司在二季度被新消费抢占风头。
高盈利是公司的护城河,作为基本面量化出身的基金经理,毛利率在我所参与过的不同风格的策略设计中都是长期表现优异的选股指标,是企业能够开展更多经营活动、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的必要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毛利率低的公司在剥离产品成本之后本就捉襟见肘,更妄谈开拓市场、投入研发、聘请人才等等后续工作。毛利率在我心中是逻辑驱动和数据驱动的高度统一。
高盈利的选股逻辑绕不开食品饮料,特别是白酒行业。从季度归因总结中我们也不难看出,除去受关税影响瞬时股价下跌较多的出口链之外,食品饮料上的配置对组合在二季度的亏损贡献不容忽视。高端白酒渠道侧的溢价能力在过去几年似乎有衰退趋势,叠加二季度相关政策的落实,白酒未来还能不能维持高毛利,还能不能拥有定价权确实值得思考。相较于旧时代的宠儿,市场似乎越来越喜欢新消费的逻辑,越来越信服Z时代手中不可忽视的定价权,进而把潮玩、宠物经济的估值带到了新高度。
回想从业以来反复听闻的产业生命周期报告,新消费大概率正处于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是蓝海,是增量市场,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是最享受估值溢价的“甜蜜期”;旧消费却已经不知道走到生命周期的第几阶段,是经济下行、政策管制带来的需求萎缩,是时代叙事下被年轻人抛弃的“弃子”,是没有故事、没有想象空间的“耄耋老朽”。跳出此时此刻回到十年前,似乎旧消费也面临类似的境遇,有相同的质疑声。
内需修复仍需耐心,高盈利壁垒却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的抵御周期的跌宕。我们不讨论新旧消费孰强孰弱,不过多关注每日一变的叙事逻辑,把目光回归到企业的经营数据和市场估值上,当下高毛利、高盈利的公司被阶段性低估,仍然有便宜的好公司值得投资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宏观经济如何演变,从行业中选择优质公司总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方向。
在既有的高质量公司之外,我们也看好在AI浪潮下,下半年高端制造类行业的表现。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一直期望通过财报、行业数据,结合量化模型,挖掘出未来的高盈利、高壁垒公司,我们相信在AI叙事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下,产业链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公司,到中游的半导体设备、半导体设计、国产算力等公司,再到下游的AI应用相关企业、模型数据等供应商公司,都有极大地迎来报表改善、盈利能力提振的可能。
方潇玥
浙商智多兴稳健回报
一年持有
中风险R3
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结果为C3(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
权益市场2025年二季度以关税冲击开局,后续指数逐步修复,红利低波+微盘的“哑铃”组合又重现威力,我们认为其底层逻辑在于经济,特别是内需的复苏仍需时日,制造业当前仍在尝试修复,产能仍有下降空间;此外,关税等海外事件冲击又让复苏道路变得不那么明确。于是市场又回到了过去两年的惯性投资思维中,重新抄起哑铃资产这个武器,企图在宏观环境不明的市场中获取一定收益。
我们认为,哑铃类策略本质上是在主体路线不明的情况下,对两头聚焦:通过红利股来力求确定性更高的股息收益,通过微盘股来力争弹性更大的估值收益。从我们复盘来看,这一类策略最有效的区间莫过于宏观经济下行,或尚不明确的底部震荡期。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仍然是有行业地位、有经营壁垒、在分红同时兼顾成长能力的好公司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我们在本产品中倾向于选择的公司便是这一大类:不只以分红论英雄,而是希望能在兼顾成长性的情况下分红,更不要通过瞬时性抬高分红比例吸引市场关注,换来不健康的估值抬升。
我们坚持认为红利类策略在绝对收益类产品的权益端是最优解,高质量发展的分红公司,更是既符合股东利益,亦符合政策引导方向的优质公司。我们不愿意在红利投资中相对基准超配银行,更愿意去探索全市场范围内经营能力更优秀、主营业务壁垒更高、兼顾股东回报和公司发展的好公司。我们也愿意相信随着内需和外销的修复,这类公司值得被看见。
在资产配置方面,当前权益端收益在模型预估的合理区间范围内相对稳定运行,因此超涨止盈与超跌止损的信号都鲜少触发,我们将继续积极跟踪信号。债券端,资金价格仍旧会是主导债市的核心因素,权益市场的亮眼表现或许会对长端利率有所压制,但只要正carry还在那么债市也没有大幅看空的必要性,后续积极关注资金动态和静态票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柴明
浙商智选经济动能
中风险R3
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结果为C3(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主要看好的环节包括AI算力及应用、新能源发电、智能驾驶、工程机械等。具体环节分析如下:
AI算力及应用:
AI应用处于爆发前夕,部分应用已经逐步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AI应用需求提升,AI相关数据及算力需求也随之提升,该现象在部分上市公司的订单和业绩上也有较好反馈。因此,我们看好AI应用、数据、算力及数据中心相关细分赛道的投资前景。
新能源发电:
上半年光伏装机量比预期强,下半年需求也呈现一定韧性,在国家“反内卷”号召下,各环节主动减产,行业逐渐迎来底部。
风电抢装效应弱于光伏,一季度排产普遍较好,部分迎来经营反转的环节值得布局。
新能源车+智能驾驶:
与光伏、风电不同,新能源车+智能驾驶已经进入行业的良性自循环,份额会不断提升,对政策支持的依赖越来越低。虽然汽车总销量增速不高,但会有持续的结构行情,分析如下:
首先,我们看好直接受益于智驾的整车环节:
1、增速有保证:依托电动化、智能化优势,中国车企正在迅速的对合资车形成替代,并逐步走向海外。根据交强险口径,2024年国内自主乘用车销售占比60.5%,仍有近40%的替代空间;根据中汽协口径,24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约494万辆,在海外市占率不到10%,增长空间大。
2、价格战趋缓:龙头公司再次发起价格战后,市场反响激烈,目前龙头公司已开始为经销商主动让利,产业生态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竞争格局逐步清晰:里边谁能走出来已经可以有初步的判断。而且未来部分标的的优势有机会进一步扩大。
其次,我们看好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的零部件,比如座椅、车灯、壁垒较高的安全部件等。
中长期看,中国汽车产业链将会由国内巨头成长为国际巨头,值得重点布局。
机器人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类似于新能源的赛道,因为:
1、行业空间足够大:乐观展望未来户均1台机器人,则全球需求为20亿台,单价按照10万元计算,对应200万亿市场空间;即使打0.1折也有2万亿,放量的关键在于机器人可以为人类提供何种程度的服务。
2、行业处早期阶段:类似于19年之前的新能源车,待产品拐点出现后有望诞生万亿市值的公司。
工程机械经过几年调整,也逐步进入底部区域,我们看好部分出口增速较高的优质企业。
平舒宇
浙商智选先锋一年持有
中风险R3
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后结果为C3(稳健型)及以上的投资者
当前市场处在一个情绪较乐观,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海外时局的变动和国内格局稳定形成鲜明对比,并间接吸引资金重新审视中国市场。此外,国内近期出台若干扶持香港的政策(赴港上市,稳定币政策等),为香港市场注入较大活力,后续看好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国内的情况,经济仍然处于摸底的阶段,经济数据仍略有瑕疵,虽新消费在上半年有着出色的表现,但仍需经济的强有力支撑,因此后续的空间受限。科技板静待技术和应用的突破,潜力较大。医药方面,受到创新药利好的带动,Q2板块涨势较好,随着下半年新品数据和订单情况的持续更新,医药板块的利好行情有望延续,并成为贯穿全年的主线之一。
此外,到了下半年,新的宏观政策的出台也可能成为市场爆发的原因,也是我们追踪的主要方向。
来源:浙商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