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神将灭燕抗辽破梁:他死后令帝王跪哭悔终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9 04:20 1

摘要:唐末乱世,烽火连天。朔州黑脸大将周德威以寒门之身,在华夏大地写下不朽传奇:他统兵灭亡桀燕;坚守幽州孤城二百余日击退契丹大军;戎马一生和后梁鏖战搏杀多场皆大破敌军。这样赫赫战功的大将竟陷入信任危机——胡柳陂一役战前良策不为君王所用,无奈只能舍命救主战死沙场,后唐

唐末乱世,烽火连天。朔州黑脸大将周德威以寒门之身,在华夏大地写下不朽传奇:他统兵灭亡桀燕;坚守幽州孤城二百余日击退契丹大军;戎马一生和后梁鏖战搏杀多场皆大破敌军。这样赫赫战功的大将竟陷入信任危机——胡柳陂一役战前良策不为君王所用,无奈只能舍命救主战死沙场,后唐庄宗跪在他尸体前痛哭流涕、追悔莫及。

大将周德威 网络图片

01 寒门猛虎啸朔州

咸通十二年(871年),朔州马邑城郊的周氏农舍内降生了一个啼声洪亮的婴儿。这个喝着桑干河水长大的孩子,正是后来令契丹铁骑闻风丧胆的「铜墙铁壁」周德威。

大唐王朝此刻正在垂死挣扎。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帐下,来自沙陀、吐谷浑的胡人骑兵与汉人步兵逐渐形成独特的混合作战体系。少年周德威在边塞牧马时,便常常学习往来军队讲述的蕃汉战法。"北地男儿不读圣贤书,唯识刀弓兵法。"在给幼弟周德安的家书中他如此写道。

乾宁二年(895年),周德威首次出征随李克用大破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光化二年他击败梁军名将氏叔琮;天复元年他和李嗣昭一同大败梁军解晋阳之围。让他威名远播的是天祐五年(908)救援潞州之战,此时李存勖刚继承父业,周德威率军远道而来助少主稳定军心。是役周德威亲率八千铁骑夜袭围城部队,亲斩敌方数员将校,创下「夜闯连营十八帐」的传奇,配合李存勖的伏兵大破后梁十万大军,解除潞州长达一年之久的围城。

周德威 网络图片

02 柏乡鏖战破梁甲

天祐七年(910)十一月,黄河以北狼烟骤起。后梁名将王景仁统率八万精甲压向成德镇。此战并非单纯的攻防战,实为朱温政权与晋王李存勖争夺河北霸权的关键一战。成德节度使王镕火速向晋阳求援——这位河东少主也急需一场大捷稳固地位。

晋王亲临前线,年轻气盛的李存勖主张速战速决:"今孤军深入,利在急攻!"周德威却力排众议:"昔年司马懿屯渭滨不与诸葛野战,正是避实击虚。我军铁骑当诱敌野战,岂可攻坚?"在监军张承业的配合下,最终说服李存勖大军后撤三十里据守。

次年正月,周德威的五千骁骑突袭柏乡梁营。梁军倾巢而出追击时,这位老练的统帅且战且走,将八万敌军引向一望无际的平原。此刻沙陀骑兵展现出世代相传的骑射本领,箭矢纷纷追着梁军脑袋飞去,前面敌军纷纷落马。待到日影西斜,追击的敌军人困马乏之际,晋军突然停止后撤发起冲锋,此时李存勖也亲率主力自侧翼杀出,梁军大溃,被斩二万余人,缴获辎重颇多。

此战堪称五代骑兵战术典范,正如欧阳修在《新五代史》所言:"延嗣(周德威字)多谋善骑,其用兵如鹘入雀群。"柏乡大捷不仅让晋军获得河北控制权,更为后唐立国奠定根基。

五代初期形势图 网络图片

03 三载灭燕震幽云

天祐八年(911年)八月,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这个靠囚父杀兄上位的小人彻底撕破遮羞布。其辖境横亘今京冀辽二十余州县,恰如一把尖刀抵在后背,让李存勖的称霸蓝图陡然蒙上阴影。

十二月周德威的三万铁骑如利剑出鞘,自蔚县飞狐口斜插燕境。这位名将深谙"断其羽翼"之策,先遣轻骑截断涿州粮道,待刺史刘知温开城投降时,幽州东大门已轰然洞开。次年开春,当燕将单廷珪率精锐万余人马出城迎战时,周德威在龙头岗布下口袋阵——此处坡道狭窄,正是抵消燕军兵力优势的绝佳战场。

两军相接之际,单廷珪眼见周德威仅率数十骑诱敌,竟孤身追击。马蹄卷起的烟尘中,周德威突然勒马回身,长枪如风雷之势劈下,单廷珪应声落马,像极了百年前唐将李愬雪夜擒吴元济的经典场景。主将被擒的燕军瞬间溃散,晋军顺势掩杀三十里,县城墙上观战的刘守光早已心惊胆战

此后两年,周德威如同精准的攻城槌,沿燕山自西向东横扫:顺州的粮仓、古北口的关隘、营州的战马基地接连易手。每破一城,必令降卒传递捷报,幽州守军士气日渐低迷。至天祐十年冬,当晋军攻破幽州南城时,蜷缩在内殿的刘氏父子竟没有勇气自杀。战后晋国控扼燕云要地,为后来南灭后梁奠定北方稳定基石。

周德威 网络图片

04 幽州铁城退契丹

天祐十四年(917),燕山以北传来急报:卢文进献新州引来契丹三十万狼骑。这个曾为幽州骁将的叛徒熟谙北疆防务,他献上的边防图为契丹打开了南下之门。阿保机的铁骑裹着沙暴冲进幽云大地。

老将周德威望着地平线上绵延不绝的骑兵,深知此战的凶险。他为保存有生力量退守幽州孤城。在八个月的围城时间里,城头每日都上演着血肉与智慧的较量:契丹人用漠北骆驼运土填壕沟,周德威命军士以火箭焚毁其驼队;阿保机命人架设五十具投石机,守军便用热油配合火器烧毁;危急时刻南墙坍陷三丈,副将李存审率百姓连夜拆屋梁堵缺口。坚守孤城二百多日后,来自太原的援军终于突破居庸关天险——李嗣源的大军来到城下和周德威里应外合大破契丹铁骑。

此役不仅打破了契丹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更确保北疆十余年的太平,直到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当阿保机黯然北撤时,他或许已预见到:这守卫坚城的黑脸大将,终成契丹南下路上永恒的叹息。

周德威 网络图片

05 末路忠魂泣沙场

天祐十五年(918年)春,胡柳陂的战场前,老将周德威望着胸有成竹的少主,不禁眉头紧锁。周德威审时度势建议道:"梁军初来士气高涨,我愿率轻骑袭扰粮道,待其疲敝再攻。"但李存勖不听老将良策、执意决战:"汴梁近在咫尺,岂可贻误战机!"晋王亲率银枪效节军冲锋,让整个大地都为之震颤。

战役转折点出现在傍晚时分。晋军右翼取得突破后,李存勖率百骑孤军深入追击溃兵,却突遭梁军伏击。周德威见此情景,未待披甲便带儿子策马突入包围圈。暮色中,染血长槊扫开层层梁兵,他在马上高呼:"主公快撤!"却未察觉自己的身体已被数条长枪穿透。

次日,人们在尸堆中发现这位名将的尸体,不远处是他儿子残缺不全的躯体。亲兵竟不能合上他怒目圆睁的双眼,李存勖跪倒在地大哭道:"德威不负朕,是朕负德威!"

周德威 网络图片

06 历史回响

在太原晋祠的唐叔虞祠东廊,至今立着块青石碑,上书「故卢龙军节度使周德威忠武公神道」。透过斑驳的碑文,我们仍能触摸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印记。从唐末流民到五代战神,周德威用三十年征战诠释了「武德」真谛——既要有斩将搴旗的悍勇,更需存保境安民的仁心。

他打造的幽州防御体系,为后来北宋的河北防线提供蓝本。当我们在居庸关抚摸冰凉的城墙砖石时,或许该记得:千年之前,曾有位将军在此用热血熔铸华夏的脊梁。

周德威将军墓 网络图片

参考资料:《旧五代史·周德威传》、《新五代史·唐臣传》、《资治通鉴·后梁纪》、《辽史·太祖本纪》

来源:楚萍烬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