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埔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多水田少。为了扎实做好春耕春种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当地因地制宜,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春景,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大埔县各地抢抓农时、不负春光,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孕育着新一年丰收的希望。
大埔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多水田少。为了扎实做好春耕春种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当地因地制宜,推广优质水稻品种,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春景,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茶阳镇安乐村采用“烟稻轮作”模式集约土地。刘文烽 摄
春耕第一步种子是关键
迈好春耕第一步,种子是关键。在广阔的田间地头,大埔各地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推广良种。
近日,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前往湖寮镇开展水稻春耕备耕技术指导工作。
该团队向湖寮镇人民政府赠送了粮油所自主培育的优质稻种子“广8优104”100斤、“客乡一号”50斤,用于岭下村、高道村垦造水田种植。团队成员、工作队与镇领导还到大埔县高道村金鹞农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合作社今年春耕春种准备情况及当下的技术需求,就水稻整地、育秧、插秧进行了技术指导,并赠送水稻栽培技术手册30本。
在洲瑞镇嶂岸村,百亩优质高效水稻示范田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洲瑞镇嶂岸村百亩优质高效水稻示范田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新亮点。郑旭 摄
“以前农户们种植水稻,大多凭借经验,缺乏科学指导。现在我们带来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大家看到集中育秧培育出的秧苗又壮实、出苗又齐,都纷纷主动来学习。” 洲瑞镇农业组负责人说。
在品种推广方面,镇农业工作人员与市县专业技术人员紧密协作,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南晶香占、青香优19香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良种还需配良法。大埔各地不断加强种子技术服务,解决农户实际难题,以农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网上平台、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解答各地农户在选种、用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现场示范指导,农户迅速掌握新技术,如今嶂岸村百亩优质高效水稻示范田全部采用集中育秧,培育出的健壮秧苗为高产筑牢根基。
示范田建设全面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五统一”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机结合,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组建股份合作联社,运用无人机巡航监测病虫害,积极入户宣传项目,激发农户积极性……今年预计嶂岸村水稻产值较去年增长20%。同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注重产业融合,发展订单生产,提升水稻品质助农增富。
“以前自己种地,什么都得自己操心,产量还不高。现在政府带着我们统一种、统一管,还有专家指导,机械帮忙,这田种得轻松多了!”参与示范田建设的种植大户房大叔说。
播下的种子是丰收的希望。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大埔各地抓住种子这一突破口,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科技赋能按下“加速键”
大埔的春耕备耕现场,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械纷纷“上岗”,一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上铺展开来。
在西河镇东塘村的百亩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点,水稻插秧机在田里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排排整齐、嫩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栽种在水田中。
除了优良的品种之外,种植技术是提高水稻种植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帮手。如何通过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关键在于合理密植。”据大埔县嘉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尔瑞介绍,示范点通过水稻合理密植技术,增加插秧密度和基本苗数,提升水稻单产。与此同时,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粮食生产机械化、高效化、优质化。
另一边,位于高陂镇坪溪村的大埔桓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烟稻轮作”种植基地内,一场科技范十足的春耕现场让人感受到了机械化的魅力。
在这里,无人机不仅能拍摄,还能施肥。农业无人机在田野上空来回穿梭,根据预设的航线自动飞行,并通过遥控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施肥作业,短短几分钟可以完成一亩地的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效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成为春耕的主力。
农业生产一定要提高效率。为此,桓沣农业负责人郑旅达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新型的农耕机器和现代化农业技术开展作业。他购买了育苗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还自学农业无人机,并通过培训获取证书。此外,他对坪溪及周边村落投资560万元,建成1座小型大米加工厂,从粮食烘干、加工到包装实现自动化生产,可日产大米10吨,日烘干能力24吨。
村民正在烟田内作业。刘文烽 摄
在茶阳镇,当地采取“小田变大田”的形式,积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用地整理工作。茶阳镇引进大埔正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安乐村、乌石村集约高标准农田约1000亩,采用“烟稻轮作”的种植模式,上半年种植烟叶、下半年种植水稻,实现烟叶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双提升,促进了农业增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通过该项目,正弘生态积极与各大科研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自身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大埔县不断推进农机化发展进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选择高产品种合理密植、精耕细作提高产量,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全面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种植技术。
多方协作护航春耕生产
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而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权益,还需多部门合力护航。
其中,科技特派员一头连着科技天线、一头连着生产一线,他们穿梭在春耕备耕现场,成为助力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3月12日,嘉应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驻青溪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将价值2.3万余元的100包烟草专用有机肥和10桶多功能微生物菌肥送至复耕基地,为这片沉睡十余年的土地注入科技新动能。
“这块地过去十余年杂草丛生、土壤板结、地势不平、灌溉不便,汛期还要防范汀江水倒灌。”基地负责人刘如佳指着规整的田垄说。在镇村两级推动下,这片200余亩撂荒地通过“企业承包+科技支撑+村民共享”模式重焕生机。科技特派员团队运用土壤检测的数据,开出“有机肥增施+微生物修复+无人机变量施肥”组合药方,土壤残留农药降解率达92%,地力提升两个等级,预计实现化肥减量30%、烟叶增产15%的双重效益。
村民驾驶农机旋耕土地。郑旭 摄
工作队队长陈怡算起生态账和经济账:基地带动43户村民就近务工,人均月增收超千元;配套建设的生态沟渠既解决灌溉难题,又形成天然防洪屏障。这种“科技治理+联农带农”模式,已成为青溪镇撂荒地复耕三年行动的示范样本。
近年来,青溪镇借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锚定湾区优质烟叶供应基地目标精准发力。2024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预计带动村集体增收80万元,户均增收1.2万元。在广东中烟技术团队指导下,“一田一码”智慧烟田管理系统投入试运行。每块烟田的土壤成分、气候数据、农事记录均生成专属二维码,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流程溯源。
春耕备耕,农资保障是关键。为保障农资供应的质量,日前,高陂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植保股、执法股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农资店开展农资专项检查行动,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行动中,检查组一行深入各农资门店和存储仓库,仔细查看种子的包装标识,并对农药、化肥等农资的有效期限、备案手续、标识标签,以及农资专营店的经营资质、产品价格、储存情况、进货渠道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抽检程序,对现场农资进行抽样检测。
在检查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股、执法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农资店经营者提出的疑问,传授辨别真假农资的技巧,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宣传讲解经营销售、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督促经营者诚信守法、安全规范经营。
为了保障春耕生产,大埔的金融机构纷纷提升金融科技服务水平,以精准、高效的信贷投放,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
大埔农商银行通过政策赋能、创新驱动、信用筑基“三个举措”,为春耕备耕注入金融“活水”。具体而言,当地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创新金融产品,持续推出“美丽乡村贷”“花生贷”“农商宝”等特色信贷产品,并实行优惠利率,切实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为拓宽农民融资渠道,大埔农商银行依托科技的力量上线信贷4.0系统,针对农户推出“惠民消费贷”产品,信用类最高额度20万元,上线至今累计授信9000万元、用信4674万元,带动1579户农户春耕备耕、勤劳致富。创建“党建+信用体系+整村授信”的工作模式,稳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金融授信服务,对234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
截至目前,大埔农商银行涉农贷款户数16278户,涉农贷款余额32.78亿元,较年初增加4155万元,增速1.28%。2025年1-2月,大埔农商银行投向春耕备耕贷款5809万元。
■延伸
落实耕地保护政策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3月21日,大埔县委副书记、县长凌晓文到大东镇、枫朗镇督导检查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调研省际交界处建设工作,强调要进一步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为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坚实支撑。
凌晓文来到大东镇柘林村和东光村、枫朗镇墩背村和溪背坪村,实地督导检查存量违法用地图斑整改工作、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整改工作和春耕备耕工作,调研省际交界处建设工作,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整改进度和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凌晓文强调,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土地法规和整改要求,压实责任,倒排工期,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图斑整改任务。要全面排查,摸清图斑底数和具体情况,对于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现象。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构建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用地观念,严格遵守土地法规,规范建房行为,切实保护好耕地资源。要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筑牢坚实的土地根基。同时,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各部门要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保障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科学种植指导,助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要提升省际交界处村庄的整体形象与人居环境,加强村庄卫生整治与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乡村风貌。
县领导赖宽参加了活动。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陈泽铭
通讯员 罗文燕 刘文烽
【作者】 陈泽铭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