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你我一起“走过”东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09:06 1

摘要:爱东营讯黄河入海,新城脉动,秋日东营,书香弥漫。8月31日,资深媒体人敬一丹携新书《走过》走进东营,于市新华书店举办“你我一起走过东营”新书分享会,带领读者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后排及两侧也站满了热情读者。

爱东营讯黄河入海,新城脉动,秋日东营,书香弥漫。8月31日,资深媒体人敬一丹携新书《走过》走进东营,于市新华书店举办“你我一起走过东营”新书分享会,带领读者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后排及两侧也站满了热情读者。

敬一丹与东营读者面对面真诚交流。

敬一丹以她一贯温和从容的风格登台,微笑着与观众问候。在与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赵伟的对话中,敬一丹回顾了自己“走过四季、走遍南北、不断自省”的人生轨迹,并分享自己的人生历程。她从职业生涯谈起,穿插父母亲情、童年记忆、“那年那信”的温暖往事。

“黄河入海,豪迈地行走了一万里,到了这里,却柔肠百结,紧拥刚刚出生的新生地,亲不够,也要走向大海……”活动现场,她还邀请东营的孩子们走上台,并肩朗诵她为这座城市创作的诗句,用声音传递文字背后的温度。随后的签书环节,敬一丹与读者亲切交流,场面温馨而真挚。

除了书店活动,敬一丹还走进东营市美术馆,感受文明的千年脉动;探寻社区,体验剪纸等民俗文化;探访黄河入海口,目睹黄蓝相融的自然奇观,了解保护区的生态故事。

“走过自己“

主持人赵伟对话敬一丹

敬一丹与市融媒体中心主持人赵伟对话。

主持人:对东营这座城市的初印象?

敬一丹:东营这片年轻土地我早有耳闻,非常有特点。我在这本书里也写过,“东营的土地这么新,我还没有来过”,今天终于如愿。首先感受到的是这里的书香,我希望慢慢读懂这座城市。

敬一丹探访黄河入海口,目睹黄蓝相融的自然奇观。

主持人:《走过》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这里的“走过”是什么意思?

敬一丹:我退休后写了几本书,有的是回望职业生涯,有的是怀旧的,这本书是记录我作为行者、记者,回望来路,走过春夏秋冬,走过东西南北,走过自己。“走过自己”是我最想跟大家交流的,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看到、听到、想到、悟到,像今天的观众,有孩子有老人,我们每个人的感悟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记录不该忘记的,这本《走过》就是我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岁月。

主持人:毕业后您在家乡有了稳定的工作,为何还是选择了考研?

敬一丹: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就感觉像吃了半饱,虽然工作了,但总感觉学没上够,还想学,所以虽然有了稳定工作,也结婚了,我还是在坚持一次次地考研。我很感谢母亲一直支持我,第三次考研的时候,我妈就说,感觉你这次一定能考上,果然就考上了。读研的三年,决定了我职业生涯三十多年,如果没有读研三年,不会是这样的职业生涯,不会是这样的人生体验。所以,年轻的时候,在我们能做决定的时候,你要大胆开始,做一次重要选择,那个影响是非常久远的。职业是可以选择的,工作是可以换的,上学这件事还真得趁早吧。

主持人:对即将进入开学的东营学子有什么建议?

敬一丹:新生刚入学时,往往会经历一段迷茫期,甚至重新审视自己。就拿我来说,刚进大学那会儿整个人都是懵的。本来我觉得自己普通话挺标准,结果老师说我东北味儿特别重,再跟身边同学一比,顿时自卑了起来。但我告诉自己,得沉住气,认真去学、去练。所以真的,第一个学期特别关键——不管你遇到什么情况,哪怕现实和想象差距很大,哪怕一时不如意,也千万别气馁。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电视节目主持人。1986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主持央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次获得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主创新媒体节目《节气 长城》《博物馆九分钟》。著有《声音》《一丹话题》《我遇到你》《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走过》等。

作品简介:《走过》是敬一丹最新推出的行走记录随笔集。它是一部寄个人生命于山河时光的深情随笔,传递着一种敏锐与感性,如同用脚步拓印于时光的诗篇:它以节气为经,以山河为纬:二十四节气的流转,编织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壮阔图景。春华秋实,夏雨冬雪,四时之景,皆成文章。它从“我”看到了“我们”,书中既有敬一丹老师个人的人生轨迹与感悟,更有她对命运更迭、时代变迁的细腻观察与深沉共情。

来源:东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