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板说了,这个单子谈下来就给你升职,结果单子拿下,升职的是关系户。老板还说了,今年目标完成,年终奖翻倍。结果是目标完成了,年终奖没了。
现在有个怨气很重的词叫画大饼。
老板说了,这个单子谈下来就给你升职,结果单子拿下,升职的是关系户。老板还说了,今年目标完成,年终奖翻倍。结果是目标完成了,年终奖没了。
荒唐不切合实际的承诺,或者用花言巧语使人相信并为其服务,最后不予兑现承诺甚至跑路,都是画大饼,打工人对此深恶痛绝。
画大饼这事确实挺气人的,说话不算话,空头支票。但有人说这个词来源于传统故事画饼充饥,这可就太冤枉了。画饼充饥是皇帝和大臣在探讨人才选拔制度,一点画大饼的意思都没有。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汉末年有个大儒叫卢植,刘备和公孙瓒都是他学生。有两个搅弄风云的弟子就已经很厉害了,但这只是他辉煌履历的一小方面。
除了为人师表,他还镇压过黄巾军起义,并且是直接击败了张角。董卓进京后要废黜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满朝文武无人敢说话,卢植就敢站出来说不行,还骂董卓是篡权贼子。董卓气坏了要杀人,卢植提前跑了。
后来袁绍起兵反抗董卓,请卢植担任军师。卢植本来已经下定决心不问世事,但袁绍的口号是兴复汉室,卢植身为大汉臣子拒绝不了,只能出山。
可惜的是,到袁绍军中大约一年,这个能文能武的全才就去世了。更可惜的是,他有三个儿子,因为战乱,长子和次子在他去世之前就死了。剩下一个小儿子卢毓,当时才十岁。
一个十岁的小孩,父亲去世,兄长去世。他不仅要在乱世中照顾好自己,还得照顾嫂子和兄长留下的侄子。并且当时袁绍和公孙瓒打仗,很多地方闹饥荒。天灾人祸聚集到一起,简直就是天崩开局。
但是卢毓,英雄出少年,竟然在这样的局面中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好,还让自己才名远播。又过了几年,卢毓大一点了,河北这块地方也被曹操打下来了,就有人推荐他到曹魏做官。
虽然刘备是卢植的学生,相当于卢毓的师兄。但刘备距离卢毓的老家河北也太远了,并且他那时候也没有地盘,不靠谱。卢毓一想,还是找个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就去曹魏上班了。
曹操有一条军纪,逃兵一定要严惩。一旦你逃跑了,家人都要被砍头。这样做能激励士兵拼死厮杀,但也有很多不近人情之处。
比如,有些女子嫁给士兵时,这个士兵在外地并不在家。几天之后,丈夫由士兵变成了逃兵,官府来抓人,这个女孩连丈夫的面都没见到,就要因为他而被砍头,怎么想怎么无辜。
卢毓发现这个问题后,马上向上反应。现在是用人之际,女子也是财富,至少可以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就这样被杀了判刑太重。
曹操认为卢毓说的有道理,就把这一条改了。卢毓一个小小的举动,挽救了无数条生命。他自己也因为这件事走进了曹操的视线,直接升官了。
后来曹操和曹丕都去世了,曹睿成了新的皇帝。卢毓也在这么多年里步步高升,曹睿当上皇帝不久他再次升职,由中书郎变成吏部尚书,掌管人事调动。
有一天曹睿对卢毓说,你现在是吏部尚书,中书郎职位就空出来了,你推荐一个人。这个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要能办实事。有些人名气很大,但眼高手低,就知道夸夸其谈,这不行。
曹睿还说“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看名声,有时候人的名声就如同地上画的饼,只能看不能吃。
这就是画饼充饥的来历,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卢毓对此事有自己的看法。
他说选拔人才确实不能只看名气,一定要看能不能做实事。但是,名气高的人不能都排除在外,因为这代表了社会对此人的总体评价。如果一个人口碑非常好,这代表了社会对他的认可。
对于这类人要留心观察,如果他口碑好还能干实事,为什么不用呢?所以,选拔人才要多方面考量,不能对名气大的人有成见。
曹睿一听,你说的也对啊,那就这么办吧。
所以,画饼充饥最开始指的是画个大饼缓解饥饿,和望梅止渴差不多。和画大饼,满嘴跑火车,承诺了不兑现没啥关系。
来源:大力侃历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