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海淀区中关村迎来了一座全新的美食娱乐综合体——食之榜SPACE。该项目位于海淀区通惠寺3号,海淀东三街与海淀南路交汇处,紧邻地铁海淀黄庄站,总建筑面积达28000平方米,由原酒店与厂房建筑群改造升级而成,旨在通过“必吃榜美食集群+精致商旅+休闲娱乐”的创
近日,海淀区中关村迎来了一座全新的美食娱乐综合体——食之榜SPACE。该项目位于海淀区通惠寺3号,海淀东三街与海淀南路交汇处,紧邻地铁海淀黄庄站,总建筑面积达28000平方米,由原酒店与厂房建筑群改造升级而成,旨在通过“必吃榜美食集群+精致商旅+休闲娱乐”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中关村的消费体验,为区域商业注入全新活力。
必吃榜美食矩阵 开启味蕾盛宴
食之榜SPACE的核心魅力在于其精心打造的互动型餐饮娱乐空间。这里汇聚了多元风味与覆盖全消费层级的知名“必吃榜”餐饮品牌,从子午路张记肉夹馍、超意兴等口碑亲民之选,到新京熹、六尺巷新徽菜、北京首店“山海仙”、顺德滋味“粤京熹”等中高端餐饮,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精致用餐需求。
一位美食博主胡女士在体验后表示:“这里丰富的餐饮品牌让我仿佛走进了一个美食的宝藏世界,对于我们美食博主来说,这里简直是取之不尽的素材库。”
食之榜SPACE前期项目经理修丽颖介绍道:“项目从去年年底开始改造,于今年5月份试营业。项目功能分区明确,涵盖酒店、餐饮及娱乐三大核心板块。”修丽颖经理特别强调,食之榜SPACE区别于海淀区其他传统“内盒子”商业,创新性地打造外循环商业模式,以餐饮为主导,形成独特的商业生态。在餐饮品牌的选择上,项目团队下足功夫,大部分餐饮品牌均来自大众熟知的“必吃榜”。像新京熹这类在北京餐饮市场深耕多年、拥有良好口碑和广泛粉丝基础的知名品牌纷纷入驻,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满足不同口味和消费层次的需求。
食之榜SPACE不仅聚焦美食,更突破传统商业框架,创新融合多元业态。除核心美食矩阵外,项目还引入了台球厅、酒吧、音乐串吧等潮流休闲娱乐业态,精准满足消费者社交聚会与放松身心的复合型需求。同时,项目内嵌城市精品酒店“亚朵”,无缝覆盖商务差旅与休闲度假场景,实现“食、住、娱”消费需求的高效融合与闭环体验。
在中关村附近办公的“上班族”欧阳先生说:“以前想找个地方放松,周边合适的娱乐场所不多。现在有了食之榜SPACE,下班后可以和朋友来这里打打台球,还能顺便吃个饭,非常方便。”
必吃榜打卡地 聚享“食”尚地标
食之榜SPACE秉承开放共享的空间规划理念,通过东西两大主题广场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东侧运动广场为中关村商圈注入蓬勃的年轻活力,西侧文艺绿意广场则融合自然景观与艺术氛围,打造沉浸式休闲体验。科学规划的“三纵两横”高效动线系统,立体串联南北商业主街与东西广场,保障客流高效通达。
项目内部公共区域精心打造网红打卡空间,以南入口、室内中庭楼梯等特色元素,营造具有传播性的消费氛围。同时采用模块化排布设计,赋予空间高度弹性与可变性。通过室内外外摆区域及多处灵活策展节点,项目将定期联合潮流品牌及文化机构,推出主题策展与创意活动,适配市集、音乐节、快闪、品牌发布等多元活动需求,确保持续焕发新鲜感与吸引力。
南庭江南小馆创始人刘沛松在采访中表示:“食之榜SPACE是一个汇集了各种不同风格与菜系的餐饮集中地。作为首批入驻商家,我们不同于当下流行的川湘菜,主打江浙、淮扬菜,口味更平和,讲究鲜、甜、咸的平衡与融合,清淡无负担。”
海淀街道对“食之榜SPACE”项目给予高度重视与全方位支持。据项目负责人修丽颖介绍,街道不仅在活动资源对接、宣传推广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更与项目团队建立常态化、深层次的沟通机制。未来,项目将依托东西两大活动广场,持续引入优质活动,并深入社区开展多元互动,实现与居民的紧密联动与共建共享。
中关村商圈联合党委办公室王露表示,海淀街道将继续秉承“创新、协同、共享”的发展理念,借助中关村商圈“六联互动”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全力打造创新活力迸发、商业氛围浓厚、文化多元交融、科技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关村商圈形态。对于食之榜SPACE,商圈联合党委将通过组织联建、阵地联用、资源联享、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平台联动等措施,推动其成为商圈新亮点。
食之榜SPACE的诞生,不仅为城市非标商业更新提供成功范本,更显著提升中关村商圈的商业能级。项目将依托独特的“必吃榜”美食引力、创新的多元业态组合、开放友好的空间体验以及持续的文化活力,成为驱动区域消费升级与生活方式焕新的核心引擎。
来源:纳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