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应邀于3月27日至28日访华。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此次访问期间,双方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和具体成果?
据澎湃新闻消息,3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巴罗应邀于3月27日至28日访华。发言人能否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此次访问期间,双方达成了哪些重要共识和具体成果?
郭嘉昆表示,中法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近年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当前面对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法保持密切沟通合作,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巴罗外长此访是他就任后首次访华,正值中法关系新甲子开局之年,中方高度重视,李强总理同他会见,王毅外长同他举行会谈,并共见记者,双方就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沟通,达成多项共识。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和法国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提到,中法双方承诺,在多边框架内为当今时代重大挑战提供合适的应对方案。一些国家从科学共识上倒退、从多边机构退出,这只会让我们进一步坚定决心并加强行动。双方重申,在现有的最佳科学基础上,考虑各国不同国情,采取并加快集体行动。
据潮新闻客户端报道,《巴黎协定》确立了“自下而上”国家自主贡献(NDC)模式。截止去年,已有196个缔约方提交了减排计划,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从2015年的3280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6420亿美元。在低碳减排的全球竞赛中,中国做出的贡献尤为亮眼——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占全球37%;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巴黎协定》的落实遭遇了很大阻力和困难。首先就是减排力度不足。与此同时,资金缺口十分巨大。
法国马赛城市景观(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落地中国第一站,巴罗外长来到有着深厚中法交流基础的北京语言大学,参观今年6月即将落成的中法人文交流空间、面向师生发表演讲。巴罗从两国交往的历史说起,强调两国关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他表示,2025年两国合作有三个优先事项,即推动解决国际危机、开展人文交流和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巴罗强调,在当前形势下,欧洲愈发坚定地强调战略自主,相信欧中双方可以继续深化伙伴关系,跨越差异和分歧。
法国外长巴罗(资料图)
双方一致认为,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中法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应当发挥历史自觉,坚持以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以对话协作反对阵营对抗,以互利共赢反对脱钩断链,让中法关系在新甲子展现新作为。
双方同意办好战略、经济财金、人文交流三大高级别对话,深化农业等传统领域合作,挖掘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合作潜力,鼓励双向投资,通过友好协商和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开辟合作新前景。
来源:军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