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全面落实全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要求,围绕““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主题,聚焦“五个加快建成”目标定位、“六个整体提升”工作要求和“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任务,突出“对标深圳我们要学什么、还差什么、该做什
近期,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全面落实全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要求,围绕““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主题,聚焦“五个加快建成”目标定位、“六个整体提升”工作要求和“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重点任务,突出“对标深圳我们要学什么、还差什么、该做什么”核心议题,我市组织各县市区、行业系统及相关领域青年干部广泛开展交流研讨,通过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十堰基层党建”特开设“‘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专栏,全景呈现青年干部大讨论活动凝聚思想共识、奋力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构建本质安全体系 整体提升安全保障力
十堰市“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第二期举办
3月27日,市应急管理局围绕“构建本质安全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主题,举办“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青年干部大讨论活动。团市委有关负责人出席指导。市应急管理局在家班子成员、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局系统40周岁以下青年干部参加学习讨论,11名青年代表作研讨发言。
研讨开始前,市应急管理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尚士龙宣读《市应急管理局青年干部演讲与写作小组活动方案》,针对大讨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集中研讨环节,青年干部紧扣“构建本质安全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主题,立足部门职能定位和自身岗位职责,对标深圳先进经验剖析短板弱项,聚焦支点建设展开头脑风暴,为我市全面构筑安全防线、提升应急处突效能出谋划策,展现了市应急系统青年干部“争当支点建设排头兵”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现场氛围浓厚热烈。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政国作总结讲话,要求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升专业能力;要坚持快字当先、准字为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提升执行能力;要学习深圳精神,发挥青年优势,提升创新能力;要严格遵守全市应急系统“十不准”“十要十严禁”,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为推动全市“五个加快建成”“六个整体提升”,服务建成支点、建设大山里的深圳彰显应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青年干部人才讨论发言摘录
市应急风险隐患管控中心干部 何宇
十堰与深圳资源禀赋不同,需探索山区特色发展路径:一是理念升级。优化全域三维风险地图,借助 AI 监测、研发预测模型,实现联动预警。修订防灾标准,将避难场所、微型消防站纳入城市规划。二是能力提升。组建 “一专多能” 救援队,搭建 “应急物资云平台”,联动物流实现网格化储备和智能配送。推行 “双盲演练” 提升实战能力。三是社会共治。激活志愿者资源,发展 “安全合伙人”,推行安全积分兑换、平安家庭评选等激励机制。四是宣教创新。构建 “智慧终端 + 五进五融 + 融媒传播” 文化矩阵,开发网红 IP 和 “隐患随手拍” 小程序,推动全民参与。
办公室干部 阮向阳
建设大山里的深圳,最应该学习其改革开放中的“实事求是”“敢闯敢试”精神,应急管理工作要面对的是随时可能爆发的事故灾害风险隐患,容不得半点麻痹侥幸,唯有坚持“头拱地”,做实隐患排查治理闭环,敢与重大隐患较真碰硬,敢于破题探索风险智能化管控,才能提升安全保障力,稳步向本质安全迈进。作为应急青年干部,我们应该树牢危机意识,多在一线处突、一线执法、一线督导中淬火充电,扎实提升发现隐患、指导整改、应急处突的实战能力。
政策法规科干部 祝合攀
学习深圳经验,有机结合应急执法“力度与温度”,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重要一环。要“先普法再执法”,合理把握应急执法工作的“时、度、效”,依法推行柔性执法理念;要坚持“三铁执法”,对安全生产领域严重违法行为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不力的当事人,做到“亮剑必见血”;要规范日常执法监管,对安全条件好、主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合理压降“执法频次”,做到“无事不扰”和“上门服务”。
地震科干部 黄飞一
深圳在应急疏散救援空间规划建设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对标先进经验,我们需加快编制应急空间专项规划,科学规划布局,结合人口密度和灾害风险,在公园、广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增设标准化避难场所;统一标识标牌,配备应急水电、医疗点及物资储备库;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场所使用状态,提升调度效率;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共同筑牢城市安全发展的基石。
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干部 杜灏
我将认真学习借鉴深圳市应急管理执法的治理模式,特别是在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与实战培训、科技赋能执法与智慧监管、法治建设与普法宣传、精准执法与服务企业结合、系统化风险管理与创新机制、社会力量与科技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科技、法治、教育等多维度创新,实现执法效能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综合协调科干部 周源
安全是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时代课题,需要在工作中抓好“三个维度”:抓好与省级部门的沟通汇报,总结梳理报送工作,争取上级的支持和重视,树好形象。抓好与市委、市政府的服务交流,搭好与职能科室的安全生产“桥梁”,发挥好“参谋”作用,让工作衔接更顺畅。抓好与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的统筹协调,用好安委办与专委会的工作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以“宣、查、改、建”等举措,对标423项任务清单,强短板、提弱项,常态组织整治行动,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以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推动安全本质水平的提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科干部 孙中海
在锚定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打造“大山里的深圳”这一目标中,化工产业需主动出击,勇挑重担。要以思为要,谋划本质安全提升的硬措施,聚焦化工园区整治提升、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等重点工作,厘清时间节点,强化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确保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要以学为基,时刻保持岗位危机感,努力克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能力恐慌;要以干为先,织牢安全保障能力的防护网,扎实推进危化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烟花爆竹企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干部 段潜龙
防汛抗旱科干部 武杨凯
要主动对标对表深圳市打造防灾减灾救灾“韧性城市”先进经验,坚持以气象预警预报为先导,扎实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围绕“灾前、临灾、灾中、灾后”关键时间节点,提升预警预报精细化水平;坚持以城市智慧化信息平台为依托,拓宽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精准靶向发布实时预警信息,实现预警县乡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全覆盖;坚持以防灾工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河道、水库、桥梁、管网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全力补齐十堰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市防震减灾技术中心干部 高放
紧紧围绕市局党委“1583”工程,一是立足“管”与“控”,加大新兴业态领域、职责交叉领域以及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隐患整改督办力度,倒逼“三个责任”。二是突出“严”与“细”,充分发挥“十堰智慧应急平台”作用,在隐患查改上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动真碰硬,做实风险隐患“五率管理”。三是聚焦“实”与“优”,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风险隐患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机制,有力维护法治权威,有效保障“一无两降”。
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干部 杜克伟
应急管理工作关乎社会安全稳定,隐患排查蕴含民生关怀,应急处置彰显速度担当。深圳的经验表明,应急管理执法需兼顾“硬手段”与“软服务”,作为应急系统的青年干部,身扛守护生命、护航支点建设的千钧之责,通过“一对一”暖企服务,不定期宣传惠企政策、走访调研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难点”“堵点”,让“深圳速度”与“十堰温度”在平安底色上交融共生。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