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礼:九三阅兵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55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08:06 1

摘要:天安门广场上,东风导弹巍然驶过,8万只和平鸽腾空而起;白宫办公室里,美国总统凝视屏幕,连说三个“不”字。一场阅兵,折射出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55

环球观礼:九三阅兵背后的国际政治博弈

天安门广场上,东风导弹巍然驶过,8万只和平鸽腾空而起;白宫办公室里,美国总统凝视屏幕,连说三个“不”字。一场阅兵,折射出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俄罗斯总统普京坐在观礼台上,神情专注地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他后来用“精彩”“非常棒”“水平很高”这些词汇表达了对这场阅兵的评价。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被记者追问对中国阅兵的看法。面对“这场阅兵是否是对美国的挑战”的敏感问题,他出人意料地连用三个“不”字回应:“不,不,不!中国需要我们,我们关系很好,我不认为阅兵是对美国的挑战。”

01 盛大阅兵,全球瞩目

九三阅兵是中国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活动。这场阅兵展示了中国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包括新型导弹、无人机和战斗机,彰显了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

26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亲临现场观摩,其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出席尤为引人注目。多国领导人通过社交平台发声,称赞中方举办的此次纪念活动。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感谢“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尼泊尔总理奥利连续发布3条帖文,称赞此为“非凡的盛会”;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则认为阅兵提醒人们“一个国家的主权必须始终得到捍卫和维护”。

02 普京的赞誉与战略考量

普京对阅兵的评价远超一般外交客套。作为一名来自传统军事强国俄罗斯的领导人,他能用“水平很高”来形容中国阅兵,充分说明了中国阅兵式的高标准和震撼力。

普京的称赞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中俄共同的历史记忆是重要因素——不少参加阅兵的老兵胸前的勋章里,还留着当年与苏联红军并肩作战的印记。这种“历史共鸣+现实实力”的双重冲击,让普京的称赞显得格外真诚。

从现实战略角度看,中俄关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从二战时的并肩作战,到现在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再到能源、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中俄关系是“历史打底、现实支撑”的硬关系。

03 特朗普的“三个不”与复杂心态

特朗普对中国阅兵的反应异常温和。他在白宫记者会上的“三个不”回应,以及他在社交媒体上祝愿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美好的庆祝日”的表现,与其一贯的对华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态度转变背后有多重现实因素的考量。

亚太盟友体系面临挑战是重要原因。五角大楼近期向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施压,要求它们明确在台海局势升级时的角色,却遭遇了冷淡回应。

澳大利亚强调不会提前承诺派遣军队,而韩国总统李在明更是直言:“等外星人入侵地球时,我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国内经济压力也是特朗普软化态度的因素之一。美国大豆协会近期致信特朗普,呼吁尽快解决与中国的贸易争端。

信中指出:“大豆种植户正面临极大的财务困境,大豆价格呈持续下滑态势,农户在生产投入与设备采购上的支出却明显上涨。”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面临法律挑战。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政策在多数条款上越权且不合法。这项曾是特朗普对外经济施压的重要工具面临终结,美国政府还可能面临退还已征关税的财政压力。

04 西方国家的缺席与历史叙事之争

西方国家普遍缺席此次阅兵活动,仅派驻华大使象征性出席。这种集体缺席背后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历史叙事之争。

东西方对二战的记忆存在显著差异。在西方叙事中,欧洲战场是绝对主角:丘吉尔、诺曼底登陆和苏联东线苦战构成主线,中国战场则轻如鸿毛。西方镜头下,中国不过是“拖住日军兵力”的注脚。

然而真实历史是,中国军民14年浴血抗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七成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这些数字在西方叙事中被严重忽视。

战败国处理历史问题的态度也存在鲜明对比。德国总理在华沙犹太纪念碑前惊天一跪,将民族罪孽刻入骨髓;日本却只肯鞠躬,政客前脚“反省”后脚拜鬼。

这种差异背后有美国冷战战略的影子——美国将日本塑造为“反共桥头堡”,天皇脱罪,战犯逍遥,东京审判沦为政治秀。

05 展示实力与维护和平

中国通过阅兵展示的军事装备引起国际广泛关注。高超音速导弹、反无人机系统等新型装备展示了中国维护主权和区域稳定的能力。

阅兵式中,屏幕上播放了二战期间上海庇护犹太难民的影像,受阅部队的迷彩服拼接出“14”和“80”的数字,象征抗战历程与胜利周年。这种视觉叙事被一些日本媒体解读为记忆政治的艺术化表达。

中国展示军事实力的同时,也强调了和平发展的理念。联合国维和部队方阵的出现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和平担当。中国通过阅兵传递出捍卫和平、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促进了与欧洲、非洲等多国的政治凝聚和合作。

06 大国博弈与世界格局变迁

九三阅兵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普京的称赞试出的是“基于历史与现实的真心友好”;特朗普的祝福试出的是“顺应大势的无奈选择”。

中国举办阅兵不仅是为了纪念历史,更是为了在全球政治舞台上展示历史叙事主导权、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国家形象。26位外国元首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参与,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感召力。

美国当前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特朗普此前主持的陆军阅兵活动被评价为灾难性演出。为了挽回声誉,特朗普急切筹划一场更大规模的海军阅兵,但因内部问题而进展艰难。

美国的传统盟友展现出战略自主性,不再盲目追随美国。中美经贸对抗仍在持续,美国延长了部分中国商品关税豁免期,但仍面临国内农业州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07 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

九三阅兵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历史贡献和现代实力的重要场合。中国通过高规格阅兵重申历史真相与和平愿景,凝聚了广泛的国际共识,对篡改历史的论调进行了有力反击。

中国在这场阅兵中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中国不仅是二战胜利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当前国际秩序的重要维护者和未来世界和平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展示的军事实力不是为了挑衅,而是为了巩固国家的安全边界和威望。中国军队在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战争观念。

这不仅表现在装备上,更在于信息支援部队及网络空间部队的亮相,标志着解放军正在适应现代战争的新形态。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白宫观看阅兵视频后,安排了一个“小阅兵”。

几架F-16和F35战机排成队形从白宫上空掠过,理由是向前几天飞机失事遇难的波兰飞行员致敬。

与此同时,普京在北京的记者会上回应特朗普的“密谋”调侃说:“美国总统并非没有幽默感,这一点显而易见。”

普京强调:“在这次访华期间,我接触的所有外国领导人都绝对支持不久前我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的峰会。”#MCN微头条伙伴计划##认证作者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来源:大道巴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