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私企建仿星器聚变电站,超算模拟3d打印,直接老电厂,2030发电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08:15 1

摘要:2025年3月28日,《等离子体物理杂志》一次性刊登了六篇论文,完整呈现美国能源公司Type One Energy设计的仿星器核聚变试验堆Infinity Two的物理基础。这是首个面向电网供电的防星器聚变试验电站的完整理论框架。

2025年3月28日,《等离子体物理杂志》一次性刊登了六篇论文,完整呈现美国能源公司Type One Energy设计的仿星器核聚变试验堆Infinity Two的物理基础。这是首个面向电网供电的防星器聚变试验电站的完整理论框架。

图源:Type One Energy。

仿星器这种环形磁约束装置诞生70余年,其复杂的三维磁场结构长期受制于工程实现难度。德国Wendelstein 7-X装置虽验证了仿星器的物理可行性,但体积庞大(主半径5.5米)、造价高昂(12亿美元)。Type One Energy此次设计的Infinity Two将尺寸缩小到适合电厂部署,并首次系统论证了等离子体约束、氚燃料循环、废热排出等工程问题——他们甚至在论文里算清了反应堆需要多少块磁体支撑壳,以及如何用3D打印技术制造这些扭曲的金属部件。

选择田纳西州退役火电厂Bull Run作为建造地颇具深意。该厂原有电网接口可直接复用,省去数十公里输电线路成本。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策略,显示出商业化思维与科研思维的差异——用项目CEO莫里的话说:「我们设计的不是科学玩具,而是能接入电网的真实发电设备」。

过去十年,托卡马克因ITER项目占据聚变技术主流。但Type One Energy押注仿星器有三大理由:

1. 稳定性:无需依赖等离子体内部电流自我约束,彻底规避托卡马克的等离子体破裂风险。对防星器来说,千秒运行都是起步价,而托卡马克比如中国EAST装置,高度依赖强自举电流,存在构型破裂的风险。

2. 磁场设计:借助超算优化三维磁场形态,使约束性能比传统仿星器提升30%。论文披露,他们在橡树岭实验室的Frontier超算上跑了470万核时,相当于普通电脑计算15万年。

3. 制造革命:用巨型金属3D打印机NEBULA制造螺旋磁体。传统仿星器零件需要手工组装数月,而他们的真空腔室组件打印时间缩短到72小时。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论文中坦承,氚增殖包层(Breeder Blanket)的氚滞留率仅有0.3%,远低于理论值。这意味着需要频繁补充这种半衰期12年的稀有同位素——好在田纳西实验室存有美军冷战时期遗留的氚库存,能支撑前期实验。

当前核聚变商业化呈现「多轨制」:一边是ITER为代表的标准托卡马克,还有MIT衍生的CFS等等,凭借高温超导磁体(磁场强度达20特斯拉,地球磁场的50万倍),计划2025年建成原型堆SPARC,研究时间最长,投入和成果最多,主流科学家最认可。

另一边是helix,DAE,generalfusion,focus等非主流,磁惯性约束+反场,仿星器,特例,其实是一种托卡马克的变体,主流一开始没选择他,就是因为他太难造了。

有趣的是,诸多路线正在交叉验证对方技术。Type One Energy论文中引用MIT团队开发的等离子体湍流模型,而CFS则借鉴了仿星器的无绝缘磁体设计。这种「技术杂交」可能催生新组合——例如用高温超导磁体增强仿星器性能,理论上可将反应堆体积再缩小40%。

当美国私企高歌猛进时,中国仍以国家队主导。合肥EAST装置刚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千秒以上,成都HL-2M也在验证偏滤器,刚刚实现双千,三乘积实现突破。产业层面已有跨域流动:比尔·盖茨投资的Type One Energy,其首席科学家团队包含中科院原等离子体所研究员;而中国私募基金2024年向美国聚变公司Helion注资2亿美元,创下能源领域单笔投资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Type One Energy选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与中国第四代核电站技术路线高度契合。论文中提到的碳化钨复合材料,恰是西南物理研究院钟武律团队专利技术——这场能源革命中,技术扩散比专利壁垒跑得更快。毕竟,人类对聚变能源有共同需求。

Type One Energy计划2030年前建成50万千瓦级电站,度电成本目标0.05美元。这个数字是否靠谱?对比可知:美国光伏目前度电成本0.03美元,但需配套储能;而该公司的计算显示,仿星器若实现连续运行,设备利用率可达90%(光伏仅20%)。关键在于能否突破材料寿命瓶颈——论文中真空腔室内壁设计寿命仅2年,距离商用核电站60年标准仍有鸿沟。

此刻回望举全球之力的ITER,更像是一场技术马拉松的发令枪。当私营公司开始用超算模拟替代实体验证、用3D打印缩短迭代周期,那个被调侃为「永远还要50年」的聚变梦想,或许真会提前撞线。

参考文献:

Physics basis of the Infinity Two fusion powerplant, Journal of Plasma Physics (2025). www.cambridge.org/core/journal … o-fusion-power-plant

科学剃刀,每日推送关于核聚变、理论物理、太空探索的最新动态,老铁!来个赞支持一下!

来源:科学剃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