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看风速、确定线路、启动自检……3月24日,国网邢台供电公司无人机创新应用实践中心的工作人员操控计算机后,一架无人机便从南和区东薛屯供电所机巢平稳升空,开始在金沙河“万亩方”种植基地的灌溉变压器上空巡视,抓拍关键部位影像,并实时回传至监控终端。
本报讯(记者 赵欣叶 通讯员 庞利鹏、张斌)查看风速、确定线路、启动自检……3月24日,国网邢台供电公司无人机创新应用实践中心的工作人员操控计算机后,一架无人机便从南和区东薛屯供电所机巢平稳升空,开始在金沙河“万亩方”种植基地的灌溉变压器上空巡视,抓拍关键部位影像,并实时回传至监控终端。
据悉,南和区已率先实现无人机自主飞巡全覆盖。“一架无人机,2个小时便能完成过去2个人1天的工作量,省心省力多了!”该所所长豆聚泽感慨道。该公司还搭建了AI自主缺陷识别模型,可识别无人机回传的照片,相比于人工识别缺陷,速度和整改效率都大幅提升,配网故障同比下降57%,显著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无人机自主飞巡是该公司应用人工智能的缩影。去年以来,该公司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立信息化自主核心团队,团队成员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电网设备、线路缺陷识别等算法,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提升电网生产运维、供电服务智能化水平,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障电网高可靠运行的同时,还助力服务更高效、更便捷。该公司在供电服务网格与社区网格全面融合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AI供电服务机器人。目前,南和区等4个县区近千个微信群已推广应用。3月22日,南和区后郭平村村民南彦辰因用电问题在电力服务微信群求助,群内AI机器人“南和电力”便立即回复,并给供电公司台区经理南江河推送微信提示。随后,南江河按照用户告知的地址,上门解决了用电问题,整个处理效率较以往快了1倍。
“这个‘新搭档’真不简单!它能24小时监控群消息,以‘分秒级’响应速度,自动回复客户相关用电业务咨询,并根据客户报修位置自动匹配供电所派发报修工单。”南江河告诉记者,自AI供电服务机器人“上岗”以来,该公司供电服务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及响应速度全面提升,网格员30分钟响应率达99.26%,线上工单数量同比下降29%。
此外,该公司还在用电业扩报装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业扩报装全流程自动化,有效提升了业扩受理的时效性、规范性,批量新装业务百户受理时间由51分钟压减至2分钟,进一步优化了电力营商环境。
本文来自【邢台日报-邢台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