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法作品中的自然之气——王之涣《登鹳雀楼》墨迹欣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9 10:31 1

摘要:毛主席的书法,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常常让观览者留连忘返?其实,并不是毛主席是名人、伟人的原因,而是毛主席书法作品中所表现出一种不造作、不牵强,信手拈来,从容率真,浑然天成的书法特质。

毛主席的书法,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大的艺术魅力,常常让观览者留连忘返?其实,并不是毛主席是名人、伟人的原因,而是毛主席书法作品中所表现出一种不造作、不牵强,信手拈来,从容率真,浑然天成的书法特质。

这里,小编和大家分享、学习一幅毛主席书写的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这幅书法小品,就很好地展现出了毛主席书法创作中成竹在胸、从容行笔,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浑然天成、天衣无缝的书法韵味。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也是大家耳熟能详、十分喜爱的一首诗,可以说每一个学子都非常熟悉,其诗意境高远,壮阔宏大,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

这首诗,在毛主席的笔下,又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呢?我们来看一看。

我们看到,整幅作品真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淌,浑然天成,完美无缺,多一笔嫌密,少一点嫌疏。

作品中墨色的运用相当出色,轻笔画与重笔画交替出现,互相掺合。上下左右的字体态势揖让相生,俯仰倚合,如齿轮般精密镶嵌,天衣无缝,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而却又让人看不出有刻意安排的造作痕迹,真令人叹为观止。

篇中字体的线条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自始至终,如丝线一般顺畅自然,仿佛看到一弯清泉,由上至下,一路丁丁当当的潺潺流水声,清脆入耳,沁人心脾。

句中字体之间的牵丝映带,十分自然。如第一列“白日依山”四个字,虽然有的字的笔画不大好联接,但书者通过跳跃的点画,大角度的跨越,使其自然流畅地连接在一起,而无半点生硬滞涩的痕迹,这种书写功力,非常人所能具备。

第二列的“黄河”二字、“入海流”三字的连接,也如第一列几个字的连接一样,做到了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地步。

作品中后两列的字体,当断则断,该连就连,使作品呈现出繁花似锦、满篇珠玉的艺术趣味。

这幅书法小品,体现了书者胸有成竹、从容自信、妙笔生花、浑然天成的书写技巧和功力,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

来源:禅书悟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