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杨进兴原本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中的一员。1940年,他参加军统特务组织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他在特务系统中不断攀升,先后担任军统局望龙门特务队队员、行动组成员、戴笠的便衣警卫、侍从副官,以及“中美合作所”行动员、看守员、看守长等职。这期间,他凭借着对
杨进兴,一个本应在历史审判台前接受正义制裁的刽子手,却在国民党败退后妄图逍遥法外,他逃到深山老林当贫农,却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惩罚。
杨进兴原本是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中的一员。1940年,他参加军统特务组织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他在特务系统中不断攀升,先后担任军统局望龙门特务队队员、行动组成员、戴笠的便衣警卫、侍从副官,以及“中美合作所”行动员、看守员、看守长等职。这期间,他凭借着对特务工作的熟悉,成为了一个令人胆寒的人物。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岌岌可危,蒋介石妄图将一众为其卖命的爪牙带往台湾,对于那些他认为可能会成为麻烦的人物,便想斩尽杀绝。杨虎城将军便是其中之一。当年9月,蒋介石下令处死杨虎城。毛人凤接到命令后,派遣了包括杨进兴在内的特务执行这项任务。他们将杨虎城等人押至“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戴公祠。9月6日晚,杨虎城、他的儿子杨拯中、女儿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夫妇以及宋振中(小萝卜头)等人,就这样被杨进兴等特务残忍地杀害。杨进兴在作案过程中手段极其凶狠,为了确保不留活口和掩盖罪行,他还用强酸毁坏尸体,种种恶行令人发指。
重庆解放前夕,杨进兴深知自己的罪行已经无法在解放军掌控的城市中逍遥下去。于是,他潜逃至四川南充青居乡。为了逃避追捕,他编造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化名“杨大发”。他潜心编造自己的历史,编造籍贯等信息,试图将自己伪装成一个贫苦的老实农民。在青居乡杨进兴暂时隐藏在自己的伪装之下。
他每天早出晚归,下田干活,试图用这种最朴实的方式来融入农民群体。他表现得勤劳、朴实,积极参与村里的各种事务。无论是修路还是其他繁重的田间劳动,他总是抢着干,村民们渐渐对他放下了戒心,认为他是一个踏实勤恳的人。在村里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例如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时,杨进兴还假装积极响应政策。他从村民那里分得了田地和粮食,并且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捐给农民协会做基金,凭借这种看似无私的行为,他赢得了村干部和部分村民的赞扬。
1952年,村里组织互助组,杨进兴“带头”参加,还在活动中“积极”宣传互助组的好处。村上很多不明真相的村民受到他的影响,认为他是一个觉悟很高的积极分子,还推选他为生产互助组组长。他甚至还被评为“劳模”,被一些村民视为身边的榜样。
1953年,全国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要求严格核实每个人的身份信息,这对于杨进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普查结果发现“杨大发”这个人在他自称的家乡查无此人,这一情况立即引起了南充县青居乡普选办公室的警觉。他们迅速向公安部门反映了这一可疑情况。
公安部门立即展开秘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当地农民反映“杨大发”在村里不常说话且有些犯结巴,但回到家和妻子聊天时却讲话格外流利,这一明显的差异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怀疑。还有村民报告称,“杨大发”有一块来历不明的手表,这块表看起来十分名贵,不像是普通农民能够拥有的东西。另有一位村民回忆,有一次他和“杨大发”一同去山上,听到“杨大发”自言自语地提到“以后出啥意外,这里倒是一个避难的好地方。”这让调查人员更加确信这个“杨大发”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去。
最终让杨进兴身份暴露的导火索,是他与妻子的吵架。有一次,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就在杨进兴忙于和妻子争吵时,他隐约听见妻子说出了“特务”这个字眼。这一惊人的信息被村民听到并迅速报告给了有关部门。调查人员在获取这一线索后,加紧了对“杨大发”身份的核实,通过已被抓捕的国民党特务的辨认,最终确认这个看似憨厚老实的“贫农”杨大发,就是那个杀害杨虎城一家的刽子手杨进兴。
1955年,杨进兴被逮捕。到案后他对自己的累累罪行供认不讳。1958年4月19日,四川省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杨进兴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年5月16日,杨进兴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杨进兴的落网,是对杨虎城将军及其家属是一种慰藉,对无数曾经在黑暗中遭受迫害的革命者也是一种告慰。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