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现在,那个曾在煤油灯下做题、靠捡废品交学费的男孩,站上了清华大学新生的讲台。
如果说命运是一副扑克牌,庞众望拿到的,则是最烂的一手。
父母双残、家徒四壁,先天性心脏病伴他成长。
“清华学子”这个词,曾离他的生活远得像天边的星星。
但现在,那个曾在煤油灯下做题、靠捡废品交学费的男孩,站上了清华大学新生的讲台。
用五分钟的脱稿演讲,再一次让全国网友集体泪目,也让学术圈为之一静。
1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吴桥县一个偏远小村。
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母亲截瘫卧床,家庭主要依靠低保和亲戚接济。
他从小要帮母亲翻身、洗澡、喂饭,照顾一个家,从来都不是选择,而是责任。
六岁那年,庞众望又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
妈妈庞志芹坐着轮椅挨家挨户借钱,摔下山坡也不肯放弃筹医药费的希望。
村里人对这个家庭同情,却也无能为力。
妈妈曾说:你是我们家的光。
庞众望把这句话记了一辈子。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在放学后捡瓶子、卖废品,用来补贴家用。
书本费、作业本、钢笔芯,他一分一角地攒。
当别的孩子放假游玩,他背着袋子在河边、集市、马路边找瓶子。
但他从没觉得苦,也从未有怨言。
因为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把命运扳回来。
中考,他是全县第一。
2017年高考,庞众望以744分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考入清华精密仪器系。
那天,庞妈妈笑得特别满足。
这个靠着低保生活的家庭,终于迎来了第一道真正的光。
2
进入清华之后,庞众望一度感到陌生和不安。
身边全是天之骄子,资源丰富的同龄人,而他什么都没有。
但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消极应对,他很快调整自己,投入到最紧张的学术节奏中。
庞众望每天五点起床,在图书馆自习,晚上十一点离开实验室。
所有专业课平均分超过92分,实验报告被当作范本。
《精密仪器设计》课程,他也考进了年级前五。
他定期参加学校的“乡村振兴支教项目”,曾远赴山东山区支教。
白天教语文数学,晚上备课,还自掏腰包给学生买绘本。
可庞众望心里总觉得,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直到大三那年参与科研项目,他才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
从2022年起,他参与“光网络信息感知”技术的研发。
庞众望带领团队连续400多天“奋战”,反复实验、推演、测试,仪器经常失灵,方案多次推倒重来,几度接近崩溃。
但庞众望没有放弃。
为了一个参数的调整,他可以在实验室连坐十个小时;为了找出误差,他通宵查阅文献,不敢懈怠半刻。
这份韧劲,换来了突破。
最终,他们的技术应用于高铁轨道监测,精度达到0.1毫米。
他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科研水平受到专家认可。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真的开始改变世界。
2025年8月,庞众望被评为“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站上央视舞台。
颁奖词里写着:“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
庞众望所有光鲜的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煎熬与努力。
但那个时候,他最想念的人,却不在现场。
2020年,他的母亲因病去世,终年48岁。
那个陪他走出泥泞的人,没能等到他功成名就。
他把所有思念都化为动力,继续走在科研的路上。
3
8月18日,人民日报专访了庞众望,肯定了他的坚持。
他被称为“寒门学子的希望”,被誉为“科研报国的代表”。
那一天,庞众望的故事刷遍全网,所有人都为他鼓掌。
可谁能想到,仅仅8天之后,他又一次打破了人们的想象。
8月26日,清华大学迎新典礼上庞众望站上讲台,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发言。
没有演讲稿,全程脱稿;没有煽情语句,每句话都扎实有力。
他没有提自己的苦难,他说的是: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找到热爱、如何坚持科研理想。
他说:清华足够大,足以承载无限可能,但路要靠你们自己走。
台下坐着的是清华新生、教授、院士,而庞众望自信镇定,丝毫不怯场。
讲台下掌声雷动,演讲片段传到网上,视频播放量迅速破亿,引发热议。
这场演讲,让无数网友感慨:人民日报刚刚点名表扬,如今他又用实力站上新高度。
仅隔8天,庞众望再一次让全网肃然起敬。
媒体追着他采访,他却依旧平静:
“我只是一个科研工作者。”
“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科研报国。”
这是他给所有人的回答,没有花哨的词语,只有沉稳。
很多人称他为新时代的“寒门贵子”。
也有人想把他神化,说他把奖金全捐了,被他亲自下场辟谣。
庞众望拒绝被消费,也不愿做“感动符号”。
他说:我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虚假的崇拜。
读博第三年,他依然奋战在实验室,继续推进项目研究。
他的技术,正被应用在多个基础设施领域;他的经验,也成为新生的指路灯塔。
庞众望牵头组建“寒门学子互助会”,希望帮更多人找到出路。
还被家乡聘为“智库专家”和“文旅大使”,多次返乡演讲。
曾经他是低保户孩子,如今他成了家乡孩子眼中的榜样。
他不是神,也不是奇迹。
他只是用无数个日夜,把“众望”两个字,活成了现实。
没有喊口号,也没等别人扶他一把。
他只是安静地、坚定地,把每一件事做好,把每一步走稳。
从捡废品换书本,到发表专利论文,从母亲病床前的誓言,到如今的科研精英。
庞众望把命运给的烂牌,一张张打出了最漂亮的胜利。
结语
如今的庞众望活成了母亲期望中的样子。
一路走来,他靠的不是什么天赋异禀,而是无数次的咬牙坚持。
真正的“不负众望”,不需要大声宣告。
我们也许不是庞众望,但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光。
只要不停下脚步,你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不负“众望”,他感动中国!——人民日报
刷屏!清华新生开学,寒门博士庞众望5分钟脱稿演讲感动全网——上观新闻
744分考上清华的庞众望现状曝光:多次获得奖学金,现从事科研工作——金羊网
庞众望回到沧州有了新身份!——西安网
“使命就是科研报国!”庞众望“不负众望” | 新京报快评——新京报评论
来源:我是电影迷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