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代明时,江南士绅为什么一点家国情怀都没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10:15 1

摘要:江南士绅集团的实力极度膨胀,大明境内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他们。

江南士绅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低估了满清的野蛮。

自隆庆开关、一条鞭法改革、王阳明心学传播、资本主义萌芽等一系列事件之后,

江南士绅集团的实力极度膨胀,大明境内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约束他们。

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是大明放开民间海外贸易,江南士绅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所有流入大明的海外财富,都必须先过他们的手。

等他们分完了,才能轮到北京,才能轮到皇帝,才能轮到国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了钱,江南士绅集团对朝堂的控制力、对社会的影响力,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即便皇帝、太监、其他地区官僚联手,也只能勉强与江南士绅集团打个平手。

经济地位的膨胀,政治地位的膨胀,思想地位的膨胀,让江南士绅集团产生了一种迷幻的错觉:

我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宰者。

不管紫禁城里坐的谁,只要想维持国家稳定发展,都必须与我合作。

没有我的合作,谁都把紫禁城那个宝座坐不稳

这种思想对明朝是适用的,但对满清,则完全不适用。

刚刚入关的满清,就是一个半奴隶制半封建制政权。

他们没有宏图大志,不追求历史进步,只要能稳固统治,他们不惜把整个中国都打入深渊。

经济发展,不重要,不服就杀,将繁华的江南杀干净也无所谓,反正也是人家的地盘;

政治合作,不重要,不服就杀,把江南的豪门大族杀干净,就没必要与你合作了;

思想进步,不重要,不服就杀,把思想进步的人都杀干净,所有人就成了满清的奴隶。

当“剃发易服”令颁布之后,江南士绅集团这才如梦方醒。

原来他们所依仗的政治、经济、文化,满清根本就不在乎;

原来他们引以为圭臬的游戏规则,满清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既然醒悟了,那就反抗吧。

这时候,江南士绅集团最大的命门就暴露出来了:

打仗不行!

你有再多的钱,再能说会道,战场上打不赢,一切都是白搭。

“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累累白骨、曝尸荒野。

那到底谁打仗行呢?

辽东铁骑、西北秦兵、九边精锐、燕赵悲歌。

那这些精锐是怎么亡的呢?

东南缴不上税,朝廷国库亏空,前线没有军饷,只能逼着仓促出战,就像筷子一样,被李自成满清一根根地折断了。

很多人说,平定江南时,除了清军屠杀之外,投降的明军也搞了很多屠杀。

这当然是事实。

当初他们为大明卖命的时候,你不出钱,

如今投降了,当汉奸了,他们当然会想尽办法把你的钱榨出来。

否则,凭什么要背这历史骂名?

明亡之后,无数遗老遗少都对这段历史,有过深刻的反思。

在他们看来,以大明的国力,以江南的财富,无论怎样操作,都不应该是这么悲惨的结局。

这唯一的一条亡国之路,被江南士绅集团找到了。

清初江南文人之所以埋首故纸堆咬文嚼字,再也不讲什么“经世致用”,除了满清的政治高压之外,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

顺风时,江南士绅搞搞经济还可以,

可一旦陷入逆风,江南士绅根本就没有解决危机的能力。

按他们的搞法,只会将整个国家拖向危局。

这并不是搞地域歧视,这是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集体反思。

后来民国的经历,也说明这种观点并没有大错。

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经济实力再一次高速崛起,远远拉开了和其他地区的差距。

现在,东南沿海又有重走老路的危险。

因为经济占优势,许多乱七八糟的言论都出来了。

质疑“转移支付”,质疑“国有经济为主体”,质疑“全国一盘棋”,质疑其他地区为国家发展所做的贡献。

这种思想倾向非常危险。

你以为即便中国输了,你还可以做中国与西方沟通的桥梁,马照跑舞照跳,

殊不知,今天的西方就是另一种形态的满清。

如果哪一天中国真的输了,境遇最悲惨的,恰恰就是现在这些试图做带路党的。

原因也很简单,西方根本就不在乎中国的未来会怎样,它们只要钱。

谁有钱,它们就要谁的命!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