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行动,气候融资报告赋能全球国家气象水文部门 | 海洋与湿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08:56 1

摘要:气候融资目前正处于全球环境议程的前沿,对于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2024年于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UNFCCCCOP29)上,各方一致认为,之前设定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新的集体量化气候融资目标(NC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本文共计1402字,阅读约4分钟

气候融资目前处于全球环境议程的前沿,对于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以及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在2024于阿联酋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UNFCCC COP29)上,各方一致认为,之前设定的每年1000亿美元的新的集体量化气候融资目标(NCQG)并不足够,需要将对发展中国家的融资增加两倍,到2035年达到每年3000亿美元。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了名为《增强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在国家级气候融资动员中的作用》报告,其中讨论气候相关融资渠道、工具以及气候融资在国家应对全球变暖行动中的重要作用等议题WMO希望通过该报告指导、支持各个成员国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金,吸引新的投资有效设计和使用气候信息服务动员资源实现国家气候行动目标。

报告封面 | 图源:世界气象组织

从最广泛的定义上讲,气候融资是指任何用于低碳和气候适应性发展干预的资本流动,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和/或气候适应效益。更具体地说,气候融资是指从全球到地方各级所有公共和私人行为体为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而提供的金融资源,包括国际层面的资金流动。气候融资旨在减少温室气体净排放和/或加强适应,提高对当前和预计气候变化影响的抵御能力。

当前的主流气候融资工具主要包括赠款、优惠贷款、非优惠贷款、担保和股权等。赠款通常不需要偿还,常用于支持概念开发、技术援助等活动。优惠贷款则以较为优惠的借款条件提供,如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限,旨在吸引其他投资者共同参与项目非优惠贷款则按市场利率提供。担保通过降低项目信贷风险,使得资金方得以腾挪出更多的风险拨备,从而有效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股权融资则是资金方通过购买项目所有权来获得预期的财务回报,适用于早期阶段现金流不稳定的项目。


获取国际气候融资的渠道也十分广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旗下的适应基金(AF)、全球环境基金(GEF)和绿色气候基金(GCF)是主要的全球气候融资渠道。其中,适应基金(AF)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气候适应项目提供资金,这些国家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脆弱。全球环境基金(GEF)则通过赠款、混合融资和政策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环境问题。绿色气候基金(GCF)是全球最大的专门气候基金,旨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气候适应型发展。此外,多边开发银行(MDBs)、双边援助机构以及联合国的各个基金、方案和专门机构也提供气候融资如气候风险和早期预警系统(CREWS)倡议和系统观测融资机制(SOFF)等,也为特定目的提供资金支持。气候风险和早期预警系统(CREWS)倡议是一个为最不发达国家(LDCs)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的早期预警系统提供资金的机制直接与各国合作,通过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来增加早期预警系统的可用性和可及性。系统观测融资机制(SOFFWM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建立的气候基金,主要支持各国填补基本天气和气候观测数据的空白,并将更好的数据和预测能力转化为有效的气候行动。


这些融资渠道和工具共同构成了气候融资的复杂网络,为各国提供了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金融解决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和工具,从而更有效地动员和利用气候资金,推动气候行动的实施。未来,在众多的金融实践中,也会有更多的创新融资工具产生并应用,如流动的血液般不断对气候变化应对主体提供滋养。




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译 | Richard
审核 | Maggie
排版 | 绿叶


【参考资料】

1.https://wmo.int/media/news/from-science-action-how-nmhss-can-power-climate-finance

2.https://library.wmo.int/records/item/69431-enhancing-the-role-of-national-meteorological-and-hydrological-services-in-mobilizing-climate-finance-at-the-national-level

3.https://unfccc.int/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J0156_UNFCCC%20BA5_2022_Report_v4%5B52%5D.pdf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Greater Bay Area Marine Biological Digital Library, 简称GMBDL)是全国第一个以视频图鉴为特色的海洋生物数据库,始于2022年,由大鹏半岛海洋图书馆(Dapeng Peninsula Marine Library)出品。大湾区海洋生物数字文献库通过长达2000多个小时的潜水拍摄积累而成,拍摄团队历经6年时间,专注于南海北岸海域,精心记录下海洋动物在日夜不同时间的行为、雌雄不同的体色以及冬夏不同的状态,还特别记录了深圳近十年来鲸豚搁浅等海洋大事,所采用的均是高清高帧率视频,确保了影像的高质量和细节展示。该数据库由国内权威分类学专家进行定种,目前已收入407种海洋生物,且物种数量仍在持续增加,目标是在两年内达到1000种,为海洋生物研究和保护等工作提供数字化资源支持。图源:©GMBDL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

❁亚马逊双劫:极端洪水+极端干旱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评估极端天气和气候的新准则

❁热到40.4度!哥伦比亚遭遇历史性高温和火灾,野生动物纷纷进城寻庇护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厄尔尼诺现象减弱,但影响仍在继续

❁《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新鲜出炉!世界气象组织于COP28开幕当天发布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