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媒TWZ这次要嚯嚯的对象是大型后掠无尾翼的无人机,各种分析相当详细。不过平心而论,TWZ的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只是在留言区是一边倒的没人相信这真是PLA已经服役的无人机,因为工艺水平太高了,几乎看不到接缝,所以有部分外国网友坚称这就是一个阅兵用的模型!
美媒TWZ这次要嚯嚯的对象是大型后掠无尾翼的无人机,各种分析相当详细。不过平心而论,TWZ的评价还是相当中肯的,只是在留言区是一边倒的没人相信这真是PLA已经服役的无人机,因为工艺水平太高了,几乎看不到接缝,所以有部分外国网友坚称这就是一个阅兵用的模型!
第二十三个出场的无人机方队确实非常惊艳,出场的分别是无人侦察攻击机(1)、新型查打一体无人机(2),无人僚机(A/B)和无人制空战斗机(C/D)以及无人舰载直升机。美媒TWZ将关注点侧重到了无人僚机和无人制空战斗机上!
无人僚机有两款,瘦版被TWZ称为A版,肥版被称为是B版,两款都是机体背部DSI进气道,A版是兰姆达机翼、倾斜双垂尾,有机腹弹仓,机头雷达罩尺寸比较大,雷达性能应该很强。整体设计应该偏向空中导弹“仓库”,应该用于辅助五代机的空中格斗及中程空战(机身编号:53431)。
A型的背部进气道很大,钻石机翼、梯形双垂尾,似乎没有机腹弹仓。机头很偏,翼身融合度很高,RCS面积应该很小,看起来应该是亚音速隐身设计,作战方向应该是作为五代机的侦察僚机。两款无人僚机机体长度差不多,大概在10米左右,比轻型战斗机JF-17(枭龙)要略小(机身编号:53432)。
C型无人制空战斗机,机身两侧加莱特进气道、兰姆达翼型、五尾翼无垂尾,据网友分析应该还有全动翼尖气动设计(机体编号:53636)。D型无人制空战斗机,机身两侧加莱特进气道、兰姆达翼型、无尾翼无垂尾、全动翼尖气动设计(机体编号:53536)。
据网友对比车型的长度以及人体肩宽的数据的比例,C型机身长度应该在14.6米左右,其单前轮设计,最大起飞重量大约在15吨左右,机腹没有EOTS,应该侧重于制空而轻对海对地作战。机翼后掠角很大,应该倾向于高速制空型作战,其加莱特进气道,与大后掠角的机翼,应该很容易实现超音速巡航,最大速度很可能会超过2.5马赫。
D型的尺寸更大一些,据网友估计接近17米左,双前轮设计,网友估计最大起飞重量会超过20吨,安装了EOTS系统,还有高速数据天线,机背光电窗口,电子对抗天线,另外还有雷达罩比C型要略小,但要比歼-10C的要略大。
D型应该对空和对地打击兼备的机型,钻石型机翼与加莱特进气道和无尾设计都强调隐身与超巡,载弹量比较大,应该可以挂载PL-15或者PL-16之类的远程空空导弹,或者可以挂载滑翔炸弹以及中远程对地打击武器。
这四款无人机应该都可以和歼-20S搭配作战,各位可不要认为它们只能搭配有人战斗机作战,种花家认为这几型无人机都可以自主独立作战的。雷达天线罩的尺寸比现役四代机都还要大一些,各型传感器比四代机还要多,以后美日韩在西太的有人战斗机第一个遭遇的是这四兄弟。这仗还怎么打?被打下来也就是一架无人机,但要是被中国无人机揍下来还得搭进去一名飞行员。
TWZ报道认为中国在这次阅兵中展示无人隐形战斗机设计,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一次公开,也象征着中国在无人军事系统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如果这种设计能量产并部署,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空中力量的灵活性与作战深度,也可能重塑未来空战格局。
TWZ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中国在阅兵中展示的机型都是已经量产并服役了的,简单的说就是已经装备部队并形成了战斗力的机型,并不存在所谓的“如果这种设计能量产并部署”的这种可能,换句话说就是美日韩“前线”的飞行员可能已经遭遇过这种机型,或者下次接近中国防空识别区就会被无人战斗机拦截。
美国网友破防了:坚称阅兵装备不过是模型而已
TWZ的报道整体来说还算客观,除了认为这是可能是一种验证机型,他们不了解中国阅兵的惯例也可以理解,但网友们在留言区就有点肆无忌惮了,比如这位ID为“SaidNobody”的网友就提出了几个质疑:
控制面的接缝在哪里?即使是B-21也有明显的接缝机体表面非常光滑,几乎太完美了,如何检修发动机?这位网友的问题确实比较专业,作为服役的无人战斗机,那么一定是可以高机动控制的飞行器,无尾布局还需要高机动性,气动控制会非常复杂,那么问题来了,“SaidNobody”网友表示没有气动翼面,也没有看到机体表面的接缝,除了模型以外没有别的解释了,那么答案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从央视直播的画面来看,其实气动控制翼面是有的,各段分割线非常明显,但是上下控制的折痕似乎很淡甚至不可见,有这种控制翼面码?答案是有的,柔性控制翼面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比如像这款CG的六代机歼-36那样:
不过各位不要误解,那个只是网友的渲染的六代机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歼-36的气动控制翼面设计,但是种花家告诉各位,这种柔性控制翼面是存在的,只是歼-36和阅兵中展示的并非这种柔性翼面,而是依然有作动筒+铰链的控制翼面,只是工艺水平太好了,精度极高,远看不太看不出翼面接缝,但是仔细看还是有缝隙的。
不过在这篇报道下有个钓鱼的中国网友留言非常有趣,各位可以看看了解下:
我来自中国,我同意你的结论,阅兵式上展示的大多数武器都是模型,中国的武器仍然非常落后,真实武器的水平基本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水平。此外,中国士兵根本没有战斗精神,枪声响起后,他们只会逃跑。
然后又有网友跟帖回复:“听说过中国战忽局吗?”
还有网友继续跟帖:“去亚马逊买本《孙子兵法》,写于公元512-515年,了解下中国的战争精神,也许你就能理解,不战而屈人是技巧的极致,那么你就可以理解这个阅兵的真正含义了”
各位是不是在回顾阅兵彩排时出现的无人机类型?因为至少有2款无人机因为位置不够而被撤下,目前阅兵中展出的总共有六款不同气动设计、不同成本、不同用途的协同作战飞机。包括三款无人制空作战飞机,三款无人僚机。
另外熟悉美军无人机体系的朋友也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国那款撤下阅兵的无人机以及一款展出的无人机,与美军的CCA 增量1项目中的YFQ-42A和YFQ-44A无人机非常相似,各位如果没啥概念的话看下图:
非常明显,YFQ-42A的机型和B型是比较类似的,但YFQ-44A与A型差异有点大。估计有多朋友出来挑刺了,似乎中中国抄了美国,应该是B型与YFQ-42A比较相似才对!其实各位完全理解错了,先来看看美国军方机型编号的意义:YFQ-42A & YFQ-44A
Y 表示原型机(Prototype),即尚处于测试或演示阶段,一旦正式服役,会去掉该前缀。F 代表 Fighter(战斗机),表明其为战斗用途平台。Q 代表无人(Unmanned),说明该平台是无人驾驶飞行器。数字“42A”/“44A” 是在美国空军“协同作战飞机”(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计划中,对不同原型机的序列编号,区分目标、开发单位或设计方案等。Y表示原型机,当年著名的YF-22和YF-23对决指的就是两款原型机竞争,最终YF-22胜出,正式编号为F-22,目前美军公开的还是原型机,就是说已经到了相当后期的工程阶段了,但依然还需要大量试飞,未来甚至可能会进行量产服役,但也有可能会取消。
刚刚首飞而已
上文也说了,中国阅兵展示的都是已经服役的机型,也就是说已经形成战斗力了,而美军还在验证阶段,这俩的时间先后至少也在5年甚至以上!美军的CCA(协同作战)计划远远落后。同时在美军的PPT宣传资料中,这两款是配合F-47作战的:
熟悉美军无人机体系的军迷应该很清楚一件事,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中的无人机体系中几乎没有超音速无人机的影子,启动布局上大都是常规设计,后掠翼、双垂尾,亚音速,气动设计非常保守,千篇一律!
中国的无人机设计则非常激进,无尾飞翼,无尾拉姆达机翼或者无尾钻石翼,还有全动翼尖设计,无论是哪一款,要是放到国外那就是一片“我草”声,但在国内,除了军迷们能看出这个意义外,大部分媒体都一声不吭,原因很简单,现在科技掌握在了中国人手里,领狗粮的公X们自然不可能为中国摇旗呐喊了。
配合忠诚僚机这个概念美国先提出来的,2015年前后美国空军和波音、克瑞托斯(Kratos)等公司提出了忠诚僚机方案,比如 XQ-58A“女武神”、Skyborg项目。不过大部分停留在试验机、验证机阶段,受制于经费、任务需求争论和军工巨头的利益分配,迟迟没有进入量产部署。
比如如Skyborg项目已经2023年被砍掉了,后续并入“协同作战飞机(CCA)”框架,实际装备节奏被推迟到2030年以后!而中国的“忠诚僚机”项目发展相当迅速,目前不仅已经装备了忠诚僚机体系,并且整合进了现有作战体系(预警机、卫星、导弹),并且还将忠诚僚机的概念扩展到了海军的无人水下艇与水面舰艇,陆军则扩展到了无人战车与机器狗机器狼以及FPV等全域作战领域。
为什么美国提出概念却被中国抢了先?答案很简单,美军的忠诚僚机项目以及后来的CCA(协同作战飞机)项目都强调低成本、可消耗型,但最终却是单价不断攀升,甚至逼近有人战斗机的一半或者更高,空军采购意愿立马下降了。
另一个原因是洛马、波音、诺格等军机巨头习惯高价值、长周期的研发模式,对于忠诚僚机与CCA的短平快非常不适应,导致完全跟不上中国的节奏!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产业链全球最强,无论是大型无人机还是四轴无人机或者FPV等。
依托于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国产的无人机可以在成本方面控制得更好,可以实现“便宜、够用、能量产”。另外中国特别强调“量大、可快速迭代”,这个模式与中国车企迭代有些类似,将欧洲三四年才出一个车型的节奏被拉短到几个月,这种野蛮的迭代与洗牌速度,很多不适应的企业直接就倒闭了。
军用无人机领域尽管会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保护本国企业,但结果就是完全根本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多概念其实都是西方提出来的,但率先实现的往往是中国,而最终做大做强的也是中国,因为中国有最庞大的产业链,成本最低、迭代最快、性能最优,请问美国拿什么与中国竞争?
据BBC统计,中国这次阅兵的装备100%国产,84%是新装备!很多装备连老牌军迷都不认识,上一次阅兵还是2019年,仅仅是过了6年就出现了84%的新装备,这种丧心病狂的迭代速度,中国人这是要干嘛?2030年要与外星人决战吗?
其实不是啦,我们就造着玩玩,各位别担心,只要不来打中国,我们绝对不会把各位揍出屎来!
来源: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