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几十公里外,五凌电力湘中维检中心的智慧大屏上,龙山风电场智慧场站等7座新能源场站的实时数据不断跳动,从风机转速到设备告警等信息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有设备告警,值班人员可以远程完成故障诊断,维检团队第一时间驱车奔赴现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乐
海拔1200米的涟源龙山上,龙山风电场智慧场站的25座白色风机在风中转动,叶片划破云雾,与山间流云共舞。
(涟源龙山风电场。通讯员 供图)
在几十公里外,五凌电力湘中维检中心的智慧大屏上,龙山风电场智慧场站等7座新能源场站的实时数据不断跳动,从风机转速到设备告警等信息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有设备告警,值班人员可以远程完成故障诊断,维检团队第一时间驱车奔赴现场。
(五凌电力湘中维检中心智慧大屏。刘乐 摄)
2023年12月,国家电投集团启动智慧场站建设战略,五凌电力作为湖南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率先破题:以“集中监控、区域维检、无人值守”为核心,重构新能源生产运营体系。
目前,五凌电力已建成投运湘中、湘南、中卫、玉溪4个维检中心,完成10个场站的智慧化改造,形成新能源运维检修“2小时工作圈”。
“云端”之上,数智化变革悄然上演:无人机飞行大队每日盘旋于风电场高空,对场站展开立体巡检,结合SCADA系统实时回传数据,最快24小时生成精准报告;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智能运维系统,可全景监测设备状态,提前预警齿轮箱失效、轴承磨损等隐患。据介绍,自2024年上线以来,已避免设备损失500万元,挽回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
“云端”之下,风电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风电场海拔较高,以前在山上值守,生活条件有限,冬天格外冷。”运维核心管理人员王卫宇感慨地说。他回忆,有一次因为大雪封山,他在山上值守40多天,几乎“与世隔绝”。如今有了智慧场站,山上的工作人员全部“下山进城”。
从风机林立的深山场站到数据流淌的智慧中枢,“云端革命”背后是清洁能源产业向集约化、智能化迈进的有力足迹。“我们将深化AI技术在功率预测、决策辅助中的应用,推动生产管控优化与智慧场站建设有效结合,以智慧点亮绿色发展之路。”五凌电力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李贤明表示。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