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竹英——陕北说书说出人生的华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18:03 1

摘要:熊竹英,1975 年生于榆林市横山区双城乡沈家壕村。自幼痴迷张俊功老师的说书磁带,与陕北说书结下不解之缘。1992 年,17 岁的他拜入当地知名说书艺人贺连善门下,正式踏上求学之路。

熊竹英

熊竹英,1975 年生于榆林市横山区双城乡沈家壕村。自幼痴迷张俊功老师的说书磁带,与陕北说书结下不解之缘。1992 年,17 岁的他拜入当地知名说书艺人贺连善门下,正式踏上求学之路。

1994 年,熊竹英出师,随后三年随师父辗转各地,以赶庙会、说家书为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逐渐具备独立组建团队的能力。他不畏酷暑寒冬,夏日顶着烈日、冬日背着三弦冒雪走村串户,即便收入微薄,也始终坚守这份热爱。

2004 年,举家迁居横山县石湾镇。2007 年,他参加定边第二届陕北说书大赛,荣获 “十佳艺人” 称号;次年,在师兄建议下举家迁往横山县城。2009 年,凭借横山县文化艺术特殊人才招聘,他进入横山文化馆,横山文工团自此成为他稳定的艺术平台。

迁到横山县城后,熊竹英并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他搜集整理了韩起祥、张俊功等诸多陕北说书名家唱的磁带,更向亲历者请教,反复揣摩研习上百位艺人的表演精髓。博采百家之长,将众家优点融会贯通,他的艺术积淀日渐深厚,表演风格也愈发丰富多元。

2010 年,他与搭档李树芹(后收为徒弟)参加陕西省第三届陕北说书大赛,斩获佳绩。2015年表演的陕北说书作品《咱是说书唱曲的人》在“第十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中荣获“节目一等奖”。2016 年,熊竹英受邀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九届巴黎中国曲艺节,首次将陕北说书带上国际舞台;随后参与央视《叮咯咙咚呛》节目录制,与喜剧演员宋小宝合作的《小宝说书》广受好评。此后,他多次受邀录制《民歌中国》《戏曲频道》等栏目,让陕北说书的韵味传遍更广的舞台。熊竹英与数字文化领域的缘分其实早在2017年便已开启。那年,他受邀为国产动画《玄门之众生无相》配音,将陕北说书首次融入现代媒介。这次尝试拓宽了他的视野,也让他结识了数字文化圈的朋友,为后来与《黑神话:悟空》的合作埋下伏笔。同年,熊竹英荣获全国曲艺票友邀请赛“十大名票奖”,摘得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

2018年,受陕西省文化厅委派,陕北说书与苏州评弹艺术家合作创排节目《看今朝》,赴京参加国务院新春团拜会,于人民大会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了高度肯定,该作品随后亮相央视元宵晚会。2019年,熊竹英代表中国参加了“巴赫希国际艺术节”暨乌兹别克斯坦首届民间口头说唱艺术节,同年主演的陕北说书作品《山里回来年轻人》入围第十八届全国群星奖。2020年,他主演的陕北说书作品《陕北婆姨陕北汉》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成为陕北说书领域首位获此殊荣者。

2024年8月,一段“黄风岭 八百里”的唱段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其鲜明的节奏与唱词被众多网友称为“中式rap”。它就是出自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由熊竹英配音演唱的《黄风起兮》。随着作品在网上的传播,陕北说书这一传统文化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并在海内外玩家中掀起了模仿和学唱的热潮,使之成为2024年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参与游戏创作的过程中,熊竹英坚持保留传统说书的语言节奏与本土韵味,使其在新型媒介中仍存有着深厚的文化质感。

自此,熊竹英迎来艺术生涯的新阶段,演出与活动日益频繁。他参与了央视《方言密码》《文脉春秋》《团圆年·家乡味》等十余档节目的录制,并于2024年12月获得央视《开门迎春晚》春晚推荐卡。他还受邀出席哔哩哔哩跨年晚会、中国网络视听盛典、2025新春动漫之夜等重要活动,并赴清华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开展讲座与示范演出,向年轻群体分享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经验。2025年,熊竹英受邀参加“中华曲艺海外行”的演出,又一次将陕北说书带出国门,远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同年又参加了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中国优秀出海数字IP《黑神话·悟空》音乐作品展演。每一次的亮相,都让他深切感受到陕北说书在新时代里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作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代表性传承人,熊竹英始终将薪火相传置于首位。这些年,他陆续收徒授艺,目前已有 7 名固定学徒;同时积极响应 “非遗进校园” 号召,为横山区第二小学、横山中学及老年大学授课,还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非遗传承中心特聘教授、榆林学院客座教授等,希望通过多方努力,让陕北说书的传承之路走得更远。

从横山农村到县城,从民间庙会到人民大会堂,再到国际舞台,熊竹英完成了多次跨越。荣誉背后,他更看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坚持教学、改编与创作并重,力求将一时的热度转化为持久的温度。他盼着这门诞生于黄土地的古老艺术,能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生生不息。

来源:文艺天地—宁文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