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超美军五倍!LY-1舰载激光武器有多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22:16 1

摘要:2025年9月3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正在进行。当核导弹方阵的钢铁洪流缓缓驶过,现场的人们还沉浸在那震撼的场景中时,一款外形简约却暗藏“光之力”的装备,让现场外国军事专家纷纷调整观测设备,它就是中国首款正式公开的舰载激光武器系统“LY-1”。

#LY-1激光武器 #舰载防御 #2025阅兵 #海战革新

简介:2025年9月3日阅兵中,中国LY-1舰载激光武器亮相,功率超300千瓦级,为美军同类五倍,可光速拦截目标,已实战列装,重塑海战规则。

2025年9月3日,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正在进行。当核导弹方阵的钢铁洪流缓缓驶过,现场的人们还沉浸在那震撼的场景中时,一款外形简约却暗藏“光之力”的装备,让现场外国军事专家纷纷调整观测设备,它就是中国首款正式公开的舰载激光武器系统“LY-1”。

在过去,海战中传统防空武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舰载火控雷达锁定目标后,与传统防空武器开火之间存在时间差,而且传统舰载近防火炮散布比大,难以精准拦截目标。而LY-1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LY-1是一种大型白色装置,由加长军用车辆搭载,装置上配有深蓝色屏幕。它作为舰载激光武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舰艇上有足够空间放置能量单元,这使得LY-1的功率更大。它不仅能拦截海上无人装备,还可以拦截反舰导弹,并且单次拦截成本很低。

从核心技术指标来看,LY-1的输出功率突破了300千瓦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搭载的HELIOS系统功率仅为60千瓦,LY-1的功率是它的五倍。300千瓦是舰载激光武器的“效能临界点”,低于此功率难以快速毁伤高速目标,高于此则对能源控制提出极高要求,LY-1的突破恰恰卡在了这一关键节点上。

在官方披露的模拟对抗测试中,LY-1的表现堪称惊艳。设定场景为复杂电磁环境下,多枚反舰导弹以3倍音速约3672公里/小时、蛇形机动突防,这正是当前海战中舰艇面临的典型威胁。而LY-1从雷达捕捉目标、激光系统锁定,到熔毁导弹导引头,全程仅需5秒。激光束以30万公里/秒的光速直线传播,相比传统防空导弹“发射-飞行-拦截”的过程,完全规避了“飞行时间差”的短板。而且LY-1可同时跟踪多个目标,在单次拦截后无需“重新装弹”,能立即转向下一个目标,这对于应对“饱和攻击”具有决定性意义。

LY-1不仅能快速摧毁目标,其打击距离也相当可观,可达20公里甚至40公里外。在不到一秒的烧蚀过程中,它就能摧毁来袭导弹和无人机。相比之下,国外一些激光武器系统要么功率不够,只能对付低速目标,要么体积太大无法装在军舰上,LY-1的综合作战效能更为突出。

LY-1还具备多种杀伤效果。它不仅可以通过高功率模式直接摧毁导弹、无人机等目标,还能通过低功率模式对敌方舰艇的光学侦察设备,如望远镜、光电瞄准系统等进行照射,使其暂时失效,瘫痪敌方的“感知能力”。这种软硬杀伤结合的能力在国际同类武器中也较为少见。

据海军后勤领域估算,LY-1单次拦截的核心成本是“电力消耗”,折算后仅需1美元左右。而美海军现役的“海拉姆”防空导弹单枚成本约120万美元,“改进型海麻雀”更是高达200万美元,成本差距达百万倍。从后勤补给来看,一艘驱逐舰若携带100枚防空导弹,需要占用约50立方米的弹药舱空间,且补给一次需数小时;而LY-1的“弹药”就是舰艇的电力系统,只要核反应堆或燃气轮机正常运转,就能持续供能,补给仅需保障燃料即可。

LY-1是一种固态激光武器。它以掺杂钇、铒等特殊离子的晶体或玻璃为“增益介质”,通过外部能量激发介质中的离子,使其产生受激辐射,形成具有高方向性、高单色性的强激光束。其最关键的适配性优势在于“全电工作模式”,即武器系统直接接入舰艇供电网络,依托大型舰艇充足的发电能力获取能源,无需额外携带化学燃料或专用弹药。这不仅简化了舰上存储与补给流程,还完全消除了污染物排放,完全契合密闭、空间有限的舰载作战环境。

LY-1并非孤立存在,它与HHQ-9C远程防空导弹(拦截半径超200公里)、HQ-16C中程防空导弹(拦截半径40-70公里)及近程防空系统(拦截半径10公里内),共同构建起“远-中-近-末端”无缝衔接的立体防御网。当敌方导弹突破外层防御,进入10公里内的“最后拦截窗口”时,LY-1能以传统导弹无法企及的速度完成反击,成为防御体系中的“颠覆性环节”。

美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舰载激光武器计划”,相关PPT、概念图层出不穷,但受限于能源控制、散热技术等瓶颈,始终未能实现“实战列装”。而中国通过“技术攻关+稳步测试”,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美军的HELIOS系统仍处于“有限测试”阶段,而LY-1已实现实战列装,中国成为首个实现舰载激光武器体系化部署的国家,在技术成熟度和实际应用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LY-1激光武器有着广阔的前景。未来,LY-1激光武器的功率有望从当前的300千瓦级向1兆瓦级及以上迈进。更高的功率意味着更强的杀伤力和更远的打击距离,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摧毁导弹、无人机等目标,还可用于摧毁卫星、干扰敌方光电设备,甚至取代部分攻击型导弹,从防御工具转变为主动打击的“战略利器”。

LY-1的技术未来可能会下放至驱逐舰、巡洋舰等更多舰艇上,还可能集成到坦克、战机等其他平台上,形成“分布式激光防御网”。届时,陆地、空中、海上和太空都将有激光武器的部署,构建起一个由光与电构成的“立体防御网”。

结合AI目标识别与自动跟踪系统,LY-1激光武器将实现“发现即摧毁”的全自动作战模式。未来,LY-1可能无需人工干预,就能根据战场态势自动选择目标、调整功率、完成拦截,使战争进入“无人化”与“光速化”并存的新时代。

LY-1的出现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未来海战的作战样式与战略逻辑。它的攻击速度有了革命性提升,成本优势极其显著,具备“无限弹药”特性,还能实现多种杀伤效果。可以说,LY-1改变了海上作战规则,它标志着海战的核心竞争点,从“弹药储备竞赛”转向“能源利用竞赛”,谁能更高效地产生、控制、分配电力,谁就能在激光武器时代占据优势。

中国LY-1舰载激光武器的公开,是中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标志。它凭借光速拦截、低成本、高能效和应对饱和攻击的潜力,可能显著影响未来海上作战方式,为海军防御带来新的选择。当“剑指苍穹”的激光束划破海空,中国海军正以全新的防御理念,为未来海战书写新的规则:一个不再依赖“弹药数量”,而是依靠“技术精度与能源效率”的新时代规则。

来源:悠闲的治水大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