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3 月 28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 “中国环流三号” 传来捷报:实验成功实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 1.6 亿度、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的 “双亿度” 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正式进入燃烧实验阶段。
2025 年 3 月 28 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 “中国环流三号” 传来捷报:实验成功实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 1.6 亿度、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的 “双亿度” 突破,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正式进入燃烧实验阶段。
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方向,可控核聚变通过模拟太阳内部反应,将氘、氚等轻元素在超高温高压条件下聚变为氦,释放巨大能量。
与传统能源相比,其燃料储量丰富(1 升海水含氘能量相当于 300 升汽油)、零碳排放且无长寿命核废料,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的 “终极方案”。
近年来,中国在该领域持续领跑。
2023 年,安徽合肥的 EAST 装置率先实现 “亿度千秒” 等离子体运行,验证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的可行性;2024 年,“中国环流三号”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与先进磁场结构创新,将等离子体电流提升至百万安培量级。
此次 “双亿度” 突破,意味着我国已掌握高温等离子体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等核心技术,为后续氘氚聚变实验奠定基础。
万亿产业链浮出水面
随着技术突破加速,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引爆资本市场。
2025 年开年以来,相关概念股累计涨幅超 80%,永鼎股份、国光电气等 10 余家企业股价触及涨停。尽管商业化仍需时日,但产业链布局已悄然展开:
材料端:西部超导突破 Nb3Sn 超导线技术垄断,天力复合研发的核聚变用被动板制备技术进入验证阶段;装备端:合锻智能参与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预研,利柏特深度介入聚变堆模块制造;技术服务:雪人股份为中科院提供氦气螺杆压缩机,联创光电参股企业开发高温超导磁体系统据机构测算,若全球未来建成 36 座商业示范堆,设备市场规模将达 3 万亿元,其中超导材料、特种金属等关键环节占比超 50%。
商业化之路任重道远
尽管技术进步显著,但可控核聚变规模化应用仍面临多重挑战:能量增益尚未突破 “Q=1”(输出能量等于输入能量)、氚自持技术待验证、耐辐照材料研发滞后等。目前,全球多国正加速攻关:美国计划 2035 年前建成电网规模聚变电站,欧洲推进 “紧凑型聚变堆” 计划,中国则通过 “三步走” 战略(实验堆 — 工程堆 — 商业堆)稳步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通过 “技术 + 企业 + 场景” 模式,已率先启动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 项目),计划 2027 年实现发电演示。这种 “科研院所 + 商业公司” 的协同机制,为技术转化提供了新范式。
可控核聚变的突破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一场产业革命。尽管短期内业绩贡献有限,但随着实验装置迭代与政策支持加码,未来十年有望迎来产业化拐点。正如科学家所言:“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同时把握技术突破带来的长期价值机遇。
可控核聚变产业链中的关键企业
随着“中国环流三号”的成功突破,市场对可控核聚变概念的关注度急剧上升。
虽然目前这一技术尚未进入商业化阶段,但围绕其发展的相关企业早已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以下是几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或市场布局的公司,供大家参考研究:
1. 合锻智能
主营业务:液压机、机械压力机等设备
业务关联:公司致力于聚变堆复杂部件的研发制造,已参与真空室、偏滤器等核心部件的制造预研。
2. 雪人股份
主营业务:压缩机、制冰设备、氢能源等
业务关联:公司为中科院多个研究所提供氦气螺杆压缩机,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3. 弘讯科技
主营业务: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新能源
业务关联:公司意大利子公司EEI参与欧洲跨国核聚变项目Fusion for Energy(F4E)。
4. 天力复合
主营业务:金属复合材料
业务关联:公司研发的核聚变用被动板制备技术已进入研究阶段。
5. 国光电气
主营业务:真空及微波应用产品
业务关联:公司生产的偏滤器和包层系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项目的关键部件。
6. 联创光电
主营业务:光电产品、智能控制
业务关联:其参股企业联创超导参与可控核聚变项目,提供高温超导磁体和低温制冷系统。
7. 永鼎股份
主营业务:光缆、电缆、工程建设
业务关联:旗下全资子公司东部超导主营高温超导带材,在磁感应加热设备中实现产业化供货。
8. 西部超导
主营业务:高端金属材料、超导产品
业务关联:公司生产的Nb3Sn超导线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并形成批量供应。
9. 利柏特
主营业务:工业模块设计制造
业务关联:公司深度参与聚变堆关键部件的制造,并投入专门团队进行预研。
10. 东方电气
主营业务:发电设备制造
业务关联:公司曾为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制造主机磁体线圈,成为国内首家制造环流器装置大型磁体线圈的企业。
来源:商业前沿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