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夫妇在淮安投资 200 万开烧烤店,三个月血本无归的故事,终于在 3 月 27 日迎来了最新进展。老板娘发布的两分半视频里,四次鞠躬道歉的画面让不少人唏嘘。视频里,她捧着胸口哽咽着说,父母公婆因为舆论压力整夜睡不着,自己真心知道错了,只求这件事能彻底翻篇。
东北夫妇在淮安投资 200 万开烧烤店,三个月血本无归的故事,终于在 3 月 27 日迎来了最新进展。老板娘发布的两分半视频里,四次鞠躬道歉的画面让不少人唏嘘。视频里,她捧着胸口哽咽着说,父母公婆因为舆论压力整夜睡不着,自己真心知道错了,只求这件事能彻底翻篇。
事情要从去年说起。这对东北夫妻看准淮安的营商环境,带着多年积蓄加盟了一家烧烤品牌。409 平米的店铺,硬装每平米 2300 元,加上加盟费、租金和设备,总共砸进去 200 万。开业初期,靠着地道的东北风味和网络宣传,店里天天座无虚席,甚至成了网红打卡地。可谁也没想到,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停电噩梦,彻底打乱了所有计划。
从今年 1 月开始,烧烤店频繁跳闸停电。最夸张的时候,一周停了五次电。店里烟雾弥漫,顾客捂着鼻子往外跑,服务员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夫妻俩急得直跳脚,多次联系房东维修,得到的答复要么是 "电路没问题",要么是 "过两天就来"。后来他们从邻居那里得知,这间商铺的前任租户也是因为同样的电力问题撑了十个月后倒闭。这时他们才惊觉,可能掉进了房东的 "合同陷阱"。
租赁合同里藏着不少玄机:五年租期内,不营业、转让或转型都要支付高额违约金,光每日违约金就高达 400 元。当夫妻俩提出退租时,房东不仅扣留了 5 万元押金,还要求他们赔偿违约金。走投无路的老板娘在网上发布视频哭诉,提到 "连夜逃回老家"" 只求平安 ",这些话像导火索一样点燃了舆论。网友们一边倒指责房东黑心,甚至将矛头指向淮安的营商环境,淮安文旅的官方账号被质问声淹没。
随着事件发酵,当地街道办和社区迅速介入。3 月 22 日,官方、烧烤店和房东物业三方坐到了一起。最终达成的协议显示:房东退还 4 万元押金和 3650 元电费,租赁合同正式终止,双方不再追究责任。老板娘按照协议删除了之前的视频,并发布澄清声明,感谢当地部门的帮助,同时为可能给淮安带来的负面影响道歉。
这场风波看似尘埃落定,背后的争议却仍在继续。有人同情夫妻俩的遭遇,觉得 200 万血汗钱打了水漂,房东的合同条款明显不公平。也有人质疑,视频里提到的停电是否真的由房东恶意造成,毕竟有业内人士指出,店铺装修时可能没有申请电力增容,超负荷用电也可能导致跳闸。更有人发现,夫妻俩在关店后迅速注册了直播公司,粉丝量暴涨,难免让人怀疑事件是否有炒作成分。
在舆论的漩涡中,最让人感慨的是老板娘的四次鞠躬。她在视频里反复说,自己只是想讲述遭遇,没想到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如今,押金和电费虽然拿回了一部分,但 200 万的损失终究难以弥补。而这场风波给淮安带来的影响,恐怕也不是几句道歉就能完全抚平的。
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它提醒人们,创业不仅要考虑市场前景,更要仔细审视合同条款,做好风险评估。而对于地方营商环境来说,如何避免个体事件演变成地域争议,如何在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同时,也保护本地商家的声誉,或许才是更值得深思的课题。
来源:海超奇案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