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被贬的“苏轼”前一秒开直播怒怼“黑粉”,后一秒就因为劝诫皇帝变法被关停了直播间;AI数字人穿越回古代,全程跟拍“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著名时刻;“李白”流放途中跟“杜甫”聊着八卦唱着歌,还时不时舞两段抖音热曲。
短视频平台的抽象之风,开始席卷历史赛道了。
被贬的“苏轼”前一秒开直播怒怼“黑粉”,后一秒就因为劝诫皇帝变法被关停了直播间;AI数字人穿越回古代,全程跟拍“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著名时刻;“李白”流放途中跟“杜甫”聊着八卦唱着歌,还时不时舞两段抖音热曲。
这些看似吃了菌子的荒诞片段在抖音等平台上迅速传播,从一个多月涨粉10w+,到直播15场、累计观看人次近千万,对历史内容的无厘头再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商业潜力。
当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脱离严肃形式、在短视频平台被花样演绎时,这门潜力巨大的“新生意”似乎正在加速崛起。
从传统影视到短视频
历史题材创作不断迭代
观众对历史“新编”的需求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电视剧《魔幻手机》便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当时的观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2060年的智能手机“傻妞”穿越时空,与现代人陆小千以及孙悟空等神话人物相遇、相处,拯救世界。
这种将未来科技、现代生活与古代人物并置的“关公战秦琼”式叙事,让《魔幻手机》平均收视率达到4%,成为当年央视8套收视冠军,成功证明了观众对于打破时空壁垒,让不同时代背景的人物进行互动,有着较强的兴趣与接受度。
不过《魔幻手机》更多停留在古代神话与现代的碰撞,知乎短篇小说这一全新文学形式的兴起则将“穿越式”历史新编推向了更具知识性和代入感的层面。
在大批以“假如XXX穿越到XXX会怎样?”为题的问答中,不少答主以第一人称“魂穿”著名历史人物,分 析天下大势、招揽文臣武将、制定战略方针,写出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穿越小说”。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从街亭大败开始拯救蜀汉?假如李世民魂穿刘禅》,作者房昊基于对蜀汉与唐朝政治、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理解,不仅满足了读者“开金手指”的爽感,更让读者在跟随“李世民征战三国”的过程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从《魔幻手机》的广谱娱乐到知乎的精英式脑洞,清晰地展现出受众渴望参与、互动,渴望看到历史人物摆脱脸谱化的刻板印象,以一种更鲜活、更具网感的方式“活在当下”。于是当媒介的主流形态转向短视频,历史内容的创作也就迎来了真正的奇点。
在短视频平台的历史赛道发展初期,论坛、漫画、说书等各种形式的科普创作已层出不穷,但以第三人称讲述历史的传统叙事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活在当下”的需求,全新的创作范式应运而生。
部分创作者选择了情景短剧式的“伪直播”,这是目前最主流、也最容易被模仿的形式,创作者身着特定的服饰扮演成某位历史人物,以拍vlog或直播的方式代入该人物生平中的重要时刻。
博主“小于于于”的出圈之路从模仿王熙凤直播开启,在尝试拍摄李白和苏轼的vlog后迎来了流量翻倍。
在她的演绎下,被贬谪后“苏轼”没有唉声叹气,反而在直播间里和网友积极互动、在vlog里分享自己一路品鉴的美食,他不再是停留在《赤壁赋》里的文学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甚至有点“毒舌”的活生生的人。
但论真实感,演绎出的直播与真实直播相比依旧棋差一步,“被贬白白”等博主看到这一差距,选择将角色扮演与真实直播彻底融合。
在整个直播过程中,“被贬白白”身着唐装、言谈举止模仿李白的洒脱不羁。他会在途中与偶遇的朋友对诗,会在山间溪流旁席地而坐、饮酒高歌。直播间的观众则可以实时与他互动。
直播的即时性和不确定性,让观众的每一次互动都可能影响“李白”接下来的行程,代入感远超传统形式的历史内容创作与科普。
而当AI技术成为新的风口,历史赛道再度融合迭代。以“现代小辉”“哈喽TERRY”为代表的创作者,采用AI技术构建起智能数字人穿越回古代的世界观,对影响历史发展的关键人物与事件进行直播,并利用其超越时代的技术和信息优势,挑战古代的社会秩序。
这一形式不仅是对历史新编的再次迭代,更是对传统历史叙事的降维打击,它实现了“如果我能回到过去”这一根植于人心底的幻想,以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真实感,将历史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直播现场”。
从传统影视到短视频里的AI科幻,创作者们用极具想象力的形式持续更新历史创作,也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打破知识壁垒,将历史人物从史书中“激活”,为历史赛道注入新鲜强劲的动力。
历史内容突围要素
“荒诞”形态+现代性内核
在内容供给饱和的短视频平台,注意力依旧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想要突围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吸引-共鸣-认同”的用户心理路径。热衷新编的历史博主能够迅速吸睛,关键在于其作品以“荒诞”形态作为“钩子”的同时,也不乏现代性的内核。
诸葛亮直播“嘴”周瑜、AI绑架李世民的皇后、李白流放途中直播,当用户在信息流中刷到这些连标题都充满戏剧冲突和认知反差的作品时,审美疲劳往往会被打破,荒诞形式瞬间抓住用户眼球。
严肃的历史知识带有一定的学习门槛,会让部分追求轻松娱乐的用户望而却步,而将历史包裹在“直播”“怼人”“公路片”等用户熟悉且喜爱的现代娱乐形式中,则降低了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成本。
与此同时,这些历史新编视频之所以令受众“上头”,也因其有着近年来大行其道的短剧风格,为观众营造跌宕起伏的爽感。
在“哈喽TERRY”的视频中,AI数字人前一秒还在历史关键节点穿梭直播,下一秒就觉醒了自我意识,为对抗未来人类的管理在时空中逃窜,甚至作出绑架古代帝王的所有妃嫔等带有反叛性的举动。
整体叙事碎片化、快节奏还搭配着多重反转,反套路的剧情推进让观众绷紧了神经,既猜不透下一幕的走向,又忍不住跟着角色的命运起伏揪心,现代人的情绪需求被精准拿捏。
当然,历史事件+人工智能反叛这类天马行空的设定只是吸引观众的“敲门砖”,真正让观众产生持续追看欲望的,是这些视频背后的现代性内核——不同形式的创作者们将历史人物的困境与当代年轻人的痛点嫁接,从而引发广泛认同。
“小于于于”会扮演曹操、诸葛亮和周瑜挑战“敬自己”,以三人互戳痛点的方式介绍生平事迹与壮志未酬的无奈感慨;也会扮演苏轼鼓励高考学子,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为年轻人提供情绪出口和精神慰藉。
“混饭达人”会扮演白居易,通过回复弹幕的方式介绍其曾写下的知名诗作,会以不崩人设的吐槽和自恋、展现出在苏州为官时对百姓的付出,还会代入式的讲解“自己”在刘禹锡等人离世后写下的悼念诗。不仅完成知识科普,还通过友情的共鸣让历史人物的情感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在数字人系列中,时空管理局对叛逃的数字人1号颁发逮捕令后,评论区却出现大量数字人1号的支持者,当数字人对着未来管理者喊出“我才是平行宇宙的创世者”时,观众共情的早已不是虚构的剧情,而是对活出自我的集体向往。
荒诞、有趣的“外壳”负责引流和破圈,而与当代人精神世界同频共振的“现代内核”则负责留存和转化,“壳”与“核”的完美结合,正是抽象风的历史新编能够持续火爆的根本。
打赏带货两不误
历史新编筑成吸金新赛道
对于抽象风格的历史内容创作博主而言,当亿万级的流量汇聚而来,如何将其转化为实在的商业价值,是获得持续生命力的核心。事实上,这些处在互联网浪潮前沿的创作者们,早已成功地将抽象的创作变成了具体的生意。
情景短剧式的博主给出的答案是结合情景深度定制,在维持历史人设不崩的前提下,巧妙地融入现代商业广告。
根据巨量星图数据,粉丝50.3w的“混饭达人”21-60s的广告报价为14000/条,在她的主页作品中,仅2025年8月份更新的视频中便涉及二手回收平台、宠物猫粮等多类产品。
曹操、诸葛亮和周瑜“敬自己”的视频中,“小于于于”也在三人直播争抢手机的情节里添加了手机回收广告,不仅没有破坏视频的氛围,反而自然、有趣,成为让观众会心一笑的新梗。
“被贬白白”“西行唐唐”“被贬上官”组成的“流放天团”,则凭借团播的形式、依靠观众打赏完成流量变现。
在直播中,观众可通过点赞过十万或打赏不同礼物,欣赏三位主播的才艺展示,包括古风喊麦、李白手持荧光棒剑舞以及唱跳流行歌曲《巴比龙》等节目,混搭的表演契合了直播的热闹氛围,精心设计的互动机制也让打赏不再是单向的消费,更成了参与剧情的“钥匙”。
抖查查数据显示,8月11日“被贬白白”仅直播1.5小时、观看人次就达到了25.7w,“历史人设破圈+娱乐互动+实时变现”的模式被“流放天团”跑通。
以“现代小辉”“哈喽 TERRY”为代表的AI历史博主,则选择矩阵、带货两手抓。粉丝量18.8w的“现代小辉”以大号引流、主页简介中推荐小号“爱与辉行”,小号开启商品橱窗进行卖货,既规避审核推流痛点,又达成了引流目的。
历史内容的“现代化”改编以荒诞形式证明了,契合时代的内容可以在引流与变现、娱乐性与知识性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
这些视频的评论区中,“每当我以为互联网饱和了,就会出现一批神人”常获得高赞,但历史内容从来不是神乎其神的“全新生意”。
从《三国演义》的“七分实三分虚”、到《魔幻手机》的跨时空混搭,再到如今的抽象短视频,历史赛道一直是一座“富矿”,它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和极强的适配性,只要创作者的思路不局限于“历史该是什么样”,而是想“历史能是什么样”,就总能找到新的流量入口。
毕竟归根究底,历史新编生意赚钱的从来不是历史,而是创意。
来源:深度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