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俾路支高原的武装冲突已持续三年,政府军与分离主义武装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反复拉锯。近三个月来,俾路支武装连胜七场,士气正盛,四万精锐齐聚,准备发动决定性攻势。
情报显示,政府军在卡拉奇北面的重要铜矿只部署了四百名新兵守卫。四万对四百,这是天赐良机。
“阿里木,你觉得这次需要多长时间?”萨德克在指挥车里问道。
“半小时足够了。”阿里木自信地回答,“四百个新兵,我一个营都嫌多。”
“那就按计划,明晨发起总攻。”
二十四小时后,当夕阳再次染红俾路支高原时,四万人中能站着说话的,已经不到二百。
指挥部的帐篷里烟雾缭绕,萨德克斜靠在椅子上,手指轻敲着桌面的沙盘。电话铃声响起时,他懒洋洋地拿起话筒。
“萨德克,任务来了。”上级的声音很兴奋,“卡拉奇北面的铜矿,政府军的肥肉。”
“又是政府军?”萨德克打了个哈欠,“上次那帮废物连两小时都没撑住。”
“这次更有意思。情报显示,守矿的只有四百人。”
萨德克突然坐直了身子:“四百?你确定?”
“千真万确。而且都是新兵,装备还是五年前的老货。”
萨德克放下电话,嘴角露出了笑容。阿里木和哈桑正好走进帐篷,看见他的表情就知道有好事。
“什么让你这么高兴?”阿里木拉过一张椅子坐下。
“四万打四百,阿里木,你觉得怎么样?”
阿里木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你开玩笑吧?四万打四百?这是什么,屠杀游戏?”
“卡拉奇北面的铜矿,政府军派了四百个新兵守着。”萨德克指了指沙盘上的位置,“上级要我们拿下来。”
哈桑走到沙盘前仔细看着地形:“四百人守那么大的矿区?这不合常理。”
“什么不合常理?”阿里木不耐烦地说,“政府军就是这样,总是判断失误。记得上个月的那个基地吗?他们以为派一千人就能守住,结果我们三千人一冲,他们全跑了。”
“但是这次...”哈桑还想说什么。
“这次什么?”萨德克打断了他,“哈桑,你是不是被政府军吓破胆了?四百个新兵,我们随便派一个营都能解决。”
“我只是觉得应该多侦察一下,确认情报。”
阿里木冷笑:“侦察什么?四万人还需要侦察?哈桑,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
“我不是胆小,我是谨慎。”哈桑的声音有些不悦,“近三个月我们连打了七场胜仗,政府军不可能没有反应。”
“反应?”萨德克站起来走到沙盘前,“他们的反应就是派四百个新兵来送死?哈桑,你太高估他们了。”
“萨德克说得对。”阿里木也走过来,“政府军就是一群废物。上次在巴尔蒂斯坦,他们的一个师被我们一个团打得落花流水。四百人?我一个人都嫌多。”
哈桑看着沙盘上的地形图,眉头越皱越紧:“这个位置很特殊,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如果是陷阱...”
“陷阱?”萨德克大笑,“四百人的陷阱?哈桑,你脑子糊涂了吗?就算是陷阱,四万人还怕四百人的陷阱?”
“就是,”阿里木指着沙盘,“就算他们有援军,能有多少?一千?两千?我们四万人,就算闭着眼睛打都能赢。”
哈桑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说:“那至少让我派人去确认一下兵力部署。”
“不用了。”萨德克摆摆手,“时间就是金钱,哈桑。每晚一天,政府军就可能增兵。四百人已经够少了,再等下去说不定就变成四千人了。”
“而且,”阿里木补充道,“我们的兄弟们都等着这场胜仗呢。连胜七场后,大家都想要第八场。四万打四百,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萨德克拍了拍沙盘:“就这么定了。明天夜里出发,后天黎明发起攻击。四万对四百,哈桑,这将是我们最轻松的一场战斗。”
哈桑看着两人兴奋的表情,最终没有再说什么。他默默地收起了地图,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对了,”萨德克突然想起什么,“这次的战利品怎么分配?”
“按老规矩,”阿里木眼睛发亮,“武器装备归各营,其他的统一分配。不过四百人能有什么好东西?”
“别小看政府军的装备,”萨德克笑道,“虽然他们人不行,但武器还是不错的。四百人的装备,够我们武装两个营了。”
哈桑站在帐篷门口,听着两人讨论战利品分配,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了出去。
夜风吹过沙漠,带来远山的寒意。哈桑仰望星空,总觉得这次的任务有些不对劲。但四万对四百的优势摆在那里,他实在想不出会有什么问题。
02夜色如墨,但俾路支武装的营地却灯火通明。四万名武装分子正在紧张地准备着,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自信。
卡里姆蹲在篝火边检查武器,优素福坐在对面,眼睛里满是崇拜。
“卡里姆大哥,听说这次只有四百个政府军?”
卡里姆头也不抬地说:“四百?太少了。我一个人就能干掉40个。”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卡里姆放下手中的AK47,看着优素福,“小子,你还没见过政府军是什么货色吧?”
优素福摇摇头:“我刚加入三个月,还没上过战场。”
“那你可有福了。”卡里姆咧嘴笑道,“政府军就是一群胆小鬼。去年在白沙瓦,我们五百人攻打他们一个团,你猜怎么着?”
“怎么样?”
“他们看见我们的影子就跑了!一千多人,连枪都没开几下就作鸟兽散。”卡里姆得意地说,“我追了一个政府军中尉整整三公里,那家伙跑得比兔子还快。”
优素福听得目瞪口呆:“政府军这么弱?”
“弱?那都算高估他们了。”卡里姆站起来,拍了拍优素福的肩膀,“记住,小子,政府军就是一群拿薪水混日子的废物。他们没有信仰,没有勇气,只会欺负老百姓。真刀真枪的时候,他们比绵羊还怯。”
不远处,法鲁克正在向几个士兵展示新到的武器。
“看看这个,”法鲁克举起一支崭新的步枪,“美制M4A1,昨天刚从军火商那里弄来的。政府军还在用五年前的老枪,我们已经升级换代了。”
“这枪多少钱?”一个士兵问道。
“五千美元一支。但值得,绝对值得。”法鲁克抚摸着枪身,“这玩意儿的射程比政府军的破枪远一倍,精度也高得多。他们还没看见我们,就已经被放倒了。”
“那这次四百人,我们用得着这么好的装备吗?”
法鲁克哈哈大笑:“用牛刀杀鸡有什么不好?反正早晚都要用的,就当练练手。”
连长拉赫曼走了过来,听见他们的对话,插嘴道:“法鲁克说得对。不过四百人,我们真不需要这么认真。”
“拉赫曼连长,听说您上次一个人就干掉了二十个政府军?”一个新兵问道。
拉赫曼摆摆手:“哪有这么夸张?只是十五个而已。”
“十五个也很厉害了!”
“没什么厉害的。”拉赫曼点了根烟,“政府军就是那样,看见我们就腿软。上次在奎达附近,我带着三十个人攻打他们一个连,你们猜用了多长时间?”
“多长?”几个人异口同声地问。
“二十分钟。”拉赫曼吐了个烟圈,“二十分钟就结束了。他们的连长还没来得及下命令,就被我一枪撂倒了。剩下的人哪里还有心思打仗,全跑了。”
“那这次四百人,我们用多长时间?”
拉赫曼想了想:“四万打四百?一个小时都用不了。”
“我觉得半小时就够了。”法鲁克说。
“我赌二十分钟。”卡里姆走了过来。
“二十分钟太长了,”一个士兵说道,“我觉得十分钟就能结束战斗。”
众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十分钟,有人说五分钟,甚至有人说三分钟就能解决。
“你们都太乐观了,”一个老兵笑道,“别忘了还要清理战场,收缴武器。我觉得至少要一个小时。”
“那是打扫卫生的时间,不是战斗时间。”拉赫曼纠正道,“真正的战斗,十分钟足够了。”
优素福听得热血沸腾:“那我能杀几个敌人?”
卡里姆拍了拍他的头:“小子,你第一次上战场,能不尿裤子就不错了。”
“我不会尿裤子的!”优素福不服气地说。
“好好好,你不会。”卡里姆笑道,“那你觉得自己能干掉几个?”
“至少五个!”
众人哄堂大笑。拉赫曼摇摇头:“小子,战场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不过对付政府军,五个还真有可能。他们太弱了,弱得都不好意思叫战斗。”
“就是,”法鲁克附和道,“我见过的政府军,有一半连枪都不会开。他们就是一群穿军装的农民。”
“穿军装的农民?”优素福问。
“对,”卡里姆点点头,“政府军的新兵训练就是个笑话。三个月的训练,两个半月都在学叠被子和走正步,真正的军事训练只有半个月。你说,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
“而且他们的长官都是些只会拍马屁的废物,”拉赫曼补充道,“真打起仗来,长官跑得比士兵还快。”
“那我们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优素福疑惑地问,“既然他们这么弱,我们一千人不就够了?”
“因为要确保万无一失,”法鲁克解释道,“虽然他们很弱,但四万人压过去,他们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说不定我们还没开火,他们就投降了。”
“投降?”
“当然会投降。”卡里姆点燃一根烟,“政府军最大的特点就是识时务。他们知道打不过就投降,很少有人愚蠢到拼死抵抗。”
拉赫曼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行军呢。”
“明天就能见到政府军了?”优素福兴奋地问。
“明天夜里出发,后天黎明就到了。”拉赫曼站起来,“小子,准备好迎接你的第一场胜仗吧。”
优素福握紧了手中的步枪,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芒。周围的老兵们还在继续聊天,话题都离不开政府军的无能和这次战斗的轻松。
夜风穿过营地,带走了篝火的烟雾,但带不走士兵们心中的狂热和自信。四万人的营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壮观,每个人都相信,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仗。
03凌晨三点,营地里响起了集合的号声。四万名俾路支武装分子在夜色中迅速集结,队伍像一条钢铁巨龙般蜿蜒在沙漠中。
纳吉布骑着摩托车在队伍前方穿梭,检查各个小队的准备情况。他是前锋营的营长,负责为大部队开路。
“第三小队,跟紧了!”他对着无线电喊道。
“明白,营长!”无线电里传来队长的回答。
拉希德坐在通讯车里,面前摆着十几部电台。作为通讯兵,他需要协调各部队之间的行动。但现在的工作并不轻松——四万人的队伍太庞大了,各个小队的电台频率经常混乱。
“呼叫第七营,第七营请回答。”拉希德对着话筒说道。
电台里传来一阵杂音,然后是模糊的声音:“这里是...营,听不清楚...请重复...”
“妈的,又是信号问题。”拉希德拍了拍电台,转向旁边的助手,“王,检查一下天线。”
“营长,天线没问题,可能是队伍太长,超出了通讯范围。”
拉希德皱起眉头。四万人的队伍拉开后足有十五公里长,后面的部队确实容易失去联系。但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巴希尔坐在救护车里整理医疗用品。作为医护兵,他总是习惯做最坏的打算。虽然大家都说这次战斗很轻松,但他还是准备了大量的绷带和药品。
“巴希尔,你这是准备打世界大战吗?”副手阿卜杜拉看着满车的医疗用品开玩笑道。
“宁可准备多一点,也不要到时候不够用。”巴希尔认真地说。
“四万打四百,你觉得我们会有多少伤亡?”
巴希尔想了想:“如果顺利的话,可能十个八个擦伤的。政府军的枪法你也知道,打不中人。”
“那你准备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习惯了。”巴希尔继续整理药品,“而且万一有人摔伤了呢?四万人的队伍,总有几个倒霉蛋。”
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进。这条路原本就很难走,四万人一起通过更是困难重重。时不时有车辆抛锚,或者有人掉队。
“前面的,快点!”后面的人开始不耐烦地催促。
“催什么催?路就这么宽!”前面的人回嘴道。
纳吉布听见争吵声,赶紧骑车过去调解:“都别吵了,保持队形!”
但队伍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松散。原本整齐的行军队列变成了零零散散的小群体,有些人走得快,有些人走得慢,间距越拉越大。
拉希德的电台里不断传来各种报告:
“报告通讯站,第十二小队的卡车坏了。”
“报告通讯站,我们这里有人生病,需要医疗支援。”
“报告通讯站,第五营走错路了,请指示方向。”
拉希德忙得焦头烂额,但他安慰自己这些都是小问题。毕竟四万人的大部队,出现一些意外是正常的。
“小王,联系指挥部,汇报我们的进度。”
“好的。”小王调整电台频率,“呼叫指挥部,呼叫指挥部。”
“指挥部收到,请讲。”萨德克的声音从电台里传出。
“报告指挥官,前锋部队进展顺利,预计再有三小时到达预定位置。”
“很好。有没有发现敌情?”
“暂时没有。一切正常。”
“继续前进,保持联系。”
拉希德放下话筒,看了看手表。按照这个速度,他们能准时到达目标区域。
纳吉布的摩托车突然停了下来。他拿起望远镜看着前方的山脊,那里有几个黑点在移动。
“发现目标!”他对着无线电说道,“前方山脊上有政府军哨兵,大概三到四个人。”
“是否开火?”指挥部的声音传来。
纳吉布仔细观察了一会儿,那几个哨兵似乎没有发现他们。他们正在悠闲地聊天,时不时用望远镜扫视一下远方,但显然没有专心执勤。
“暂时不开火。他们没有发现我们,而且只有几个人,不足为虑。”
“明白。继续前进,避免暴露。”
纳吉布收起望远镜,心里暗暗好笑。政府军的哨兵就是这样,懒散得像度假一样。、如果是他们的人站岗,绝对不会这么松懈。
巴希尔在救护车里听着无线电的对话,心里却有些担忧。虽然只是几个哨兵,但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了敌人的警戒范围。
“阿卜杜拉,检查一下急救包,确保每个都完整。”
“还要检查?你已经检查三遍了。”
“再检查一遍不会有坏处。”巴希尔坚持道。
阿卜杜拉无奈地摇摇头,但还是按照巴希尔的要求重新检查了一遍医疗用品。他觉得巴希尔有些过度紧张了,但作为医护兵,小心一点总是对的。
队伍继续在夜色中前进。远处的山脊上,政府军的哨兵们还在悠闲地聊天,完全没有意识到四万名敌人正在向他们靠近。
天边开始泛起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日出后发起攻击。所有人都相信,这将是一场轻松的胜仗。
但在队伍的后方,拉希德还在为通讯问题头疼,巴希尔还在担心可能的伤亡,而纳吉布则在思考如何应对前方可能出现的小规模抵抗。
没有人注意到,在远方的群山中,有更多的眼睛正在默默地注视着他们。
04天色微亮时,沙希德已经潜伏在距离矿区五百米的山坡上。作为最优秀的侦察兵,他负责为大部队提供第一手情报。
通过高倍望远镜,他仔细观察着矿区的布防。果然如情报所说,守备力量看起来很薄弱——只有零星几个哨兵在走动,大部分地方都没有人防守。
“呼叫指挥部,这里是沙希德。”他压低声音对着无线电说道。
“指挥部收到,请报告情况。”
“目标区域确认,政府军兵力稀少,防御松散。看起来就是四百人左右,装备也很一般。”
“很好,继续观察。”
沙希德放下无线电,继续用望远镜扫视。但随着天色越来越亮,他开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细节。
矿区的防御工事看起来有些太过完善了。那些沙袋堡垒的位置很巧妙,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射界。而且那些看起来懒散的哨兵,他们的武器都保养得很好,行动也不像新兵那样笨拙。
“有些不对劲...”沙希德自言自语道。
在另一处制高点,狙击手塔里克正在架设狙击镜。他的任务是为攻击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清除敌方的重要目标。
“距离确认,八百米。”塔里克调整着狙击镜的分划,“风速...微风偏东。”
他通过狙击镜观察着矿区内的情况,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他疑惑的现象——那些政府军士兵的装备看起来比预期的要好很多。
“这些不像是新兵啊...”塔里克皱起眉头。
通过狙击镜,他能清楚地看到那些士兵的动作和神态。他们虽然表现得很放松,但移动的时候却保持着战术队形,这不是新兵能做到的。
“呼叫指挥部,这里是塔里克。”
“指挥部收到,请讲。”
“我观察到的敌军表现有些奇怪,他们不太像情报中描述的新兵。”
“什么意思?”
“他们的战术素养看起来很高,装备也比预期的好。我建议进一步确认敌情。”
电台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萨德克的声音:“塔里克,你是不是过度紧张了?情报已经确认过多次,就是四百个新兵。”
“但是我看到的...”
“你看到的可能是个别老兵带领新兵。这很正常。按计划执行,不要多想。”
塔里克听出了萨德克声音中的不耐烦,只好说道:“明白。”
但他心里的疑虑并没有消除。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狙击手,他相信自己的直觉。这些敌人绝对不是普通的新兵。
爆破手伊姆兰正在勘察矿区的入口。他的任务是炸毁敌人的防御工事,为步兵进攻开路。但当他仔细检查地形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地雷?”伊姆兰蹲在地上,小心地用探雷器检测。
地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预期。按照常理,四百个新兵不可能布设这么密集的雷区。而且这些地雷的布置很有规律,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呼叫指挥部,这里是伊姆兰。”
“请讲。”
“矿区入口发现大量地雷,比预期多很多。我需要更多时间来清理。”
“多长时间?”
伊姆兰再次扫视了一下雷区:“至少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太长了。有没有其他办法?”
“我可以炸开一条通道,但会暴露我们的位置。”
电台里又是一阵沉默,然后萨德克的声音传来:“按原计划执行。如果需要,就炸开通道。四百个新兵,就算知道我们来了也不足为虑。”
伊姆兰摇摇头。萨德克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么密集的雷区绝不是四百个新兵能布设的,这需要专业的工兵和大量的时间。
“明白。”他只能这样回答。
此时,俾路支武装的主力部队已经到达了攻击准备位置。四万人在山谷中散开,黑压压的一片。士兵们检查着武器,准备发起攻击。
萨德克站在临时指挥所里,看着手表。按照计划,攻击将在一小时后开始。
“阿里木,各部队准备得怎么样?”
“都已经就位。士气很高,大家都等着开始。”阿里木走过来,“不过前线传回来一些情报,说敌人的防御比预期的要强一些。”
“强一些?”萨德克皱眉,“多强?”
“沙希德说防御工事很完善,塔里克说敌人不像新兵,伊姆兰发现了很多地雷。”
萨德克听完,沉思了一会儿。这些情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他不认为会改变战斗的结果。
“就算他们不是新兵,又能怎么样?”萨德克最终说道,“四万打四百,就算对面都是特种兵,我们也能碾压过去。”
“我也是这么想的。”阿里木点点头,“而且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四万人都已经到位了,不可能临时撤退。”
“对,撤退是不可能的。”萨德克拿起无线电,“各部队注意,按原计划,一小时后发起攻击。”
但在山坡上的沙希德却越来越不安。随着观察时间的增长,他发现的疑点越来越多。
那些政府军士兵虽然表面上很轻松,但他们的眼神始终保持警觉。而且他注意到,在矿区的深处,似乎还有更多的人在活动,但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具体情况。
“这些人绝对不止四百个...”沙希德心里暗想。
他再次拿起无线电,想要报告这个发现。但想到萨德克刚才对塔里克的态度,他犹豫了。也许是自己想多了?毕竟情报已经确认过多次了。
最终,沙希德放下了无线电。作为一名士兵,他的职责是执行命令,而不是质疑上级的决定。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他无法观察到的地方,更多的政府军士兵正在悄悄地调动着。四百人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力量还隐藏在深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攻击的时刻即将到来。四万名俾路支武装分子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准备迎接他们认为的又一场轻松胜利。
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将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巨大陷阱。
05日出时分,俾路支武装的攻击开始了。
炮声轰隆,四万人的队伍如潮水般涌向矿区。最前面的士兵们高声呐喊,脸上写满了必胜的信心。
“冲啊!为了俾路支!”
“杀光这些政府军的走狗!”
伊姆兰引爆了炸药,矿区入口的防御工事在爆炸中化为碎片。烟尘散去后,一条宽阔的通道出现在眼前。
“通道打开了!”伊姆兰对着无线电大喊,“步兵可以进攻了!”
纳吉布率领前锋营率先冲进矿区,他们遇到的抵抗比预想的还要轻微。几个政府军哨兵匆忙开了几枪就仓皇逃窜,连像样的反击都没有。
“报告指挥部,前锋营已突破第一道防线,敌人正在撤退!”
萨德克在指挥部里听到这个消息,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按计划推进。”
阿里木兴奋地说:“看来我们还是高估他们了。连十分钟都没撑到就开始跑。”
“就是个热身运动。”萨德克笑道,“让各部队加快速度,争取在中午前结束战斗。”
前线的战斗确实进行得异常顺利。政府军的防线像纸糊的一样,俾路支武装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卡里姆带着优素福冲在最前面,看着四散奔逃的政府军士兵,他得意地笑道:“小子,看见了吗?这就是政府军的战斗力!”
优素福举着枪追赶一个逃跑的政府军士兵,兴奋地喊道:“太容易了!他们根本不敢还手!”
“别追太远,小心中埋伏。”卡里姆提醒道,但语气中并没有太多的担心。
法鲁克检查着缴获的武器,失望地摇摇头:“这些破枪都是十年前的老货,还不如我们淘汰的装备。”
“四百个新兵能有什么好装备?”拉赫曼走过来,“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我们费力气。”
半个小时后,俾路支武装已经占领了矿区的大部分外围阵地。按照这个速度,整个战斗可能真的会在十分钟内结束。
萨德克站在刚占领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到处都是俾路支武装的战士,政府军几乎销声匿迹。
“阿里木,你说政府军是不是全跑了?”
“很有可能。”阿里木也在用望远镜观察,“我已经十分钟没有听到枪声了。”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准备接受他们的投降了?”萨德克半开玩笑地说。
正在这时,拉希德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报告指挥官,各部队都已到达预定位置,敌人抵抗基本停止。”
“很好。”萨德克满意地说,“看来这次战斗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轻松。”
士兵们开始放松下来,有些人已经开始讨论战利品的分配,有些人在清点缴获的武器。整个矿区弥漫着胜利的喜悦。
“这次的战斗也太简单了,”优素福对卡里姆说道,“我还以为会很激烈呢。”
“激烈?对付这些废物?”卡里姆点了根烟,“小子,这就是现实。政府军就是一群绵羊,我们是狼。”
法鲁克收拾着缴获的弹药,抱怨道:“就这点东西,连我们一个营的装备都武装不了。”
“知足吧,”拉赫曼说,“至少证明我们的情报是准确的。四百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战斗已经结束的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先是远处传来了一阵低沉的轰鸣声,像是重型装甲车辆的引擎声。
沙希德第一个听到了这个声音,他立刻举起望远镜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那是什么?”他自言自语道。
然后,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政府军部队。他们不是在逃跑,而是在发起反攻。
“怎么可能?”沙希德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
但望远镜里的画面是真实的——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政府军士兵正从各个方向包围过来,他们的装备精良,队形整齐,完全不像是在败退。
“报告指挥部!”沙希德惊慌地对着无线电喊道,“发现大量敌军增援!重复,发现大量敌军增援!”
萨德克刚才还在和阿里木谈笑风生,听到这个报告后愣住了。
“什么?增援?从哪里来的增援?”
“从北面、东面、南面,三个方向都有!人数很多,至少几千人!”
“几千人?”萨德克的声音开始发颤,“你确定吗?”
“确定!他们正在包围我们!”
阿里木一把夺过萨德克手中的望远镜,向沙希德指出的方向看去。他看到的景象让他的血液瞬间凝固——漫山遍野都是政府军的身影,他们正以极快的速度向矿区集结。
“这...这怎么可能?”阿里木的声音都变了调,“情报不是说只有四百人吗?”
萨德克抢过望远镜,亲眼确认了这个可怕的现实。他看到的不是四百人,也不是四千人,而是数万人的庞大部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萨德克对着无线电大喊,“情报部门的人在哪里?哈桑!哈桑在哪里?”
“报告指挥官,哈桑在第三纵队。”
“立刻把他叫过来!”
但此时的战场已经开始发生剧变。政府军的反攻不是试探性的,而是全面的、有组织的包围攻击。
塔里克通过狙击镜看着逼近的敌军,终于明白了刚才那种不安的感觉。
“原来如此,”他苦笑道,“我们被耍了。”
那些四散奔逃的“政府军士兵”根本不是真正的败退,而是在诱敌深入。真正的政府军一直隐藏在周围的群山中,等待俾路支武装进入包围圈。
“所有部队注意!”萨德克的声音在无线电中响起,但已经带上了明显的慌乱,“敌军数量远超预期,立即准备应战!”
“应战?”一个营长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指挥官,敌人有多少人?”
萨德克看着远方不断涌来的政府军部队,喉咙发干:“我...我也不清楚,但至少有几万人。”
“几万人?”无线电里传来一片惊呼声。
士兵们刚才还在为轻松的胜利而兴奋,现在却发现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险之中。那些他们刚才还在嘲笑的“政府军废物”,现在变成了威胁他们生命的敌人。
优素福看着远方黑压压的敌军,手中的枪开始颤抖:“卡里姆大哥,这...这是怎么回事?”
卡里姆的脸色苍白如纸,他想起了自己刚才的豪言壮语,现在却觉得是那么的可笑:“我...我也不知道。”
法鲁克丢下手中的缴获物,开始检查自己的武器:“妈的,我们被耍了!”
萨德克对着已经开始断断续续的无线电拼命呼叫:“各部队注意,立即收缩阵型,准备突围!重复,立即收缩阵型,准备突围!”
但政府军的包围网已经越收越紧,四万名俾路支武装分子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口袋里,而这个口袋正在迅速收紧。
萨德克看着周围的群山,那里到处都是政府军的身影,他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对着已经断线的无线电大喊,“他们不是只有四百人吗?!”
06政府军的攻击来得又快又猛,完全出乎俾路支武装的意料。
刚才还在讨论战利品分配的士兵们现在慌作一团,到处都是惊慌的喊声。
“敌袭!敌袭!”
“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
“快找掩护!”
卡里姆拉着优素福躲在一块岩石后面,子弹在他们头顶呼啸而过。刚才还在炫耀自己战斗经验的老兵现在满脸惊慌。
“卡里姆大哥,你不是说政府军都是废物吗?”优素福颤抖着问道。
“闭嘴!”卡里姆没好气地回答,“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但优素福看出了卡里姆眼中的恐惧,那个刚才还在吹嘘自己能一个人干掉十个政府军的老兵,现在连头都不敢冒。
法鲁克的武器小队被敌军的火力压制在一个弹坑里,他们引以为豪的先进装备现在毫无用武之地。
“法鲁克,我们怎么办?”一个士兵问道。
法鲁克看着四周密集的弹雨,苦笑道:“还能怎么办?祈祷吧。”
“你不是说我们的装备比他们好吗?”
“装备再好,人多势众面前也没用。”法鲁克检查着弹药,发现已经不多了,“而且看他们的火力,装备也不比我们差。”
拉赫曼的连队完全失去了建制,士兵们四散奔逃,没有人听他的命令。
“集合!都给我集合!”拉赫曼拼命地喊着,但没有人理会他。
一个士兵跑过他身边时,拉赫曼拉住了他:“你去哪里?”
“逃命!”士兵甩开他的手,“连长,政府军太多了,我们打不过的!”
“我们有四万人!”拉赫曼还在坚持,“四万人怕什么?”
“四万人又怎么样?”另一个路过的士兵停下来,“你看看周围,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我们被包围了!”
拉赫曼环顾四周,确实如这个士兵所说,政府军从各个方向压过来,而俾路支武装的阵线已经完全崩溃。
哈桑终于赶到了指挥部,但萨德克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愣住了。
“哈桑,你的情报有问题!敌人不是四百人,是四万人!”
“什么?”哈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可能,我确认过多次...”
“确认?”阿里木指着远方的敌军,“你自己看看,那像四百人吗?”
哈桑拿起望远镜,看到的景象让他彻底傻眼了。漫山遍野的政府军士兵正在向他们包围过来,数量之多完全超出了想象。
“这...这不可能...”哈桑喃喃自语,“我的情报来源很可靠...”
“可靠?”萨德克愤怒地吼道,“现在我们四万人被人家包围了,你还说可靠?”
“可能...可能是他们临时调来了增援。”哈桑试图解释。
“增援?”阿里木冷笑,“几万人的增援说调就调?哈桑,你被人耍了!”
这时,拉希德跑了过来,脸色苍白:“报告指挥官,我们与各部队失去了联系!”
“什么意思?”
“敌军使用了信号干扰,我们的无线电基本失效!”
萨德克感到一阵眩晕,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先是敌军数量不符,现在连通讯都被切断了。
“那我们怎么指挥作战?”
“只能靠各部队自行应变了。”拉希德无奈地说。
但各部队哪里还有什么应变能力?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大部分俾路支武装士兵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纳吉布的前锋营首当其冲,承受了政府军最猛烈的攻击。他试图组织反击,但手下的士兵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
“不要跑!组织反击!”纳吉布对着逃散的士兵大喊。
但没有人听他的。刚才还勇猛无比的战士们现在只想保命,哪里还管什么军令。
一个班长跑到纳吉布面前:“营长,我们撤退吧!敌人太多了!”
“撤退?往哪里撤?”纳吉布苦笑,“我们被包围了!”
确实,政府军的包围圈已经基本形成,俾路支武装想要突围已经极其困难。
沙希德还在山坡上的观察哨,但现在他已经不是在观察敌情,而是在寻找逃生的路线。
通过望远镜,他看到俾路支武装的队伍正在全线崩溃。刚才还整齐有序的四万大军现在变成了一群无头苍蝇,到处乱撞。
“完了,全完了。”沙希德自言自语道。
他想要下山回到部队,但发现上山的路已经被政府军控制。他被困在了山上,进退不得。
塔里克的处境稍微好一些,作为狙击手,他还有一定的作战能力。但面对如此多的敌人,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该死的,”塔里克一边射击一边咒骂,“我们被耍得团团转。”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对敌情的怀疑,现在看来那些怀疑都是对的。那些看起来懒散的政府军哨兵,那些过于完善的防御工事,都是陷阱的一部分。
伊姆兰的爆破小队已经完全失散,他一个人躲在弹坑里,听着四周的枪声越来越近。
“妈的,早知道就听哈桑的了。”他后悔地想着。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政府军的包围网越收越紧,俾路支武装的抵抗越来越微弱。
巴希尔的救护车队现在忙得不可开交,到处都是受伤的士兵。
“医生!医生!”
“救救我!”
“我的腿断了!”
但巴希尔发现,很多士兵的伤并不是战斗造成的,而是逃跑时摔伤的。这说明俾路支武装的抵抗意志已经完全崩溃了。
“阿卜杜拉,我们撤退吧。”巴希尔对助手说道,“这里太危险了。”
“往哪里撤?”阿卜杜拉指着四周,“到处都是敌人。”
确实,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07下午时分,俾路支武装的抵抗已经变得零星而无力。四万人的大军现在只剩下几个孤立的小群体还在进行最后的挣扎。
萨德克的指挥部已经被政府军包围,他们躲在一个废弃的矿井里,试图做最后的抵抗。
“阿里木,你说我们还有希望吗?”萨德克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
阿里木看着外面密密麻麻的政府军,摇了摇头:“老实说,我不知道。”
“都是你!”萨德克突然发火了,“如果不是你一直鼓励我轻敌,我们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我?”阿里木愣住了,“明明是你坚持要按原计划进攻的!”
“我是听了你的建议才这么决定的!”
“你别把责任推给我!”阿里木也怒了,“哈桑明明提醒过我们要谨慎,是你嘲笑他胆小!”
两人在这个绝境中开始互相指责,完全失去了作为指挥官的风度。
哈桑躲在角落里,听着两人的争吵,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
外面传来政府军的喇叭声:“俾路支武装的朋友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放下武器投降吧!我们保证不伤害俘虏!”
萨德克听到这个声音,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投降?我萨德克什么时候投降过?”
“那你想怎么办?”阿里木问道,“突围?我们连十个人都不到,怎么突围?”
“那就战死在这里!”萨德克举起了手中的AK47,“我宁愿死也不投降!”
但他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得到部下的响应。剩下的几个士兵都低着头,没有人愿意跟着他送死。
不远处,纳吉布还在试图组织最后的反击。他集合了大约三十个士兵,准备向政府军发起冲锋。
“兄弟们,我们是俾路支的战士,不是懦夫!”纳吉布举起手中的枪,“就算死,也要死得像个男人!”
但他的话只得到了稀稀拉拉的响应。大部分士兵都已经精疲力尽,没有继续战斗的意志。
“营长,我们投降吧。”一个士兵说道,“继续打下去也是白白送死。”
“投降?”纳吉布瞪着眼睛,“你们忘记了自己的誓言吗?”
“誓言?”另一个士兵苦笑,“誓言能当饭吃吗?我们被自己人害死了,还谈什么誓言?”
纳吉布听到这话,心里一阵悲凉。
确实,他们是被自己人的错误判断害死的。如果不是萨德克的盲目自信,如果不是阿里木的轻敌情绪,如果不是对哈桑警告的忽视,他们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那你们想怎么办?”纳吉布最终问道。
“投降吧。”士兵们异口同声地说。
纳吉布看着自己的部下,这些昨天还在吹嘘要杀光政府军的战士,现在只想活命。他不能责怪他们,因为连他自己也开始动摇了。
卡里姆和优素福躲在一个山洞里,听着外面的枪声越来越稀少。
“卡里姆大哥,我们会死吗?”优素福问道。
卡里姆看着这个三个月前还满怀理想加入俾路支武装的年轻人,心里充满了愧疚。是他给优素福灌输了那些关于政府军无能的错误观念,是他让这个孩子相信战争是一场游戏。
“不会的,我们不会死的。”卡里姆说道,但他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
“那我们怎么办?”
卡里姆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们投降吧。”
“投降?”优素福不敢相信,“您不是说宁死不降吗?”
“那是我年轻时的想法。”卡里姆苦笑,“现在我明白了,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塔里克还在山上坚持着,作为一名狙击手,他比其他人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但子弹快要用完了,而政府军正在逐步缩小包围圈。
“也许该结束了。”塔里克自言自语道。
他想起了自己在战斗开始前的怀疑,想起了自己试图提醒指挥部的努力。如果萨德克能听进去他的话,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政府军的劝降广播还在继续:“俾路支武装的战士们,抵抗已经没有意义了。放下武器,你们还能回家见到亲人。继续抵抗,只会白白送死。”
这个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战场,对俾路支武装剩余的抵抗意志产生了致命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放下武器,举起白旗。
法鲁克看着手中精良的武器,想起了自己昨天的豪言壮语,现在觉得是那么的可笑。
“先进装备有什么用?”他自嘲地说,“人家有的是人。”
拉赫曼的连队已经完全散了,他一个人坐在岩石上,看着远方的夕阳。昨天这个时候,他还在向士兵们吹嘘自己以往的“光辉战绩”,现在却成了败军之将。
“也许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他想着。
夜幕降临时,俾路支武装的抵抗基本结束了。四万人的大军,现在只剩下几百人还在做无意义的挣扎。
萨德克在矿井里听着外面越来越稀少的枪声,知道大势已去。
“阿里木,我们败了。”他说道。
“是的,我们败了。”阿里木也承认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我不明白,我们怎么会败得这么惨?”
阿里木想了想,说:“也许从我们轻视敌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败了。”
萨德克点点头,这个答案虽然简单,但却是真实的。他们败就败在过度的自信和对敌人的轻视上。
08第二天清晨,战斗彻底结束了。
政府军指挥官雷扎站在矿区的制高点上,俯视着下方的战场。到处都是俾路支武装丢弃的武器和装备,还有大批的俘虏正在被集中管理。
“长官,统计出来了。”副官走到雷扎身边,“敌军阵亡三万二千人,俘虏七千八百人,逃脱的不到二百人。”
雷扎点点头,这个结果比预期的还要好。俾路支武装的四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将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我们的伤亡呢?”
“阵亡四百三十人,伤八百二十人。”
“四百多人换三万多人,这个交换比不错。”雷扎满意地说。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兴奋。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是如此。
“长官,俘虏中有几个重要人物。”副官继续汇报,“俾路支武装的指挥官萨德克和副指挥官阿里木都被抓住了。”
“他们怎么样?”
“萨德克受了伤,但不严重。阿里木完全没有受伤,是主动投降的。”
雷扎想了想,说:“把他们单独关押,等上级来处理。”
“是的,长官。”
副官转身要走,雷扎叫住了他:“对了,俘虏的待遇要按照国际法执行。不要虐待他们。”
“明白。”
副官走后,雷扎继续看着战场。这次胜利的关键在于情报战的成功。他们成功地让俾路支武装相信矿区只有四百名守军,然后利用这种轻敌情绪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
四万对四万的战斗,如果正面交锋,政府军不一定能取得这样的完胜。但四万对“四百”的心态让俾路支武装完全失去了警惕,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俘虏营里,萨德克坐在地上,看着四周同样沮丧的部下们。他想起了哈桑在战前的警告,想起了前线侦察兵的怀疑,想起了所有被他忽视的征兆。
“如果当时听了哈桑的话...”萨德克自言自语道。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阿里木坐在他旁边,同样陷入了沉思。昨天这个时候,他还在嘲笑政府军的无能,现在却成了阶下囚。
“萨德克,”阿里木说道,“我们错了。”
“是的,我们错了。”萨德克承认道,“我们太狂妄了。”
不远处,卡里姆和优素福也坐在一起。优素福看起来很沮丧,这和他想象中的战争完全不同。
“卡里姆大哥,您说政府军为什么这么厉害?”优素福问道。
卡里姆想了想,说:“也许他们一直都很厉害,只是我们太小看他们了。”
“那您以前说的那些战绩...”
“也许都是假的,也许是我们运气好。”卡里姆苦笑道,“小子,记住这次的教训:永远不要小看你的敌人。”
纳吉布也在俘虏营里,作为最后投降的几个军官之一,他心情复杂。他不后悔自己的抵抗,但他后悔没有在战前提出更多的质疑。
法鲁克看着政府军收缴的武器,发现其中有很多都比俾路支武装的装备先进。昨天他还在炫耀自己的美制步枪,现在看来政府军的装备并不比他们差。
“装备从来不是决定因素。”法鲁克想着,“人才是。”
太阳升到了正中,沙漠重新归于平静。除了地上的弹壳和血迹,很难想象这里刚刚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雷扎最后看了一眼战场,然后转身离开。对他来说,这只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场战斗,胜利了就继续下一个任务。
但对于那些俘虏来说,这次失败将改变他们的一生。他们将在监狱中度过很长时间,反思自己的错误和狂妄。
沙漠的风吹过战场,带走了硝烟的味道,但带不走失败的教训。
四万对四百,本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俾路支武装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结果告诉所有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在战争中,轻视敌人往往比轻视自己更危险。
来源: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