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特别介绍了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在动员以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具体举措。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为了配合今年‘全国科普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都全部开放。”
9月4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负责人周德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回答海报新闻记者()提问时,特别介绍了今年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在动员以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的具体举措。
周德进表示,2023年,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在持续开展“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20年的基础上,又共同发起了“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着眼于“服务科学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少年科学教育、服务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服务科技界科学文化培育”目标,三年来已经组织开展了超过8000场科普报告;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教育论坛,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提供战略支撑。此外,广大院士还积极参与每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活动,传播最新科技成就,促进社会公众走近科学。
中国科学院将在今年的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期间,积极动员、部署院属单位开展一系列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
“比如说在北京地区,我们奥森公园西边的科学院园区的所有单位和中关村地区的理化技术所等都将在‘科普月’内的四个周末接力开展科普活动。”周德进介绍,国家天文台和微生物所还将在朝阳区科技文化生活节开设科普展陈,武汉植物园还积极参与湖北省全国科普月的主场活动。
此外,为了配合今年“全国科普月”,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中国科学院植物园、标本馆、天文台都全部开放,这个植物园包括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广州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还有昆明植物所的植物园。博物馆有比如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园对面的古动物馆、雁栖湖北面的中国科学院和“两弹一星”纪念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设的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南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所有这些植物园、标本馆全部开放。天文台有比如上海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也都全部开放。还专门部署了20个科研院所组织院士走进西部地区,将会有不少于100位院士走进西部地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业,开展丰富的科普活动。新疆分院、青海的西北高原生物所和北京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等许多院属单位还要自发组织将近100场科普报告。
他还提到,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将在9月受各地邀请开展超过780场科普报告,覆盖全国15个省、28个地级市。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推荐了多项科技成果参展“科普月”北京主场活动,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全国科普月相关线上活动。
“今年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将在过往积极参与、大力配合的基础上,强化动员和部署,形成上下联动的格局,努力做到‘全面参与、全域覆盖’,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周德进告诉记者。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