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年前,我家楼下水果摊的老王,总把品相最好的苹果放在竹筐最底层。顾客挑拣时越翻越惊喜:"这苹果越往下越好!"
人性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商道如舟,顺水行舟方致远。
Hi,我是思,见字如面。
二十年前,我家楼下水果摊的老王,总把品相最好的苹果放在竹筐最底层。顾客挑拣时越翻越惊喜:"这苹果越往下越好!"
后来他开起连锁超市,我才明白:摆摊是体力活,经商却是读心术。
那些年以为做生意靠本钱,后来才懂:手里握的是货,心里揣的是人。
海底捞用免费美甲留住主妇,拼多多用"砍一刀"激活社交链,蜜雪冰城用4元柠檬水撬动下沉市场——所有商业神话的底层逻辑,都是对人性的精准拿捏。
你看街角那家开了三十年的理发店,墙上始终挂着"染烫套餐399元"。但熟客都知道,店主会"看在老邻居份上"悄悄抹掉零头。
这招比直接标价350元多赚20%:顾客要的不是便宜,是占便宜的感觉。
01 人性三原色:贪婪、恐惧、虚荣
凌晨四点的菜市场藏着最真实的人性剧场。菜贩子高声吆喝"最后三斤,半价处理",主妇们一拥而上时,角落里总有人嘀咕:"明天这时候他还会这么说。"但人们依然前赴后继——对损失的恐惧永远比对利益的渴望更强烈。
有位做电商的朋友告诉我秘密:永远在商品页标注"原价599,限时399"。哪怕这个"原价"从未真实存在过。
这叫锚定效应,就像在沙漠里卖矿泉水,先摆出50元/瓶的天价,再"降价"到20元,反而让人感恩戴德。
温州商人有个传承百年的规矩:新店开业前三天,所有商品必须"亏本卖"。这不是做慈善,而是在人性账簿上预存信用。当街坊们拿着省下的菜钱啧啧称奇时,无形的口碑资产早已开始复利增长。
02 商业博弈场的暗流:七个必杀技
损失厌恶:健身房年卡比月卡贵8倍反而畅销,因为"不用就浪费"的焦虑价值千金即时反馈:奶茶店"集章赠饮"比直接打折有效十倍,收集的快感会覆盖理性判断权威崇拜:白大褂卖牙膏总比卡通形象管用,哪怕穿白大褂的是临时演员从众心理:餐厅雇人排队不是造假,而是给犹豫者按下"安全确认键"稀缺法则:小米的饥饿营销教会我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互惠原则:超市试吃摊的真相:接过牙签那刻,你就欠下了人情债认知闭合:"七天无理由退换"的真正作用是:帮消费者按下购买确认键王永庆卖米时有个绝招:定期帮客户擦米缸。发现缸底剩陈米,就先倒新米再铺陈米。这个细节让他从同行中脱颖而出——商业的本质不是交易,而是建立超越期待的信任。
03 长期主义的修行:反人性的价值
但真正的高手都懂:最高明的算计是不算计。
胖东来超市给员工双倍行业工资,结果人效是同行三倍;老乡鸡坚持用现熬鸡汤,虽然成本高15%,但复购率高出30%。这些案例印证了稻盛和夫的哲学:利他,才是最高级的利己。
有位做建材的朋友告诉我:"客户压价时,我反而主动加价5%。"见对方错愕,他解释:"这5%换成德国进口防霉胶,十年后你的瓷砖依然光洁如新。"十年后,这位客户给他介绍了23单生意。
巴菲特有句名言:"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如今直播带货的"最低价"厮杀愈演愈烈,但李佳琦翻车、辛巴售假等事件不断提醒我们:靠透支信任赚快钱,就像在流沙上盖高楼。
04 修心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见山是山——"我要赚所有人的钱"第二重:见山不是山——"我能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第三重:见山还是山——"我的存在让世界更美好"街角咖啡馆的老板从不推销会员卡,但总在雨天为路人备伞,雪天为外卖员煮姜茶。去年冬天他突发心梗,周边居民自发众筹了三个月营业额。这个故事让我想起《道德经》的话: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点亮【赞藏】,愿你既有洞察人性的智慧,更有超越算计的慈悲。
生意场终究是修道场,当你不再执着于"赚",反而会与财富撞个满怀。
关于思:
一枚30+创业女性,专注自媒体+认知变现+出海AI掘金,帮你认知升维,洞察人性,创业避坑,发财致富。
坚持读书,去看见;坚持写作,被看见。
花时间去练成一个赚钱的脑子,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嘉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