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玲:半生守护一碗乡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22:10 1

摘要:2000年,于振玲和丈夫双双下岗,家庭陷入困境。面对生活的重压,她想起了儿时跟随母亲学做的蒿子面。“当时买一袋面粉、一把蒿子粉,支起案板就开始了。”她回忆道。自此,于振玲开启了蒿子面传承之路。一次,于振玲受邀参加毛里求斯美食节。一位老华侨品尝后泪流满面:“这味

于振玲:半生守护一碗乡愁

在宁夏中宁县,有“一碗面”不仅承载着游子的乡愁,更凝聚了一位非遗传承人半生的坚守与热爱。这碗面,就是中宁蒿子面;这个人,就是于振玲。

2000年,于振玲和丈夫双双下岗,家庭陷入困境。面对生活的重压,她想起了儿时跟随母亲学做的蒿子面。“当时买一袋面粉、一把蒿子粉,支起案板就开始了。”她回忆道。自此,于振玲开启了蒿子面传承之路。一次,于振玲受邀参加毛里求斯美食节。一位老华侨品尝后泪流满面:“这味道让我想起了祖国和母亲。”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她,“我意识到蒿子面不仅是食物,更是文化的纽带。”此后,她带着擀面杖走遍全国,通过非遗展演、电视台直播推广蒿子面。她说:“我要让蒿子面像中宁枸杞一样,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张名片。”

蒿子面为越来越多人喜欢,但是要想走向更大的市场需要解决保鲜和运输成本高昂的问题,为此,于振玲积极寻求突破,她计划与政府合作建设非遗工坊,研发冻干技术,让蒿子面进入超市和景区。目前,中宁已有6家非遗工坊和百余家面店。

尽管蒿子面名声渐响,传承之路却充满艰辛。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于振玲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同时为下岗工人、残疾人和景区从业者提供培训。

“蒿子面是有温度的情怀面。”于振玲常这样形容。她用半生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如今,她依然奔波在传承一线,“只要还能动,我就会一直擀下去,让这碗面温暖更多人的胃和心”。

来源:慧哥可真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