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开始3月有余,在此期间,特朗普延续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政策,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由对主要贸易伙伴频频挥舞关税大棒。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亚太地区如何应对美国政策带来的冲击,引发全球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已开始3月有余,在此期间,特朗普延续单边主义和“美国优先”政策,以缩小贸易逆差为由对主要贸易伙伴频频挥舞关税大棒。在此背景下,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亚太地区如何应对美国政策带来的冲击,引发全球关注。
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办“美国外交政策走向及其对亚太合作影响”的分论坛,由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大使张业遂主持,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院士、新加坡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凯硕,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大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周文重,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兼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萨克斯,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经济学人》国际执行主编帕特里克·福利斯七位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的讨论。
追求合作伙伴多元化应对关税冲击
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已提出针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输美产品的国别关税,针对汽车、钢铁和铝等产品的行业关税,又将在4月2日起征收“对等关税”,以及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或天然气产品征收“二级关税”。据安本投资(Aberdeen Investments)测算,在4月2日新关税实施前,美国目前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上升至 9.1%。
崔天凯表示,要从客观、全面、理性的方式看待美国的关税政策。从全球层面来说,贸易总量基本保持平衡。一个国家进口更多还是出口更多主要取决于该国在全球生产和供应链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一个国家如果想进行更多的贸易并从中获利,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征收更高的关税说明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在下降。
周文重表示,当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超36万亿美元,联邦政府预算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贸易赤字达9000多亿美元。这些问题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和经济金融化所造成的。特朗普政府不应该“甩锅”,而应该从自身寻求解决方案。
多位与会嘉宾认为,要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贸易经济秩序做准备,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追求合作伙伴的多元化或能有效应对关税政策变化带来的冲击。
古铁雷斯认为,美国政府是以交易为导向,实施关税等一系列战术性措施。
福利斯则表示,尽管特朗普喜欢达成交易,但即使达成交易后,也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再次改变对一个国家的关税待遇。“这样的情况将会继续,而且会对美国公司和任何在全球市场上运行的外国公司有很大影响,要对此做好准备。”
周文重指出,过去8年来,中国政府决心要更深入地把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扎根于世界主要的区域市场。东盟连续4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已连续15年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的出口市场已经是多元化的了。”周文重说。
福利斯认为,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亚洲要签订更多的自由贸易协议,找到能替代美国的货物服务、金融服务和科技提供者。
萨克斯表示,中国在绿色技术和数字技术上遥遥领先,中国要在其他市场上扩张,美国之外还有广阔的世界。
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坚持多边主义
多位与会嘉宾表示,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变局,亚洲要发挥其兼容并蓄的独特优势,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坚持多边主义。
崔天凯表示,亚太地区已经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强调共同利益、用和平方式解决可能的分歧。“不管别的国家政策怎么调整,亚太地区国家要守住初心,保持我们的传统,发扬好我们的优势。”
马凯硕也认为,亚洲国家不能低估本地区的韧性。“亚洲国家正在安全地发展自己的贸易机制,正在共同增长。”他称。
尽管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但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自贸协定以及双边经济合作继续深化,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注入发展新动能。
基恩表示:“对于决策者来说,保持和加强这些机制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多位嘉宾提到,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遭遇逆风,但亚洲国家并没有停止和美国发展稳定、顺畅、互利、互惠的贸易关系。
崔天凯指出,“我们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应该包括美国,不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1,而应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1,这才是所有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