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贺炳炎上将追悼会,陈毅父母扶棺痛哭:好儿子,我们来晚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23:48 1

摘要:这两位痛哭的老人不是贺炳炎的父亲,因为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死在革命时期,贺炳炎亲自安葬,母亲则是在他9岁的时候病逝,幼年的时期,曾放牛、打铁、做长工,1929年,贺炳炎跟随父亲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了共和国开国上将。

1960年,开国上将贺炳炎在四川成都去世。

贺炳炎去世当天,成都二十万军民冒雨送这位独臂将军最后一程,在送行的人群中,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这引起了贺炳炎妻子姜平注意。

这两位痛哭的老人不是贺炳炎的父亲,因为贺炳炎的父亲贺学文死在革命时期,贺炳炎亲自安葬,母亲则是在他9岁的时候病逝,幼年的时期,曾放牛、打铁、做长工,1929年,贺炳炎跟随父亲参加红军,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了共和国开国上将。

所以扶棺痛哭的并不是贺炳炎的父母,因为两人在很早的时候已经过世,所以不可能为贺炳炎扶棺。

姜平定睛一看,立即迎了上去,手扶二手的,接着带着哽咽询问道:“您二老怎么来了?

两位老人在看到贺炳炎妻子姜平后,更是泣不成声,在瞻仰贺炳炎将军遗容的时候,更是哭喊道:“我的儿啊,我来晚了啊……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贺炳炎将军,会突然变成了陈毅元帅父母的儿子,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建国后,陈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在这期间,他把父母接到了北京,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表示回四川。

临别时,陈毅与父母“约法三章”:一是回川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惊动当地政府;二是做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三是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

父母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欣然接受。

从陈毅的约法三章可以看出,陈毅公私分明、公道正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党性修养与政治觉悟。

所以,返回四川后,陈毅将父母被随行的工作人员,按照陈毅元帅的约法三章,帮助成都兴隆巷租了两间平房住了下来,由于没和任何人打招呼,无论是军区还是市领导,都没人知道陈毅父母居住在成都。

陈毅元帅和贺炳炎上将虽然同属一个阵营,可由于工作划分,两人基本上没怎么见过面,就算没怎么见过面,但是贺炳炎对于陈毅元帅十分尊重,1955年,贺炳炎将军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司令员后,9月的时候,贺炳炎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

起初的时候,贺炳炎也不知道陈毅元帅的父母居住在成都,1959年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外访回国的时候,经过成都时候,和贺炳炎上将闲谈的时候,这时候贺炳炎才知道,陈毅元帅的父母居住在成都,听到这则消息后贺炳炎十分自责,觉得自己没掌控到陈毅元帅父母的情况。

随后,陈毅没多说什么,而是自己去探望父母,一直到返回北京,贺炳炎依旧不知道陈毅父母住在那里。

之后的一天,贺炳炎和妻子姜平在街上散步,街道上十分热闹,人来人往,在经过一个小巷的时候,看到一个破旧小房子,这让贺炳炎不禁停了下来,之所以会停下来,主要就是贺炳炎夫妇没想到如今还有人居住在这样的小屋子里。

在这时候,贺炳炎主动走进了小巷子,敲响了门,轻轻叩开门,走了进去,姜平紧跟着贺炳炎,在屋内的两位老人在看到有人进来后,便站起来询问:“你们是谁啊?来我家做什么?

贺炳炎仔细端量老人的样子后,便开口询问老人:“您老是姓陈吧!

老人在听到眼前这个陌生的男子,说出自己的姓氏后,支支吾吾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

一旁的姜平看出了老人的慌张,于是连忙上前解释:“您二老是陈毅副总理的父亲吧?您还是不相信我和炳炎同志呀,我们不是来暗害您的,也不是组织上派我们来的,今天我们就是偶然遇到,算是缘分吧。”

还没等老人开口,一旁的贺炳炎补充道:“二老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我会保密的,不会和陈毅元帅说的,请你们二老放心。

两位老人在听了贺炳炎和姜平的话后,彻底放下心,随后便和贺炳炎夫妻聊了起来,期间他们知道了陈毅元帅父母住在这里的原因,内心不禁佩服万分。

其实,解放后,陈毅元帅在上海的时候,就接过二老到上海居住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陈毅由于工作忙碌,没有多少时间陪伴父母。

所以,陈毅便让自己的侄子陈仁农陪伴自己父母右外,在这期间,陈仁农打算带二老去郊区外,郊区路程远,得动员陈毅的专车,然而他知道陈毅的脾气,所以他和秘书说,不要让陈毅知道这件事情。

然而,这件事情还是被陈毅发现,于是陈毅给侄子去了一个电话,以严厉口气,让他晚上的时候来自己家里吃饭。

随后,陈仁农如约来到陈毅元帅家里吃了晚饭,晚饭后陈毅分析了上海的情况,并告诉他们上海刚刚解放,无数特务都盯着陈毅,所以他的专车不能私用。

陈毅元帅父母也没多说什么,对此表示理解。

陈毅在看到时机成熟,便宣布自己的约法三章“1、不随意动用公车;2、不借用他的名义办事;3、不随便外出。

父母见状表示同意,在之后二老多数时候就在家里待着,很快时间一晃眼就是三个月后,父母见儿子和媳妇工作太忙,于是便决定返回四川。

在之后,陈毅去了北京工作,父母也在北京待了三年左右,然而北京的气候和生活,并不习惯,随后父母决定返回四川居住,在回四川的时候,陈毅又给父母约法三章,父母也没多说什么,欣然接受儿子的建议,随后陈毅给二老在成都租了房子,没告诉任何人,一直到这次陈毅外访回来,经过四川成都,这时候时任成都军区司令贺炳炎才知道陈毅元帅的父母居住在成都。

可就算如此,陈毅依旧没告诉贺炳炎父母居住在哪里,贺炳炎也不好多说什么。

好在上天眷顾贺炳炎,让他在闲逛的时候,遇到了陈毅父母的家,所以当看到陈毅父母居住是破旧的普通住宅的时候,便想着给他找一处新的地方,改善下二老的居住环境。

随后,贺炳炎便带着陈毅父母看了两处住宅,一处是旧四川军阀杨森的公馆,还有一处是半街巷。

陈毅父母在看到杨森公馆后,直接表示这里太大不合适,还有就是居住这样的房子,会被车衣批评,于是陈毅元帅父母在半街巷居住下来。

老两口住进去后,贺炳炎让工作人员给这里购置了沙发、餐桌、衣柜等家具,同时还安装了一部军用电话,以防二老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联系自己。

在之后的岁月里,贺炳炎只要有空,就会带着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两口,陪陪老人聊聊天,如果忙的时候,还会及时让工作人员,送去生活必备品。

后来,贺老总得知陈毅父母居住在成都后,也嘱咐贺炳炎要照顾好陈毅父母,在之后的日子里,贺炳炎更加上心的照顾陈毅的父母。

在这之后陈毅得知父母被照料后,连夜致信贺炳炎:“公义私情,君皆无憾。

然而,多年的革命生涯,让贺炳炎的身体早就已经透支,所以医生总是劝他多吃点水果,然而贺炳炎委婉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后来组织上,打算给他安排一套宿舍,然而贺炳炎拒绝,依旧住在老房子里,期间他还拒绝了后勤部门给他安装暖气片,随后后勤部门在他去北京开会的时候,偷偷安装上去,然而在贺炳炎回到四川的家里后,对此很是生气,将后勤部门十分严厉的批评了一顿。

在这之后,贺炳炎废寝忘食工作,不少事情都亲力亲为,以至于他的身体彻底透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没有忘记工作。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上将在成都病逝,享年47岁,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遗言:“不要浪费国家资源办追悼会”,然而在他去世后成都二十万军民自发涌上街头,雨水与泪水交织中,人们举着“人民将军”的挽联,目送灵车缓缓驶过天府广场。

陈毅元帅父母得知贺炳炎去世后,不顾大雨和年老体衰,前来送贺炳炎将军最后一面,在吊唁贺炳炎将军遗容的时候,陈毅父母不禁大哭:“贺将军,我们的好将军啊!……你不该去,你不该去的呀……炳炎哪炳炎,我的好儿子,我来晚了……我该替你去…….”

一旁的姜平发现了痛哭的二老,于是连忙上前搀扶,劝慰二老不要过于悲伤难过。

1962年,陈毅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曾抽空回乡探望母亲,并亲自为母亲洗尿裤,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次年陈毅母亲 黄培善与世长辞,然而这时候陈毅外访已经确定,无法更改,于是他给大哥去了一封信,让家人理解。

母亲去世后第四年,陈毅元帅的父亲陈昌礼去世,这时候陈毅因身体情况恶化已经住院,可就算如此,陈毅还是委托妻子张茜寄钱回家,同时提了三点要求:“一、本着节约简朴之精神从事;二、父母原租用公家的房屋家具,似可退还公家;三、原借用之物,应向机关管理人员一一清点,办好交纳手续,以免遗留漏洞。”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来源:墨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