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积极对接北京同仁医院、打造眼耳鼻喉区域医疗高地的进程中,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从不懈怠,院领导班子科学布局,努力以专业为炬,用温暖作桥,让家门口的优质诊疗,成为千万保定百姓安心的依靠。
2017年,结下深厚友谊。
2022年4月,就深化合作共建达成一致意向,签订《合作备忘录》。
2024年7月,签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京津冀医联体合作协议》。
8月,北京同仁医院医联体医院揭牌仪式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举办。
自此,北京同仁医院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合作正式迈出协同发展的坚定步伐。
在积极对接北京同仁医院、打造眼耳鼻喉区域医疗高地的进程中,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从不懈怠,院领导班子科学布局,努力以专业为炬,用温暖作桥,让家门口的优质诊疗,成为千万保定百姓安心的依靠。
从“辛苦赴京”到“家门口看名医”:
清晨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东院,阳光透过眼科大楼的落地窗洒在候诊区。25岁的雄安新区姑娘小洋(化名)和来自石家庄的20岁大学生莹莹(化名)并肩坐着,手里捏着写有“北京同仁医院周建博教授”字样的挂号单——这对曾因甲状腺眼病在社交平台互诉求医苦的“电子病友”,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见到北京的专家。这样的场景,是北京同仁医院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深化医疗协同的生动缩影,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健康领域的温暖实践。
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周建博教授正在市第一中心医院为甲状腺眼病患者讲解病情
这种变化背后,是“诊疗生态重构”的深层变革。“不是把北京的技术简单搬过来,而是让患者在保定就能完成从检查到治疗的全流程。”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周建博教授解释道。在保定,甲状腺眼病患者可快速完成眼眶核磁、免疫指标监测,如病情发展到需生物制剂治疗,北京专家通过前来出诊或远程会诊实时调整方案,确保治疗与北京同质化。小洋和莹莹的治疗就是如此:每周一次,当天住院当天出院,16次疗程下来,省去了往返北京的奔波,费用也降低了不少。
“以前去北京同仁医院看眼睛,全家人要轮着抢号,好不容易抢到号了,看病、交通、住宿也是麻烦事儿。”家住保定的张女士说起过往就医经历仍感慨不已。她因视网膜脱落多次奔波于京保之间,现在,这样的折腾终于成了过去,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主治医师周丹首次在保定坐诊,张女士成为首批受益者。
如今,北京同仁医院专家每周定期来保定出诊,已累计派出专家190人次,门诊接诊2924人,让“溜达着看北京专家”从梦想变成现实。随着“京保健康故事”的不断上演,越来越多的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这份“健康福利”的甜头。
于是,你会发现,北京同仁医院李永新主任带领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开展人工耳蜗手术的报道被很多人争相转发,杨庆文主任分享耳鼻咽喉健康小知识的科普视频被大家多次点赞,医院自媒体上“北京医生在保定”专栏里持续分享的健康知识和新技术开展,让“家门口看北京专家”的信息触达更多有需要的人。
从“单点帮扶”到“学科共建”:
打造区域医疗高地的实践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带领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开展人工耳蜗手术
保定一中心医院眼耳鼻喉科楼七层手术室里,正进行着一场特殊的手术。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带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团队,为50岁的张先生植入人工耳蜗。
“在北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排上手术,在这里很快就能排上而且1小时就做完了!”张先生的女儿难掩激动。更让她感到幸运的是,国家集采让人工耳蜗价格从20多万降至5万,加上北京专家来保定手术,全家终于圆了“让他听见”的梦。同时,北京专家也对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团队进行该项手术技术的讲解和指导,促进了新技术的开展。此后,多名极重度听力障碍患者在这里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目前已完成12例手术,66%患者来自外省。京保协同发展+高值耗材集采政策,双重赋能让老百姓真正“病有所医”。
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专家姜利斌在市第一中心医院为患者做检查
据了解,自2024年升级为紧密型医联体以来,双方合作升级为“全链条共建”。北京同仁专家指导一中心医院开展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甲状腺癌侵犯气管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乙状窦憩室还纳术(治疗血管搏动性耳鸣)等多项新技术;眼科中西医结合门诊在我市率先设立,同仁医院中医眼科专家定期出诊,满足患者多元化诊疗需求;北京专家助力“高压氧治疗活动性甲状腺眼病的疗效研究”等新项目的立项和开展;共同撰写或指导论文发表。桩桩件件,都是协同发展的真实写照。
技术提升、专业内涵建设,还有更深远的改变——人才梯队的成长。截至目前,北京同仁医院专家在一中心医院指导或开展手术66台,进行33次教学授课,累计培训744人次。耳鼻喉科主任赵玮表示,同仁专家通过给我们授课、手术指导,让我们专业有了实实在在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做高难度手术的时候,心里更有底了。内分泌四科主任姚明言说:“以前看报告要等北京专家反馈,现在我们自己就能精准判断。”能力的提升,正是协同发展的核心价值,更是推动医院眼耳鼻喉专科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政策红利”到“民生温度”:
患者故事里的协同力量
2025年5月11日一早,保定一中心医院东院眼耳鼻喉楼门诊大厅的墙面上“协同发展暖民心 健康义诊零距离”的几个大字洋溢着阵阵暖意。“听说北京同仁专家来义诊,我一早就来了!”李大爷今天特别开心,眼底病多年,此前总嫌去北京麻烦,“今天我来得最早,北京医生来了第一个给我看!”当天,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咽喉科、内分泌科、足踝外科等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专业与一中心医院共16个专业的20余名专家联合出诊,线上远程会诊同步进行,累计服务近300名患者。
每一句问诊、每一项检查、每一声安慰,都是“协同发展暖民心”的鲜活素材。
从甲状腺眼病患者小洋的治疗日记,到听障人士张先生重获新“声”,再到义诊现场李大爷的开心笑声,一个个故事串联起协同发展的成果:保定一中心医院加入84个专科联盟,2024年远程会诊229场,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成为常态。
协同发展不是“你帮我”,而是“一起为患者好”。当北京的优质资源与保定的服务网络深度融合,惠及的不仅是一个个患者,更是千万家庭对“健康中国”的美好期盼。在保定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京保医疗协同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质医疗”的承诺,正通过每一次诊疗、每一台手术、每一次科普,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文字:赵洁
美编:傅紫桐
责编:孙宇
主编:郑红
监制:王静轩
⊙
⊙
⊙
⊙
⊙
⊙
⊙
⊙
⊙
一键导航
专业为炬,温暖作桥,让协同发展成为千万保定百姓安心的依靠——记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满周年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