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这段时间门诊来了不少要到新学校报到的学生,说学校要求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也称TST)进行肺结核筛查,而且只做这一项检查。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单纯依靠 PPD 试验来排查肺结核是不够的,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
作者:王生成 海南医科大学附属儋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这段时间门诊来了不少要到新学校报到的学生,说学校要求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也称TST)进行肺结核筛查,而且只做这一项检查。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提醒大家,单纯依靠 PPD 试验来排查肺结核是不够的,甚至可能会带来一些误解。
PPD 试验的局限性
PPD 试验是一种检测人体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一定剂量的 PPD 制剂,观察 48 - 72 小时后的皮肤反应来判断结果。如果出现红肿硬结,且直径达到一定标准,就判定为阳性。但问题在于,PPD 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肺结核。它可能出现假阳性的情况,原因多种多样:
①卡介苗接种:在我国,新生儿出生后会接种卡介苗,这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导致 PPD 试验呈现阳性。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结核感染,只是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
②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除了结核杆菌,还存在其他一些非结核分枝杆菌,它们也可能引起类似的免疫反应,使 PPD 试验结果为阳性。这些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从而影响 PPD 试验的准确性。
③ 其他因素:如个体的免疫状态、近期感染其他疾病等,也可能对 PPD 试验结果产生干扰,导致假阳性。
此外,PPD试验阴性也不能绝对就能排除有肺结核。
因此,只单纯做PPD试验,如果呈阳性,不能因此就判定为患有肺结核而不给到校。如果阴性,不能就完全判定就绝对没有肺结核。
肺结核筛查方式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 (2020 年版)》明确指出:肺结核诊断的检查流程通常需要结合病史、临床症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 TST 或 IGRA 等进行感染检测)、胸部影像学(胸片或者胸部CT)、病原学(如痰抗酸染色)等。具体如下:
1.问诊对所有就诊者,要详细询问其肺结核患者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或血痰,有的人会有低烧、盗汗、胸 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等。有咳嗽、咳痰 2 周及以上,咯血或血痰等症状的人, 通常叫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时,要想到自己有可能患了结核病,应及时、主动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除常见症状外,儿童肺结核还可表现为发育迟缓,儿童原发性肺结核可因气管或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或支气管、或发生淋巴结-支气管瘘而出现喘息症状。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
可采用PPD试验( TST)或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等进行感染检测。
通常采用PPD试验,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PPD试验检测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 mm 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要进行胸部 X 光片检查。对于有 PPD试验禁忌症的学生,可以采用IGRA 替代。
不能进行PPD试验检测的人员包括:①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等)、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患全身性皮肤病;②有多种药物过敏反应史、癔症史;③48 h~96 h 无法查验PPD试验结果;④临床医生判定不适合进行PPD试验检测的其他情况。
3.胸部影像学检查
15 岁及以上者均进行检查;15 岁以下者,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PPD试验强阳性/IGRA 阳性者进行检查。通常首选胸片,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比胸片更为清晰和准确,但CT辐射性明显高于胸片,价格也比胸片高。
胸片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肺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发现肺部的异常病变,如肺部结节、斑片影、空洞等有一定的帮助。如果胸片显示肺部有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进一步判断是否患有肺结核。
胸部 CT 的检查更为细致,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的细微结构,对于早期发现肺结核病变、判断病变的范围和性质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早期、小的结核病变,胸部 CT 能够更早地发现,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4.病原学检查
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者、或 PPD试验强阳性 /IGRA 阳性者,留取 3 份合格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等相关检查。
5. 排查骨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盆腔结核等肺外结核。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做肺结核筛查时,要提供病史以及有无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需要做PPD试验( TST)或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15 岁及以上者还需要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或胸部CT)。不满15岁者不要求必须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但如果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PPD试验强阳性/IGRA 阳性者应进行检查。痰抗酸染色也不要求常规检查,但对具有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者、或 PPD试验强阳性 /IGRA 阳性者,留取 3 份合格痰标本进行抗酸染色等相关检查。此外,如果考虑存在结核感染,除了肺部之外,要注意排查其他部位有无结核感染。
总结
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虽然近年来疫情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感染率高,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仍较多。
校园内学生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结核病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PPD试验可筛查潜在感染者,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肺结核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感染者,因为结核病早期症状隐匿,PPD试验能快速检测机体是否感染结核菌,尤其对接触过患者或出现咳嗽、盗汗等症状的学生进行重点排查。
国家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学校作为重点防控场所,学校组织筛查是落实传染病防控政策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学生健康,因为学生免疫系统未完全成熟,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通过筛查可早期干预,避免病情恶化,同时保护其他学生健康。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重、免疫系统仍在发育过程中、卡介苗的保护效力有限等因素,感染结核菌后容易发生结核病。校园内人群密集,一旦存在传染源,容易造成传播。因此,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重点人群之一。
因此,及时、准确地筛查和诊断对于控制疫情、保护学生的健康至关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 PPD 试验的作用和局限性,避免因漏检或误判影响正常返校或导致校园内传播,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流程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感染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医脉通抗感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