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慢慢开始练字,根本没有耐心,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各种书法字帖倒是买了不少,但写的字根本没有一点进步。电脑普及之后,大多数东西都可以电脑打印,写字的机会除了自己的签名之外,基本都不用写字了。
我从小写的字,用老师的话说:“字迹如鸡爪扒拉,独步天下的丑”。
后来慢慢开始练字,根本没有耐心,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各种书法字帖倒是买了不少,但写的字根本没有一点进步。电脑普及之后,大多数东西都可以电脑打印,写字的机会除了自己的签名之外,基本都不用写字了。
在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想想自己写的狗屁不如的文字,只想呵呵!
言归正传,聊聊自己对中国汉字博物馆参观的感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每次参观这些地方,都是自己又一次学习提高的经历。
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是世界上唯一的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历程。
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形成了从象形图画到规范符号的完整体系,现代汉字以楷书为标准字体,与古代文字一脉相承。
甲骨文:商朝晚期出现的文字,刻于龟甲兽骨,主要用于占卜记事。甲骨文因其古老和珍贵而被称为“契文”。
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笔画粗壮,逐渐规范化。
大篆:西周晚期至秦统一前的字体,结构简化但仍繁复,如石鼓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
淡饭粗茶真有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小篆:秦朝李斯整理的标准字体,线条圆润对称,字形统一,奠定方块字基础。
李斯的《峄山刻石》
隶书:(汉代,公元前202-公元220)。秦末汉初兴起,字形扁平,笔画简化(“隶变”标志古文字转向今文字),易读性和书写速度提高。
楷书:汉末形成并沿用至今,魏晋定型,结构方正,笔画平直规范,成为现代汉字的标准字体。
草书:笔画简省,艺术性强,包括章草、今草和狂草。
《沁园春.雪》
行书:楷书快写体,流畅易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陋室铭》
你喜欢什么字体呢?
对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起重要历史作用的关键人物: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到四幅人物雕塑,他们都是对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分别是蔡伦、毕昇、王选、王永民。
蔡伦是东汉宦官、发明家,以改进造纸术闻名于世,被后世尊为“纸圣”;毕昇是中国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这两位古代的历史人物在历史课本中都是考试的重点,相信大多数人耳熟能详。
对于王选院士我一无所知。
查阅相关资料才知,是王选院士让汉字进入了计算机,他是举世公认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是他让古老的汉字在计算机时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因为接触计算机较早,打字都是用五笔字型输入法,所以对王永民略知一二。知道他是“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发明者。“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推动了计算机在中国的普及。
五笔字型字根到现在我依然可以背出来,跟上学时背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熟练。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文字博物馆还有一些镇馆之宝,但是因为没有事先做功课、未请导游讲解,我只是随意在博物馆里瞎逛,感兴趣的就多看看。
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主要包括西周晚期的贾伯壶、汉代子游碑与正直碑,以及新石器时代的龟腹甲刻符“八”、温县盟书等珍贵文物。
贾伯壶
壶盖外侧铸有8行33字铭文,记载贾伯为嫁往世国的女儿孟姬铸造此壶,用于追孝先祖、祈求万寿,并希望子孙永宝用享。它由贾国国君贾伯为长女孟姬出嫁所铸,既是陪嫁品,也是祭祀礼器,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礼制与父女深情。
汉代《子游残碑》是东汉隶书代表作之一,刻于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隶书体,清嘉庆三年(1798年)由徐方在河南安阳丰乐镇西门豹祠旁发现。
残长56厘米,宽45厘米,厚17厘米。碑体断裂为上下两截,上截《贤良方正》存93字藏于天津博物馆,下截《子游残石》存78字藏于中国文字博物馆。
正直碑
正直碑是东汉时期石碑残件,清嘉庆三年(1798年)由徐方在安阳县丰乐镇西门豹祠外发现,作为'安阳四残石'之一与子游残碑并列。
碑体呈不规则形,现存44至48字残文,其字体显露隶书向楷书过渡特征,被界定为'隶楷'或'新隶体,是研究汉字演变的重要实物标本。
龟腹甲刻符"八"是1987年5月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M330墓葬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
该文物为墓主老年女性随葬龟甲组合中的重要组件,年代距今约9000-7500年(公元前7000年左右),刻有"一撇一捺"构成的符号"八",是贾湖遗址出土的17例契刻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标本之一。
看到文字博物馆里的温县盟书,我就想起了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懿。司马懿是河南温县人,他为诱骗政敌曹爽交出兵权,而指洛水立下的虚假誓言。司马懿违背承诺诛杀曹爽三族的行为,被视为中国历史上背信弃义的典型案例。
所以,从古至今,千万不要相信谁的什么狗屁盟书、誓言,在利益、权利面前屁都不是。
写在最后:
这次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之旅,让我更加明白了统一文字的重要性。文字的统一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还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从这一点上来讲,秦始皇统一文字功不可没!
来源:汪洋大海里的一条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