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美出口暴跌28%!美国关税施压下,东亚自贸能否破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18:41 1

摘要:但战后日本对侵略行径缺乏深刻反思,加之美苏冷战背景下,美国为扶植日本作为西太平洋战略前哨,搁置战犯清算,甲级战犯岸信介甚至出任日本首相,为右翼势力留存埋下隐患。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签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落幕。

但战后日本对侵略行径缺乏深刻反思,加之美苏冷战背景下,美国为扶植日本作为西太平洋战略前哨,搁置战犯清算,甲级战犯岸信介甚至出任日本首相,为右翼势力留存埋下隐患。

据日本警察厅统计,登记在案的极端右翼团体超1000个,人数超10万,实际情况更严峻。随着日本经济恶化、国际竞争加剧,右翼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刚结束的参议院选举中,仅成立5年的极右翼参政党,以 “日本优先” 为口号、否认侵略历史,竟赢得14个席位;自民党内部,高市早苗等极右翼政客也借这股力量巩固权力。

如今二战结束80年,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仍在继续。日本右翼煽动社会将二战历史与各类议题绑定,试图通过篡改过去影响日本选择与东亚未来,认清日本在国际秩序变动中的反应,对处理邻里关系至关重要。

2025年2月,日本首相石破茂忧心赴华盛顿。特朗普上任后,关税压力始终笼罩出口导向型的日本。

2024年日本贸易逆差达876亿美元,已连续4年逆差,仅对美保持顺差,当年对美出口1484亿美元,连续4年增长,经济严重依赖对美出口

此外,日本政府债务高达 GDP 的2.6倍,此前靠美元外汇储备维持日元汇率,若逆差持续,恐动摇日元根基、引爆债务危机,美日关税谈判因此至关重要。

但特朗普对石破茂远不如对安倍晋三热络。尽管双方会后称要打造美日关系 “新黄金时代”,美国却不断加码盘剥。

3月,美军事政策制定者科尔比要求日本将 GDP 的3%投入国防,强化亚太前沿阵地功能;特朗普更直言日本 “靠美国发财却无需保护美国”,定下极限施压的基调。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日本征收24%关税(此前平均仅2.5%),对日本经济堪称毁灭性打击。4月18日首轮谈判中,特朗普打破惯例直接介入,为后续纠纷埋下伏笔。

此后3个多月7轮谈判毫无进展,日本对美出口受重创。2025年前7个月对美出口同比下滑10.1%,汽车行业大减28.4%。

雪上加霜的是,日本食品价格飙升,5月大米价格同比涨101.7%,5公斤装均价4285日元,创半个多世纪新高。

但不少日本人不敢指责美国,反而因 “外国人来日旅游致大米紧缺” 的离谱谣言,排外情绪加剧。极右翼政客借机将矛头指向外国游客,最终在参议院选举中获利。

极右翼参政党靠社交媒体传播极端言论吸引关注,主张限制外国人入境、否认战争罪行、呼吁日本拥核,其纲领在18-30岁日本年轻人中病毒式传播。

这既源于右翼多年篡改历史,也因日本政坛派阀丛生、内斗不断。

7月22日,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 “史上最大规模贸易协议”:日本向美开放汽车和大米市场、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对日关税降至15%。

次日,日本媒体便报道石破茂将于8月底辞职,为执政联盟选举失利担责,实则石破茂本就是自民党推出的 “临时背锅侠”,用来与特朗普周旋。

自民党急于逼宫,还因2025年是日本战败80周年。按惯例,逢10周年首相会发表谈话,成为观察日本历史态度的风向标。

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发表 “村山谈话”,承认侵略、表达歉意;2015年安倍晋三仅间接提及反省,被左翼批评闪烁其词,却被自民党右翼视为 “盖棺定论”。

石破茂此前多次批评右翼对二战的态度,称 “将战败称作终战会看错本质”,还表示80周年之际需审视战争根源,作为自民党内少见的务实派,他长期被边缘化,此次任首相只因他人不愿 “背锅”。

面对逼宫,石破茂称辞职报道不实,表态将继续执政。但8月15日,他未按惯例发表内阁审定的首相谈话,仅以追悼会致辞提及 “铭记战争悔恨与教训”,背后是否受右翼压力、是否为明哲保身,难以评说。

日本右翼势力的能量不容小觑。2025年8月,路透社采访发现,部分右翼政客借美国施压之机,试图打破禁忌、触碰核武器红线。当前国际秩序动荡,日本社会急剧分化:有人寻求生路,有人却在走向绝路。

与此同时,东亚合作出现新动向。3月30日,第十三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首尔举行,三国时隔5年半重启合作机制,会后声明提及加快自贸协定谈判。

早在2002年,中日韩自贸区概念便已提出,2012年三国签署首个投资协议、同意启动谈判,却因同年日本金融大臣离奇自杀、代任驻华大使猝死,再加上安倍执政后日本右倾化加剧、2015年慰安妇问题引发裂痕、2016年韩国部署萨德等事件,谈判长期搁置。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无差别关税攻击改变亚太格局,日韩被迫重新寻找出路。

韩国总统李在明调整政策,重回大国平衡;日本政坛则因派阀斗争更显复杂。自民党虽独大,但内部门阀林立,议员职位常家族世袭,门阀优先维护自身权力而非国家利益。

这导致自民党内务实派生存空间狭小,在野党为迎合极端选民更趋排外极端,即便有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政客,也难入政坛或公开发声。

但客观形势终将纠正主观意愿: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路线下,即便日本对美予取予求,庞大的债务黑洞也注定难以为继,终将面临抉择。

事实上,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是日本应对困境的最佳选择。特朗普的政策反倒成了 “务实导师”,但无论日本如何选择,更多影响的是其自身命运,而非中国未来。

因为中国的未来,始终由自身实力保驾护航。

来源:苏医慧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