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受阅官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行进,当威武的战机编队翱翔蓝天时,这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老兵们情绪还是挺激动的。
文| 娱圈显眼包
编辑」娱圈显眼包
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为纪念抗日胜利80周年,我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
如今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看到国家的繁荣富强,最需要感谢的就是抗战老兵们了。
有一位湖南老兵,在看完九三阅兵当晚离世,他究竟是谁?这位老人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
在阅兵当天,有多位年事已高的抗战老兵受邀来到现场观礼,他们虽白发苍苍,却目光笃定。
腰杆笔直,身着整洁的军装,胸前挂满了象征战功与荣誉的勋章,成为了现场最动人的风景。
当受阅官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行进,当威武的战机编队翱翔蓝天时,这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老兵们情绪还是挺激动的。
多位老兵颤颤巍巍却又无比坚定地抬起手臂,向行进中的队伍敬上庄严的军礼。
他们眼中噙着泪水,这泪水既是对昔日战友的深切缅怀,也是对祖国今日强大的无比欣慰和自豪。
有老兵表示,看到自主研发的先进装备和年轻军人挺拔的身姿,想起当年用简陋武器保家卫国的岁月,此刻无比欣慰。
考虑到老兵们的身体状况,此次阅兵虽未再专门组织老兵方队参阅,但他们作为观礼嘉宾受到了崇高礼遇。
除此之外,远在湖南的一位抗日老兵,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度……
彭长竹,今年102岁,是一位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兵。
早在1939年的时候,彭长竹跟随队伍参加了第一次常德会战。这场战役经历了诸多不易,与日军激战了整整三天三夜……
彭长竹表现英勇,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更是与其贴身肉搏,可日军太过狡猾,彭长竹一个不小心,还是受伤了,右眼被刺中,流了不少血。
事后虽然有进行包扎,但毕竟那个年代治疗水平有限,眼睛还是没保住,之后都看不见了……
不用打仗后,彭长竹就回到了湖南,娶妻生子,过起了安稳的生活,一家人也是挺幸福的。
这么多年过去,彭长竹的孙女都大了,他自己的身子骨也没有那么硬朗,时常出现生病的情况,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
但自从上半年官宣要在9月3日阅兵后,观看阅兵就成了老人最大的牵挂,心里时不时地就惦记着此事。
在前段时间,彭长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送到医院后,经过多项检查,住进了ICU重症监护病房。
家里人十分担忧,与此同时也用阅兵一事激励着他,表示这阅兵的日子快到了,让他一定要好好配合治疗。彭长竹自然也是理解的。
日盼夜盼,九三阅兵终于来了,为了不让老爷子留下遗憾,他的家属还找到医生,特意申请进入ICU,只为陪彭长竹看阅兵。
医生也知道老爷子是抗日老兵,便同意了。阅兵直播时,彭长竹儿子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进入病房。
彭长竹用儿子的手机全程观看了阅兵直播。听到介绍有些武器装备的时候,能感觉到彭长竹情绪还是有些激动的,这也是了却老人的一桩心事。
谁曾想,到了晚上九点半,老人就离开了人世间。但更令人泪目的还是老爷子离世时的状态——神态平静、满足。
彭长竹离开后,此事也被不少官方媒体相继报道、转发。让更多的网友了解、关注到此事。
评论区有不少网友向这位老英雄致敬,希望爷爷能一路走好。
还有的网友评论,老爷子的离世不是逝去,而且归队了,去另一个世界跟老战友们汇报盛况了。
另一位网友评论,表示老人在晚年的时候,肯定会经常回忆之前的种种,特别是在离世之前,说这位老英雄爷爷肯定还是担心国家,可当自己真的看到这么多先进武器装备时,也算是终于放下心了……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传承抗战精神。
同时,也要关心和尊重身边的抗战老兵,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的经历,让抗战精神代代相传。
彭长竹老人的离世,不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他和千千万万的抗战老兵一样,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国泰民安。我们应当永远铭记他们的贡献,传承他们的精神,让和平的火种生生不息。
结语彭长竹老人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命的最后一课。他教会我们,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坚守与担当,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很难体会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但通过彭长竹这样的老兵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伟大。
他们的牺牲与奉献,铸就了民族的脊梁,筑起了国家的长城。如今,102岁的彭长竹老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让我们向所有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奋发,愿和平永驻!
向彭长竹老人致敬!向所有抗战老兵致敬!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致敬!
原文刊载潇湘晨报2025-09-04关于“102岁抗战老兵在ICU看完阅兵后安详离世,孙女:爷爷曾参加常德会战,被刺瞎右眼”
来源:科技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