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企业赴港上市心切,两家港股“前辈”公司去年收成如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21:14 1

摘要:国内锂电行业赴港上市进展披露密集之际,两家“前辈”公司同日披露了2024年业绩。在“强者恒强”的这一行业,两家非“双雄”企业的成绩单既有亮点,同时也显现出行业“内卷”下的苦苦挣扎。

国内锂电行业赴港上市进展披露密集之际,两家“前辈”公司同日披露了2024年业绩。在“强者恒强”的这一行业,两家非“双雄”企业的成绩单既有亮点,同时也显现出行业“内卷”下的苦苦挣扎。

港股锂电池上市公司中创新航(03931.HK)最新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营收277.52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2.76%;年内利润为8.44亿元,同比增加93.14%;归母净利润为5.91亿元,同比增加101.02%。

中创新航现为全球第四大动力电池企业,于2022年10月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也是“动力电池港股第一股”。中创新航最新市值在337亿港元左右,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50%。

在中创新航去年的营收中,动力电池、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占比各自为近70%和30%。公司毛利率较2023年的13.0%增长2.9个百分点至15.9%,中创新航称,这一方面得益于业务拓展及持续增长,规模效应不断体现;另一方面,得益于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

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此前发布的2024年动力电池统计数据,中创新航去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在国内市场则居“双雄”宁德时代(300750.SZ)和比亚迪(002594.SZ)之后,排名第三。此外,根据InfoLink数据,中创新航去年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五。

不过,动力电池“内卷”严重之际,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之间的专利诉讼攻防回合也在不断上演。尽管被外界评价为敢于从宁德时代口中夺食,不惧与其对簿公堂,但中创新航目前无论从体量还是市值上来说,与宁德时代均相差悬殊。

同时披露2024年业绩的港股锂电企业还有瑞浦兰钧(00666.HK)。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全球最大不锈钢制造商和金属镍生产商青山集团,实控人为青山集团创始人项光达。瑞浦兰钧是集团在新能源板块的核心资产,旗下首个IPO项目,也被称为“镍王”之子。

2023年12月,瑞浦兰钧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其最新披露的2024年业绩报告实际上也是公司上市后首份完整年度的业绩报告。公司去年营收为177.96亿元,同比增加29.43%;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至约13.53亿元,上一年亏损19.43亿元。

分产品来看,2024年瑞浦兰钧动力电池收入73.84亿元,同比增长71.4%,占比继续提升至41.5%;储能电池收入72.59亿元,同比增长3.9%,占比下滑至40.8%。这也是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板块业务首度反超储能电池。

值得关注的是,瑞浦兰钧动力电池业务的毛利率在去年也最终转正,由上一年的-2.6%提升至2.5%。储能电池的毛利率则为5.4%。公司毛利率为4.1%,这一财务数据仍不理想,和上述同日披露业绩的中创新航也有较大差距。

2024年,瑞浦兰钧共销售43.71GWh锂电池产品,同比增长124.4%。截至去年年底,公司设计年产能为74GWh。

值得一提的是,项光达的女婿FENG TING在去年10月已获委任为瑞浦兰钧总裁,在当年加入瑞浦兰钧之前,FENG TING先后在信达证券和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任职。项光达女儿、FENG TING的妻子项阳阳目前也在瑞浦兰钧担任非执行董事。

综合瑞浦兰钧此前披露的业绩,公司近六年来连续亏损,2019年至今累计净亏损额则达到逾47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两家锂电港股“前辈”披露业绩之际,国内几家同行也陆续披露了冲击港股IPO的最新进展。正力新能、宁德时代、先导智能、中伟股份、格林美、金晟新能源等企业,正形成一种全产业链赴港上市的阵列,其中部分寻求“A+H”布局,另一部分则寻求在港首发。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代表之一,其港股IPO有望成为港股近年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今年2月11日,宁德时代向港交所正式递交申请。3月25日,宁德时代仅用25天便获得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同样在3月25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正力新能董事长曹芳为“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她与正力新能董事兼总经理陈继程均曾就职于福耀玻璃。

3月25日,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辰储能”)也发起冲击,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主板。该公司董事长吴祖钰2019年2月从宁德时代离职,于同年年底创立海辰储能,此前为宁德时代工程师。

过去的2024年,海辰储能成为储能电池赛道上的一匹“黑马”,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紧随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300014.SZ),排名全球第三。

对于锂电在内的新能源企业扎堆赴港上市,背后因素包括A股IPO收紧、业绩下滑融资需求迫切等,其中在当下的“出海”热潮下为公司国际化战略储备“弹药”也是重要推动因素之一。

不缺钱的宁德时代此前即表示,海外建厂及运营需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美元及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67.35亿美元及38.58亿欧元,难以覆盖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通过港股上市,宁德时代认为可有效储备外汇资金,为海外项目提供充足“弹药”支撑。

而在海外布局方面,两家港股锂电“前辈”今年以来也有新的进展宣布。

中创新航在2月24日宣布,其葡萄牙基地动工。该项目计划投资约20亿欧元(约合152亿元人民币),基地一期年产能达15 GWh,预计2027年投产。

稍早前的1月9日,瑞浦兰钧公告披露,决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电池厂,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这也是其首座海外电池工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选址印尼,背后考虑离不开其“天然优势”,青山系企业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在印尼布局镍矿。

来源:澎湃时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