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的"活化石"。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了对全区53株古树名木资源的再次全面摸底调查,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更科学、规范的管护措施,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妥善保护,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历史的"活化石"。近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完成了对全区53株古树名木资源的再次全面摸底调查,在摸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更科学、规范的管护措施,着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能得到妥善保护,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古树名木承载着历史记忆和乡愁情感,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科研和经济价值。开展资源普查是实施有效保护的基础。本次摸底调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散生于城乡各地的古树名木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复核登记树木的种类、树龄、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管护责任等情况,更新完善"一树一档"电子信息档案,为实施精准保护提供了翔实依据。
在全面掌握资源本底的基础上,赣榆区着力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从"抢救性"向"预防性"、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一方面,科学制定"一树一策"养护方案。针对每棵古树的树种特性、生长状况和立地条件,量身定制养护复壮措施,如树洞修补、树体加固、树冠整理、土壤改良、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另一方面,明确并落实管护责任。将保护责任具体落实到乡镇、村(社区)或具体责任人,确保日常巡护、监测到位。
此外,赣榆区还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助力古树保护。利用无人机进行定期健康监测,建立古树名木健康预警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生长衰弱的"病危"古树,及时组织专家"会诊",采取精准的救护复壮措施,真正让它们"病有所医"。
通过此次全面摸底和科学管护措施的推行,赣榆区逐步建立起责任明确、管理精细、措施科学的古树名木长效保护机制,让这些跨越百年的绿色瑰宝焕发新的生机,继续福荫后世。下一步,赣榆区还将加强古树文化挖掘和宣传,讲好古树故事,提升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本文来自【绿美江苏】,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