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冯浩杰:平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20:12 1

摘要:当高考收卷的铃声响起,我看见自己的十八岁正站在时光的河岸,把那些未完成的、遗憾的、闪耀的瞬间,串成青春的乐章。这乐章不指向任何既定的终点,却在每个转弯处,都生长出比答案更辽阔的风景。

当高考收卷的铃声响起,我看见自己的十八岁正站在时光的河岸,把那些未完成的、遗憾的、闪耀的瞬间,串成青春的乐章。这乐章不指向任何既定的终点,却在每个转弯处,都生长出比答案更辽阔的风景。

冯浩杰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

原晋城一中714班学生,初中就读于凤台中学,2024年高考以643分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其中语文128分,数学127分,文综246分,英语142分。

班主任及高中语文老师郎平,数学老师赵萌,英语老师关淑洁,政治老师逯向芳,历史老师田亚青,地理老师夏晓。

班主任郎平老师寄语

当未名湖的涟漪映出你捧卷沉思的身影时,我回想起的是三年来每个清晨你笔尖流淌的霞光。那些在《赤壁赋》批注里生长的月光,在历史年表中跋涉的脚印,在数学公式里沉凝的目光,在万里山河中遨游的灵魂,都化作此刻燕园银杏叶上的金芒。

北大不只是目的地,更是新旅程的码头。愿你带着一中教会你的两种姿态坚定前行:埋首书卷时的定力,与仰望星空时的张力。当你在静园草坪诵读《理想国》时,请继续保有给教室绿萝写观察日记的细腻;当你在百年讲堂激扬文字时,莫忘高三走廊上给同学讲题时的温暖目光。你证明了深耕的热爱终将绽放,这让我们所有老师倍感骄傲。

此去星海灿烂,你永远是母校夜空中最特别的星辰。

徘徊复沓的蹀躞,平淡如水的决心

多年以后,当身处于燕园宿舍的我再次追忆起2021年夏天踏入晋城一中后的点点滴滴时,竟不自觉地感受到虚幻和恍惚,好像过去的自己早已从身上解离,我只能隔着时空的壁障围看着,却再也无法感受到当时的心迹和感觉。

课桌,试卷,书立,甚至于讲台上老师的声音,身侧同桌的情态,一切都可以毫无瑕疵地复刻搭建在脑中,但是当我尝试置身其中时,却发觉周遭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当我在自己的回忆中成为过客,我蓦然意识到,我的高中早已经离我远去。但是我与晋城一中的故事,仍旧结晶在心底,温存在心中。

在迷茫与徘徊中坚定地向前

初入高中,紧张的作息,严格的管理,骤然变难的课业,一切的一切便如同疾风骤雨般扑面而来,把尚且手足无措的我强征入伍到以书卷为敌的战场上提笔为刀。清单上从来写不完的理科作业让我逐步在政史地课上默默掏出必刷题,对着那些复杂的模型方程式发出“这老师上课讲过吗”的疑惑。至今仍旧记得凌晨一点钟仍旧在台灯前补着二节课后要查的化学作业......

对理科学习的巨大投入和对文科的漠视逐渐模糊掉了我的认知,让我下意识的以为:我以后就是要学理科的。但是,当一次次的月考过去,当我看着成绩单上挂在不及格边缘的物化生,和与之对应的名列前茅的政史地,我逐渐开始诘问自己:我真的适合学理科吗,又或者说,我真的喜欢那些抽象的理论公式吗?

我慢慢意识到,支撑我学习理科的或许不是热爱,而是对“不及格”的害怕与恐惧。放下被翻得卷皱的必刷题,我重新取出了压在书堆下崭新的历史书,那一刻我好像又在被理科公式积压的内心深处重新抽出了那个真实的自己。

关上一些门,才能打开另一些门;放弃一些道路,才能抵达另一些道路。

分科过后,每当痛苦于文综的玄学题目,拜倒于让人写到手抽筋的文科作业时,我仍旧会遐想那岔路口上另一条路的风景的璀璨。

每当此时,我又会回忆起当初在分科表上坚定填写文科的自己。正是当时的坚定一次又一次给予了我勇气。如果当初在犹豫和徘徊中已经坚定做出了选择,那么事后大可不必再重复当初的迷茫,一切的选择都已经是最好的安排。

理想与决心或许不需要热情似火

高三登上光荣榜时,每一个同学都需要填写一句人生格言,在那时,我填写了似乎与众不同的一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周边充满了励志格言的中间,这一条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也许,我的高中生活也似乎与其他人有些“格格不入”。

记得有一次校长找我谈话时问我,自己的学习上有哪些不足或者缺陷的地方,我的回答是“我觉得自己少了一股拼劲”。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的天性中似乎并不想要太多追求排名的东西,天然带着一些寡淡。即使某些时候成绩骤然退步,我也总有理由让自己安然于现状。我是一个缺乏好胜心的人。

但是,没有好胜心和拼劲,却并不意味着我不存在理想与决心。恰恰相反,我在很早的时候,以至于上高中之前,心中始终都存在着一个坚定的“清北梦”。只是在我的观念中,理想与决心从来都不需要热情似火,而应当是平淡如水。

很喜欢三毛的一句话,“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或许对于目标和成绩的追求也是如此。过于刻意执着的追求,结果却常常是适得其反的;太过结果导向的努力,最终的结果更常常让人失望失落。在优绩主义盛行的氛围中,最应该追逐的目标或许应该回归于知识和过程本身。

因此,无论何时,迷茫也好,退步也罢,我始终都告诉自己:你只管努力,其余的一切都与你无关。

这也是我想要同大家说的话。“成绩”并非是一把可以度量一切的标尺,而且存在着巨大的误差。努力是一定会有收获的,尽管不一定体现在的成绩上,却总会体现在了知识与能力的某个方面,总会在某时某刻开出花来。所需要做的一切,只是带着如静水般平淡的决心,一点一点的坚持下去。

在痛苦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

重看前文的记述,我发觉我似乎把自己描写成了一个超然脱俗、潜心学习的“超人”形象,似乎高中一切的困难都可以“于我如浮云”。但是实际的情况或许恰恰相反。高中生活的经历,尤其是高三的经历,即使现在已经逐渐淡忘,现在回想,也依旧是一段充满着痛苦与挣扎的时光。

高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不定期的持续头痛发昏,以至于难以背诵和思考,去医院检查过后,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患上了鼻炎。从那以后,就开始了持续我半个高中生活的与鼻炎的抗争。

每天的喷药和喝药便已经占用了我很多的睡眠时间,更别提后期每天两次的洗鼻,药液在自己的鼻腔身体中循环流动,每一次都是犹如呛水沉溺深海的感觉。可是,用药也好,洗鼻也好,雾化也好,电磁波也好,许许多多的方法用尽,却依旧不能根治。

直到现在,我依旧恐惧于鼻炎发作时头痛欲裂的感觉,更别提时常叠加的感冒和发烧。我不得不时常请假治疗,在家里靠听网课来弥补,有时一请假就是一整周的时间。

课业随着高三的到来逐步的加重,我的头痛状况却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每周的请假成了“固定节目”。每天落下的堆积成山的作业,和大脑深处的刺痛,折磨着,颠覆着我的心神。

痛苦与重压之间,支撑我坚持走下去的,有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支持鼓舞,也有我自己忙里偷闲时的自娱自乐。我喜欢诗歌和古文,即使有时候不能理解意思,仅仅是朗诵阅读,也同样可以让我心情愉悦。

在无数次早自习乏力无聊时,我常常会偷偷拿出前一天晚上摘录的诗词,浑水摸鱼地开始诵读。如若没有了“存货”,那就从课本上寻找。雪莱的《致云雀》是我课本中最喜欢的现代诗,尽管老师没有讲过,但我至今仍旧能够默诵出其中的每一个诗行。“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中”......每一次朗读,我都能感受到心在沉醉,似乎自己也能够像是那只欢乐的精灵,向上,再向高处自由地飞翔。

高中三年的奋斗痛苦是常有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内心中寻找那一方快乐幸福的寓居之所,让自己不懈向前。

最幸运的是,身旁有你们

高中三年里,我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正是身旁无数人们的陪伴和支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在被击倒后重新站起。

我得感谢我的两位班主任,宋雨来老师是一个严厉又可靠的存在,初到高中时他充满激情和动力的上课风格曾无数次给予我动力,直到分班过后,他也依旧在默默关注着我;感谢我们的“郎姐”郎老师,一位如同亲人般的存在,总是默默地在为我们成绩的提升想办法出主意,在每一个早晚自习默默陪伴着我们。我仍旧记得高三的省一模,我考出了高中三年最差的一次成绩,这对于成绩一向稳定的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在我还没有回家查出成绩之前,郎老师就单独把我叫到了操场上谈心,没有责骂和质问,甚至没有告诉我到底考的如何,退步多大,只是陪在我的身旁慢慢疏导我的内心。

高一时“萧十一郎”陈继瑞老师启发了我对于文字和诗歌的热情;逯向芳老师幽默诙谐的课堂风格和造出的无数“名梗”至今也能让我会心一笑;智慧但又严厉的“萌总”赵萌老师总能提出许多对我来说难以想象的解题方法,直到现在我仍旧觉得她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关淑洁老师虽然上课有些催眠,但是永远认真负责;还有我三年的地理老师夏晓老师,地理是我学习最困难的科目,而每一次夏老师的讲课和试卷分析总是能让我拨云见日;还有我的两位历史老师杨莉老师和田亚青老师,杨莉老师的历史课总能给予我很多思考,而亚青老师虽然仅仅陪伴我一年时间,但每次课堂上条分缕析的知识梳理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另外,我也得感谢我的父母,尽管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已经不再能辅导我的功课,但是他们从来不强迫或控制我,而是永远尊重我的选择和努力,当初作出学文的决定时,尽管有过疑虑,却依旧选择支持我的选择;还有我的其他亲人们,在高考那天,我的爷爷和奶奶专程从农村来到城里,在考点附近默默目送我进入考场,而我直到那天早上才知道了这件事情......

还有无数陪伴着我的所有同学和朋友们,那些陪伴着我走过高中三年每一次的困难和挑战的人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仍旧历历在目,尽管如今已经分处在各个城市之中,这份同窗情谊依旧凝结在我的心中......

此处特别感谢高三时和我同处在一组的朋友们,他们陪我走过了高三这最痛苦的时间,也给予了我很多的快乐欢笑的时光。曾经玩笑时说“将来有机会上公众号的话得把我们也写进去啊”,也是时候兑现承诺了。

总之,很幸运很幸运,在高中的三年中,有这样的你们陪伴在我的身边,同甘共苦,在被书卷挤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在每一次被头痛折磨的时候,在每一次成绩不理想的时候,陪伴在我身边的你们就是我最大的慰藉。

交上属于自己的完美答卷

高考对我来说是一次充满意外的旅程。在考前下定决心要保养身体,却依旧在考试到来之际迎上了感冒和鼻炎发作。

第一门考语文时,不知道为何,我止不住地发困,甚至好几次闭眼眯睡过去,我清楚的记得开始做文言文时,只剩下了一小时五分钟,在灾难性的时间安排下,作文也写的虎头蛇尾,但好歹完整地写完了全部;考数学时,鼻炎导致的头痛让我几近晕厥,做到第七题时,还突发流起了鼻血,还好我随身带了卫生纸,及时止住,但内心已经是止不住的慌乱;文综考试时,突然的一个喷嚏打到答题卡上,只得急忙小心地用卫生纸擦拭掉;英语考试时,小作文刚一落笔就写错了字母......

当英语考试我落笔写下读后续写的结尾,离收卷还剩二十多分钟,我把答题卡平铺在桌面上,看着窗外的天空怔怔出神,全然没有再去检查一遍的心思。

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梦境一般。我的心中五味杂陈,有解脱,有感伤,有惶恐,有不安,有担忧。三年的青春,在二十分钟铃响过后就将要结束了。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把回忆如同幻灯片般在大脑中播放。我不再去想考试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与意外,而是感受着窗外的阳光和和煦的清风。

从过程上看,这次高考中我的发挥远远称不上完美。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我最最圆满的结局,也是我献给高中三年最完美的答卷。

当高考收卷的铃声响起,我看见自己的十八岁正站在时光的河岸,把那些未完成的、遗憾的、闪耀的瞬间,串成青春的乐章。这乐章不指向任何既定的终点,却在每个转弯处,都生长出比答案更辽阔的风景。

来源:汤姆猫不是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