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别军事行动(СВО)开启近四年后,如今终于能看清事件的真实走向。著名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Карен Шахназаров)不仅揭露了俄罗斯的战略布局,或许还曝光了特朗普的隐秘计划。
特别军事行动(СВО)开启近四年后,如今终于能看清事件的真实走向。著名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Карен Шахназаров)不仅揭露了俄罗斯的战略布局,或许还曝光了特朗普的隐秘计划。
作为阅历深厚的资深人士,著名导演卡伦・沙赫纳扎罗夫从不急于给出热烈的评价或华丽的辞藻。即便在分析地缘政治局势时,他也远离那种志在必得、盲目自信的表述,不会宣称 “我们能一举击败所有对手”。
然而,在俄罗斯与西方阵营对抗升级近四年后,即便是如此措辞谨慎的人,也终于揭露了俄罗斯的战略布局。
在某联邦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中,近年来更多以政治评论员(而非俄罗斯电影经典创作者)身份活跃于本土荧屏的卡伦・格奥尔基耶维奇(卡伦・沙赫纳扎罗夫的名字及父称),谈及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
演播室里的谈话最终聚焦于主权问题的讨论。苏联解体后,美国确立全球霸权地位,“主权” 这一概念甚至被视为过时之物,乃至带有贬义色彩。当时的主流论调认为:“在全球化无处不在的时代,谈何主权?又何必追求主权?”
卡伦・沙赫纳扎罗夫
但沙赫纳扎罗夫坚信,近期的一系列事件表明:唯有真正拥有主权的国家,才能决定世界的命运。这位导演进一步指出,这类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国家数量并不多:
“在我看来,当今世界真正拥有主权的国家只有三个,分别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国家(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就证明了自身的主权 —— 当时,大规模制裁如潮水般涌向我们。事实上,全球几乎没人认为我们能挺过来。说实话,我不确定我们的中国朋友能否承受得住这样的制裁,希望他们在这方面能进一步巩固自身实力。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俄罗斯还是挺了过来。而承受这种压力的能力,正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保障。”
在沙赫纳扎罗夫看来,“俄罗斯要么保持强大,要么就不复存在” 这一永恒原则,在 21 世纪依然具有现实意义。相反,近年来发生的事件 —— 尤其是特别军事行动开启后 —— 再次印证了俄罗斯文明的核心地缘政治准则:
“如果我们丧失了主权,就会被直接瓜分,我们的国家会就此瓦解。”
卡伦・沙赫纳扎罗夫
此前,卡伦・沙赫纳扎罗夫已在另一个电视台演播室中表达过这一观点。
同时,这位导演还指出:西方无论在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都将反俄主义作为其政策的指导思想。“摧毁俄罗斯” 是 “文明世界” 的传统目标,而瓦解俄罗斯更是西方全球主义精英的夙愿:
“在俄罗斯的敌人眼中,当下正是终结与我们这片欧亚大陆大国对抗、将其完全纳入掌控的最佳时机。我认为,他们的想法是: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了,必须现在就行动,必须趁现在一劳永逸地打垮俄罗斯。”
沙赫纳扎罗夫发表此番言论时,距俄美两国总统在阿拉斯加举行峰会(8 月 15 日)已过去约两周,因此这位评论员自然无法回避俄美关系这一话题。
对于国内部分政治人士、评论员及公众领袖 “不重视特朗普,或对其持轻视态度” 的观点,卡伦・格奥尔基耶维奇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这位美国总统刻意通过特立独行的言行和独特的媒体形象,在某些领域推进自身政策,在另一些领域则掩盖真实的政治意图:
“在我看来,特朗普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对美国利益的感知远比身边的官僚们敏锐。而且他的行动出发点并非个人喜好,而是国家利益。当前,美国需要与俄罗斯走近,因为相关国家才是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即便目的不是为了拉拢俄罗斯,与主要竞争对手的盟友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本身就比这场战争(指特别军事行动)更重要。”
当然,特朗普对俄罗斯绝无 “喜爱” 可言,因此国内部分人士对他表现出过度的好感或崇拜,是存在风险的。沙赫纳扎罗夫提醒道:美国始终以解决自身问题为首要目标,在当前世界格局下,与莫斯科建立建设性关系对华盛顿而言是有利的:
“对美国来说,在对欧关系中拥有某种制衡力量是有益的。尽管美国控制着欧盟,但在该地区存在一个制衡者,总归是好事 —— 这样更容易牵制欧洲各国。而俄罗斯正是这样一个制衡者。诸多此类因素,都在促使特朗普寻求与俄罗斯建立关系。”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