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探索科技和艺术融合的有效机制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通过“第二现场”的不断升级,把国有文艺院团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中国国家话剧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于近日,召开原创话剧《苏堤春晓》成都站演出·第二现场演播新闻发布会。
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探索科技和艺术融合的有效机制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通过“第二现场”的不断升级,把国有文艺院团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近年来,田沁鑫院长带领中国国家话剧院致力于完善舞台艺术“第二现场”的探索,逐步推进“两个转变”,即从传统单一演出模式向全面数字化战略布局的结构性升级转变,从传统文艺院团经营格局向国际一流的数字化制播机构转变。
从2017年话剧《狂飙》中使用8台摄像机,尝试“即时摄影”,到开创“戏剧+影视+综艺”模式的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国家话剧院在分镜头运用影视化剪辑,以科技+艺术融合来丰富舞台空间使用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取得了好成绩。
2021年,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探索数字化进程中的关键一年,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建立5G基站,克服延时困难,到先锋智慧剧场“5G智慧剧场联合实验室”揭牌,多方位多机位拍摄小型话剧,再到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首演,“即时拍摄、实时剪辑、瞬时投屏”技术日臻完善。
进入202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在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领域高歌猛进。数字演艺中心办公室、北京国话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国家话剧院“第二现场”率先走上产业化道路。
7月,话剧《铁流东进》云端登场,收获单场70万元线上票房,同年11月,《抗战中的文艺》首次实现中国舞台剧在12个互联网平台同期线上演播,票价19.9元,首播当日点击量破千万。年底,“中国国家话剧院5G智慧剧场线上演播试点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
2023年5月,中国国家话剧院正式推出线上演播品牌“CNT现场”,首部“CNT现场”作品《英雄时代》在爱奇艺影院首映,同时开启付费点播,累计观看观众人数近700万,为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以及数字演艺行业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202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第二现场”不断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4月,话剧《苏堤春晓》“第二现场”首次实现六地同步,通过互联网公有云平台实时分发至多个线下剧场,以最新的数字科技成果,开启全国同步观看话剧演播的历史先河,创造国内话剧演出实时播放的新业态。
《受到召唤·敦煌》“第二现场”演播,以均价100元的票价上线10个剧场,近8000人观看,弥补了不少无法前往“第一现场”的观众们的遗憾,最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国家话剧院进一步推进“第二现场”的探索打了一剂强心针。
未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第二现场”将向“全场景交互”发展,实现艺术与科技的共生,增强沉浸式体验感,呈现“艺术+科技+消费”的新局面,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