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6天,秦岭腹地的商山洛水间,一声声扣球的脆响与欢呼声打破了商洛的宁静,也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5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不仅彰显了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更成为商洛以赛事为媒、推动城市跃升的生动注脚。
商洛新闻网讯:3月27日晚,随着江苏队与北京队收官之战的结束,为期6天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女排成年组资格赛商洛赛区的比赛圆满画上句号。
过去6天,秦岭腹地的商山洛水间,一声声扣球的脆响与欢呼声打破了商洛的宁静,也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永恒的记忆。15场精彩绝伦的比赛,不仅彰显了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更成为商洛以赛事为媒、推动城市跃升的生动注脚。
保障有力:真诚服务尽显商洛温度
让我们把思绪转回到3月19日,赛前倒计时第三天。
一大早,商洛市自然资源局的干部郭佳欣就打开了自己的手机备忘录,提醒自己今天要做好接机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热情的服务,让远道而来的朋友感受到不一样的商洛。”作为本次赛事福建女子排球队一对一服务负责人员之一,郭佳欣早早和同事按照准备好的“任务清单”一一清点。
在福建队抵达当日,客车因堵车而延误了到商时间,郭佳欣提前准备好了餐点,这个暖心的举动,也给福建队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和福建队提前沟通后,知道路上堵车,我们也没多想,就是想着让大家一下车能吃点东西,缓解路途疲惫。”郭佳欣说道。
除了这些点滴小事,郭佳欣为了让福建队在商洛期间留下更多记忆,积极地和秦岭博物馆沟通对接,邀请福建队在休息日时参观了秦岭博物馆,馆内关于秦岭与商洛人文地理历史的物件藏品和科普视频给福建队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我们之间的对话沟通都很简单,但是在每次对接工作时,双方都能够感受到彼此之间不断加深的友谊,希望日后还有机会,能够在比赛之余来商洛游玩做客。”福建队的领队陈诚说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连日来,一对一服务工作组和参赛队之间含蓄言短的沟通,潜移默化地加深着商洛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友谊。
为了办好这场赛事,商洛对比赛场馆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全新的场馆赢得参赛队伍好评。欢迎晚会上,商洛通过艺术手段再现商鞅变法、商山四皓等历史典故,向全国展示商洛的千年人文积淀。开赛仪式上,科技感十足的灯光秀,给广大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2月份开始,我们就对体育馆的空调、音响、大屏和新闻发布室进行了提升改造,确保了本次比赛的顺利进行。”商洛市体育运动中心设备科科长雷伟锋说。
本次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女排成年组资格赛,酒店在客房布置、餐厅用餐以及后勤方面,也做了全面精心的保障。
为了运动员的休息质量,酒店提供了安静舒适的客房,并配备了24小时开放的专业健身房以及恒温泳池,方便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在安保方面,酒店加大了安保力度及巡楼次数,确保运动员的人身安全。让运动员能够安心专注于比赛。
餐饮安全是赛事的一大重点。酒店所有食材均经过严格筛选,酒店对厨房区域工作人员加大食品安全培训力度,并严格筛选、搭配运动员用餐食材,以保障运动员在参赛期间的营养需求与食品安全。“本次赛事,我们在住宿、安保以及餐饮多方面进行了专业细致的安排,为运动员们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助力女排队员们在赛场上发挥最佳状态。”商洛运动员驻地酒店会务总监杨燕说。
火热赛期:6支劲旅交锋 9名国手齐聚商洛
3月22日13时30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项目资格赛(女子成年组)商洛赛区比赛正式鸣哨开赛,为期6天的比赛,有北京、云南、福建、四川、江苏、浙江六省代表队参赛,张常宁、吴梦洁、倪非凡、龚翔宇、郑益昕、庄宇珊、曾洁雅、金烨、缪伊雯9名女排国手齐聚商洛赛区,成为比赛的一大看点。在6天的火热赛期中,福建队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五连胜,成为了女排资格赛商洛赛区首支进入全运会决赛圈的队伍。
赛事的精彩纷呈,离不开参赛每一位女排健儿的拼搏。15场比赛,在音乐、解说与LED屏幕的共同烘托下,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观众挥动双手为喜爱的球队呐喊助威,整个体育馆被激情的热浪覆盖。
每一次暂停,教练组争分夺秒,悉心部署着接下来的攻防策略,队员们则围成一圈,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记扣球,每一次拦网防守,都是她们汗水的见证。张常宁自信洒脱的绝妙发球、吴梦洁势如破竹的斜线扣杀、庄宇珊精准灵动的拦网防守……一个个精彩瞬间,深深留在了观众的脑海中。
3月24日,是浙江队队员孙若箐和云南队队员于师羽的生日,得知这个消息后,商洛赛事组委会特意准备了生日视频,在比赛的间隙现场播放,当视频中的生日歌与现场观众的祝福交织在一起时,队员们都感受到了当地的温情与用心,也展现出商洛热情好客的一面。
3月27日晚,北京队队员金烨发微博记录了赛后的心情:“在我的第四次全运会预赛时,终于挺进了决赛。尽管我没那么优秀,但是我真的在走追求理想的道路。感谢所有喜欢我的球迷朋友,因为有你们,让我感到打排球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在场的观众,见证了这感动的一刻,也用掌声与欢呼肯定了队员们一直以来拼搏的成果。
城市因赛事火热,赛事因城市精彩,商洛也获得了参赛队员们的一致好评。“商洛环境独特,气温适宜,环境和空气很独特。”第一次来商洛的福建队队员郑益昕说。庄宇珊说:“这是我第二次来商洛,第一次来商洛是参加2021年全运会。商洛的建筑比以前更多了,城市面貌也变化了。”“我觉得商洛的场地设施还是不错的,观众也很热情,这个地方特别美。”吴梦洁说。“来到商洛后,感觉这里天很蓝、空气很好,阳光明媚。商洛环境独特,气温适宜,很适合旅游。”曾洁雅表示。
本次比赛除了线下观赛,中国排球协会和多家当地媒体也进行了赛事转播。赛前,商洛媒体便密集发布了参赛队员和参赛队伍的相关信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了报道。3月22日晚云南对阵江苏的比赛,线上观赛人数超过50万人次。
全民参与:观赛热情点燃商山洛水
赛场上运动员们积极拼搏,赛场外球迷互动也为这场赛事留下了温情一幕。从场馆内的呐喊助威,到街头巷尾的排球话题,再到社交媒体上的刷屏传播,排球成了商洛人民共同的城市记忆。
点开四川球迷吴俣征的抖音主页,一个个女排精彩赛事剪辑令人应接不暇。吴俣征是四川队和北京队的忠实粉丝,作为一个有接近5年观赛球龄的“钻粉”,每年比赛的赛区和时间段他都了如指掌。“来到商洛感觉这里天气非常好,历史底蕴也很浓厚,感觉非常不错。”为了提升参与感,这次他还在线上建立了观赛群,方便与来自各地的球迷深入交流。
吴俣征告诉记者,他买了22日至24日的票,希望四川队和北京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打好每一场球,健健康康不要出现伤病。成绩固然重要,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希望球员们能享受比赛。”吴俣征笑着说。
在3月22日的比赛现场,西安球迷邹宝柱兴致勃勃地给好友拍摄合照,他兴奋地说:“比赛真的是太精彩了,不虚此行!”据邹宝柱说,他们前些天得知商洛有女排资格赛,一行五人一大早就驱车赶来现场观赛。商州大烩菜、商芝肉等特色美食,更让邹宝柱与朋友赞不绝口。“我三年前来过一次商洛,这次来发现整个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变化真的非常大,非常宜居。”邹宝柱说道。
除过外地来的球迷,赛事的举办也悄悄改变着商洛体育爱好者的生活习惯,作为本次赛事“全勤观众”,商洛市民喻胜文连看15场球,连中午的场次也不错过。“从2021年十四运青年组女排赛开始,只要商洛有比赛我就都在。”他拍了拍鼓鼓的帆布包,里面装着历届赛事门票和手写观赛笔记,“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女排,现在家门口就能见证国手赛事,这是咱小城人的福气!”
当被问及心愿,他笑道:“十四运让商洛有了底气,十五运给了我们信心。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赛事,我还来当‘全勤生’!”
一场场赛事的成功举办,让商洛正以“温度留人、山水动人”的姿态在赛事经济的赛道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这里的山水懂得鼓掌,这里的人们自带暖光,这正是商洛赛事热情永不降温的根本所在。如今,当竞技的热度变为城市的热枕,这个曾“藏在深闺”的秦岭小城,正以排球为支点,撬动城市发展的无限可能。商洛的故事,也像刚刚扣出第一记好球,未来无限可能。(记者:贺思源 刘涛 管箫)
编辑:田芊
审核:孙黄荣 签发:张永罡
来源:商洛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