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察觉到这些“痕迹”,做出正确的干预,就能够帮助孩子避免掉发育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因素。
5个“矮个子”特征,孩子占越多越长不高,希望你家娃一个都不占
孩子的发育是好是坏,往往都会“有迹可循”。
如果我们能够更早地察觉到这些“痕迹”,做出正确的干预,就能够帮助孩子避免掉发育过程中的一些不良因素。
从而让孩子身体更健康,长得更高。
5个“矮个子”特征,孩子占得越多就越长不高,家长要尽早干预
特征一:出生体重异常
有些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身高。
之前一位医生朋友在和我聊天的时候,就曾经提过,说出生的时候,如果孩子是“早产儿”,或者是“低体重儿”等人群,那么他们未来的身高都不会太理想。
而我对于朋友的话也是深信不疑,因为我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人。
那是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出生的时候体重就不达标,属于低体重儿。
在他出生之后,身体一直都不怎么好,而他的父母为了能够让他更好地发育,也是费尽了心思。
最终,在父母的努力之下,他总算是健康地长大了,但是有一点,虽说他长大之后身体素质还行,但是个子却很矮,只有一米六出头。
要知道,作为男生,这样的身高似乎有点不太合格。
为什么低体重儿、早产儿等,很容易长不高?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出生时便有异常情况的孩子,在出生时的身体发育情况是较差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免疫力、消化能力等,都要弱于常人,从而对营养的吸收利用能力就较差,这就耽误了他们的身高发育。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①做好备孕工作,在准备怀孕之前,要注意进行疾病控制、叶酸补充、体重管理等,最大限度地建立一个理想的怀孕环境。
②做好孕期管理,包括营养饮食、药物禁忌、定期产检、居家监测、适量运动、注意休息、保障睡眠、释放压力等,让孕妈能够拥有一个好身体、好心情,让胎儿得到全面而周到地监护。
③做好环境维护,比如怀孕之后,孕妈应该注意戒烟戒酒、避免化学暴露、避免高温环境、避免磕碰摔撞等。
特征二:身形过于肥胖
身材肥胖的人,一般都不会长得太高。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小郑,他们家的生活条件比较好,所以打小就是一个小胖子。
在当时,很多人见了小郑,都说他长大之后能够长得“高高壮壮”的。
但是事实上,小郑长大之后,个子既没有很高,也没有很壮,而是又矮又胖。
很多人都认为,肥胖的人因为自身的体重较大,所以对于骨骼的压迫就大,而骨骼也会因此受到生长阻力,从而长不高。
这个理由,确实是“小胖墩”长不高的原因之一。
因为生长板长期承受较大压力,将会导致软骨细胞增殖速度降低。不过,这并不是肥胖影响长高的唯一原因。
之前听医生说过,肥胖的人,其生长激素会因为肥胖而导致生长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也会因为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软骨细胞分裂受到影响,同时肥胖还容易局限孩子的运动能力。
而这就形成一个“死循环”:孩子胖运动能力下降,孩子运动能力下降不运动,孩子不运动就会更胖……
如何避免孩子过度肥胖而长不高?
①管住嘴。能量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能量堆积,从而引发肥胖。
所以,在饮食上,我们要注意控制脂肪、碳水的摄入。
不过要注意,不是完全禁止,因为孩子的发育以及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②多运动。家长们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出去“玩”也是运动,所以不要怕孩子“不着家”。
如果孩子没有运动习惯,家长还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运动习惯,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动起来”。
比如孩子喜欢玩水,那么就带孩子去游泳,这样孩子能够更好、更快地爱上运动,远离肥胖。
特征三:饮食习惯不好
饮食习惯不好,会让孩子无法摄取到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看到有些孩子会有“爱吃零食”、“挑食”等习惯,这拥有这些习惯之后,会让孩子出现摄入营养不足、单项营养过剩等情况。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身体就会“遭殃”。
因为营养的摄入不足或不均衡,会导致孩子的发育因为没有基础“材料”而受到阻碍。
并且,大部分零食中都含有对人体没有好处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能会对孩子的消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力等,让孩子身体虚弱。
而身体虚弱,加上营养不足,想让孩子想长高就很难了。
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可以从这些细节开始
①根据年龄调整饮食结构。不同阶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营养搭配。
新生儿应以母乳为主,婴儿期逐步添加辅食,幼儿期则要过渡到正常饭菜,减少零食和甜点的摄入,从源头培养健康饮食偏好。
②营造专注的用餐环境。吃饭时关掉电视、收好玩具,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于进食,慢慢养成认真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
③提升饭菜的吸引力。孩子的口味很直接:好吃才会爱吃。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儿童营养食谱,把饭菜做得色香味俱全,减少孩子对零食的依赖,降低挑食概率。
④锻炼自主进食能力。适时教孩子使用餐具,并根据咀嚼能力调整食物性状。
比如,当孩子能嚼动稍硬的食物时,就别一直提供糊状饭菜,避免影响口腔肌肉发育和进食兴趣。
特征四:存在早熟情况
很多人都听说过“孩子早熟,长不高”的说法吧。
之前还在老家住的时候,我们家邻居小坤,就是因为早熟,最终身高较矮。
小坤大我两岁,那时候我们还经常在一起玩,还记得当初的小坤比我高很多,成年后他的身高反而不如我。
其中的原因我以前不明白,后来才听他的父母谈过:当时小坤因为身高增长停滞,曾经带他到医院检查过,结果被医生说是“早熟”。
为什么早熟的孩子长不高?
主要是因为早熟会导致骨骺线的提前闭合,而骨骺线则是孩子长高的关键因素,它通过不断地生长而让骨骼变长,孩子就会变高。
如果它闭合了,那么骨骼的生长就停止了,孩子就长不高了。
既然早熟对长高的影响这么大,父母该如何避免孩子早熟?
①饮食方面,对孩子早熟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盲目进补”,比如很多早熟孩子的家长,都有给孩子吃“保健品”或“补品”的习惯。
如蜂王浆、燕窝、某些增高口服液中含有雌激素样物质或促性腺激素,这些成分会干扰儿童正常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孩子早熟。
而事实上,很多保健品中都含有影响孩子内分泌的激素或其他成分,从而导致孩子早熟。
②避免孩子接触一些成人信息,注意控制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
比如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尤其是现在的一些手游与短视频平台,其中充斥着很多可能诱导早熟的内容(成人化舞蹈、早恋剧情),家长要重点监控。
③用药方面,尽量减少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比如避孕药。
特征五:情绪过于亢奋或过于平静
有一些孩子,情绪过于极端,比如太暴躁或是太安静,都可能会影响长高。
我们会发现,一般高个子的孩子情绪并不会极端化,这是因为,大多数情绪极端化的孩子他们都是长不高的。
我之前的一位同事就是这样,平时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工作外,总是沉默不语,好像在极力躲避与人的接触,而她的身材就比较矮小。
研究发现,情绪极端化会通过多种途径干扰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因为情绪极端,并不仅仅是情绪本身,在极端情绪的背后,隐藏着很多身体上的问题。
比如情绪极端的孩子,往往睡眠都不是很好的,暴躁的孩子会因为精神亢奋而睡眠不稳,抑郁的孩子会因为情绪而难以入睡等。
研究发现,情绪极端化确实会通过干扰睡眠质量、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抑制骨细胞活性等多种途径,阻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既然情绪管理对身高发育如此重要,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
首先,多陪伴、多倾听、多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很可能会遇到一些让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的事情,这时候家长的陪伴能够更好地缓解或引导孩子缓解情绪问题。而且,亲戚陪伴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幸福,对于情绪的稳定很重要。
其次,做好榜样作用,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极端情绪,这样会让孩子“有样学样”。
最后,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帮助孩子认识情绪、了解情绪,教会孩子调节情绪的办法,比如向父母倾诉、写日记、深呼吸等等。
结语
如果你的孩子身上没有这些特征,那么恭喜你,孩子很可能会长成“大高个”。
但如果你的孩子存在这些问题,也不要气馁,而是要及时干预,让孩子摆脱这些问题,从而实现长高目标。
来源:儿童帝国波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