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烦帮我开一盒健脾的棒棒糖,就是有可爱形状的那种。”今天(9月4日)下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市民陈孟歌为她2岁多的女儿配取了一份特殊的“药方”。她所说的“棒棒糖”,可不是零食,而是该院最新研发推出的中药特色制剂——外形萌趣、口感清甜,却蕴含经典配方
张家港推出“中药棒棒糖”,小朋友吃药不再苦。 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制
“麻烦帮我开一盒健脾的棒棒糖,就是有可爱形状的那种。”今天(9月4日)下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市民陈孟歌为她2岁多的女儿配取了一份特殊的“药方”。她所说的“棒棒糖”,可不是零食,而是该院最新研发推出的中药特色制剂——外形萌趣、口感清甜,却蕴含经典配方的“消食化积棒棒糖”。
这款“中药棒棒糖”的出现,源于该院儿科与药学部的联合攻关。面对儿童服药依从性低的普遍难题,团队以“药食同源”为思路,将传统健脾消食方创新制成孩子喜爱的棒棒糖形态。棕色的小熊、花朵、小兔子等造型,搭配清新微甜的口感,既保留了药效,又成功化解了“喂药难”的窘境。
张家港中医医院推出“中药棒棒糖”。 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
“我们选取了山楂、陈皮、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传统药材。”该院儿科主任中医师奚晓英拿起一枚棒棒糖介绍,“《本草纲目》记载山楂能‘化食消积’,陈皮可‘理气和中’,再配以健脾和胃的白术、茯苓等,共同起到健脾消积、调和脾胃的功效。”
在药学部实验室,副主任中药师韩怡正在仔细核对新一批次的原料配比。“每支棒棒糖的含糖量严格控制在20%以下”,她介绍,“我们经过数十次试验,才确定了冰糖与海藻糖的最佳比例,既保证药效稳定释放,又实现适口口感。”
“中药棒棒糖”造型可爱。 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摄
据介绍,该产品主要适用于五类儿童症状:身材瘦小、发育迟缓;体质较差、多汗易病;食欲不振、挑食厌食;夜间睡眠不安、流口水;以及舌苔厚白、伴口臭或口酸。
尽管形似零食,院方仍强调其药品属性。“每日最多服用1至2支,须在家长看护下食用,吃完后应及时漱口。”奚晓英特别提醒,该制剂需经医生辨证施治后开具,不建议家长自行购作日常零食,“需判定属脾胃虚弱、饮食积滞等证型者方可使用。”
如今,这款棒棒糖不仅是治病的良药,更成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载体。许多孩子通过这支带着草本清香的糖果,第一次认识了山楂的消食功效、陈皮的理气作用,在甜蜜滋味中悄然感受到传统医药的智慧。
(苏报融媒记者 陈梦娇/文)
编辑:金然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