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进行。作为论坛年会重要的配套活动之一,“中关村常设展”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为主题,体现新主题、新亮点、新突破、新形势,集中展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板块的490多项展品,全面展示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央广网北京3月28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正在进行。作为论坛年会重要的配套活动之一,“中关村常设展”以“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为主题,体现新主题、新亮点、新突破、新形势,集中展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高端医疗器械等板块的490多项展品,全面展示我国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
步入中关村常设展现场,科技感扑面而来。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在这里展出——人形机器人秀出踢足球、做俯卧撑等才艺,文生视频技术让AI瞬间拥有原创灵魂;新型叠加态材料现场演绎隔热耐高温强大功能……这些前沿科技成果并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已经场景化落地,投入工业、商业等各个场景。
在人形机器人展区,一款名为“天工”的机器人迈着稳健的步伐绕场行走,向过往嘉宾打招呼,热情的互动引来众多现场嘉宾驻足围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怡彭告诉记者,除了在台上跨越复杂地形的“天工lite”,创新中心还带来了尚未发布的“天工2.0”机器人,在中关村论坛首次对外亮相。此外,“天工”还内置了一个聪明大脑——“慧思开物”,让机器人可以实时调整全身动作与步态,自如应对各种未知和复杂的地形环境,拥有强大的运动控制能力,目前已经在电力巡检等场景中进行实训。
李怡彭说:“慧思开悟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它能让机器人通过自然语言理解我们的一些指令,然后能理解周围的环境。现在机器人的进步其实非常快,去年是抓东西,今年可以搭积木,它操作的精度要求是毫米级的。我们应该很快就会看到‘天工’搭配着它的‘慧思开悟’,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和动作。”
在高端医疗器械展区,一个螺旋式的模型吸引了记者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的模型,这个支架可以通过密网支架植入手术,不用开颅就能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为患者减少手术伤害。艾柯医疗公共事务经理王继斌介绍,这项技术已经大量用于临床手术。
王继斌说:“是一种神经介入的医疗器械,功能是治疗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是脑出血的重要的发病因素。现在是通过介入的方式,比如说从股动脉把支架输送到病变的位置,从而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在北京的天坛、宣武这些医院都在使用这个产品。”
在展会上展出的还有很多新材料。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新型叠加态材料是一款纳米多孔材料,它有很强的隔热和保温性,还有透气和速干的功能,目前已经应用到服装等产品中。
工作人员一边现场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加热台大概有125℃左右,把水滴上去瞬间就蒸发了,如果是人的皮肤肯定瞬间就被烫伤了。我们这个材料非常轻薄,只有0.9毫米左右,我放上去之后,我的皮肤还是可以跟它接触的,只有一点温热的感觉。这一组材料不仅可以隔热、隔冷,同时还兼具透湿,这也是世界上首款兼具透湿,又能非常好的隔热的材料。”
在中关村常设展可以明显感受到,前沿科技正在加速场景化落地和生态打造,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美好。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