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2024年营、利双增,全产业链运营凸显成长韧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8 18:32 1

摘要:3月28日晚,锅圈(2517.HK)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公司去年门店持续保持万店规模以上,全年实现收入64.70亿元,同比增长6.2%;毛利14.17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率为21.9%;核心经营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3.1%。股

图片系AI生成

3月28日晚,锅圈(2517.HK)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公司去年门店持续保持万店规模以上,全年实现收入64.70亿元,同比增长6.2%;毛利14.17亿元,同比增长4.9%,毛利率为21.9%;核心经营利润为3.11亿元,同比增长3.1%。股东年度分红约2亿元,同比增长39.8%。

作为中国餐饮界屈指可数的万店品牌,锅圈的成功离不开多元化的渠道建设及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2024年,锅圈已完成线上化流量基建,并通过爆品策略在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快速破圈。随着线下门店的快速扩张,锅圈更加重视对门店的精细化运营,会员数量和储值金额均有大幅增长。

在餐饮、商超等业态均视供应链为护城河的今天,快速做到万店规模的锅圈,此时优化供应链显得游刃有余。不难看出,通过自建、收购或与供应商合作等方式向上游延伸,以及借助数字化手段升级品控、降本增效等手段,锅圈在夯实万店底座的基础上,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创新渠道建设夯实万店底座

随着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变化,年轻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俨然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之一。因此,拥抱年轻人正成为新消费赛道的主流叙事。

诸如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品牌,凭借对年轻人青睐潮流文化、热衷社交媒体种草等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通过产品创新迭代、多元化营销渠道建设等途径,在各自细分赛道充分验证了自己的吸金能力。

深谙此道的锅圈自不例外。自2015年横空出世以来,锅圈从最初的火锅、烧烤食材,拓展到西餐、冰品、精酿啤酒、预制菜等多个品类,致力于满足年轻人多样化的饮食需求和不同场景下的就餐选择。

近年来,锅圈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邀请头部达人明星直播代言、打造热点事件,实现内容创新和人群破圈。凭借流行社交商务平台的传播推广,锅圈与消费者之间构建起了更为频繁的互动交流。

截至2024年,锅圈已完成线上化流量基建,通过爆品策略在公域(抖音、快手、美团、饿了么、微信小程序)打爆,抖音为主阵地,单月短视频及直播GMV破亿、爆品套餐7个月销售超500万套、会员拉新近400万,完成爆款套餐流量通路。

值得一提的是,锅圈于2024年5月推出的毛肚自由火锅套餐,仅用了7个月时间就在抖音等线上渠道收获5亿销售额,相较2023年粗估增长了3倍。2025年刚过3个月,锅圈又一烧烤自由爆款系列卷起了抖音流量,成为本地生活赛道的现象级品牌。

除了在线上渠道精耕细作外,锅圈也并未放弃对线下门店的投入。

截至2024年,锅圈持续保持万店以上规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单店辐射2000-3000户家庭,形成了庞大的社区门店网络。其中,锅圈新的乡镇门店开拓表现优异,去年新增287家乡镇店。门店会员储值9.9亿,比2023年增长36.6%,会员从2023年的2790万增加4133万,增长48.2%。

事实上,早已步入万店规模的锅圈对门店的战略布局,已由过去的规模扩张,转变为管理质量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首先,锅圈借助数字化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针对不同地域制定特色化营销策略,提高营销的精准度,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门店营收。

此外,锅圈云信息中心开发了多个智能化系统,如动态盘点系统使门店可边销边盘,不影响营业且数据准确;SAAS云平台实现对车辆、仓储、ERP、POS、报货APP等各子系统数据的动态管理及高度融合,提升物控准确率及配送效率;智能补货系统根据销售、库存数据及天气、季节、节假日等因素,计算门店最佳补货方案,降低损耗率,提高商品周转率和库存管理效率。

某种程度上,精细运营取代跑马圈地,正成为当下许多细分消费龙头的共同策略。对比泡泡玛特2024年在内地净增38家线下门店,反映出该类企业对于门店扩张的谨慎态度,以及品牌对客户在店体验关注的升级。

得供应链者得市场

“从零售到生产,中间链路短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又好又便宜的目标更近了。”在锅圈创始人杨明超看来,锅圈品牌之所以打动消费者,关键在于性价比。

锅圈精准把握在家吃饭场景下消费者追求物美价廉、口味多样,同时又不想跑超市、花费太多时间做饭的消费心理,以“好吃方便还不贵”为定位,致力于让消费者在家轻松吃上平价优质美味。

然而,真正做到“好吃方便还不贵”,需要依靠强大的供应链实力。鉴于供应链处于现代餐饮、商超业态的心脏地位,诸如蜜雪冰城、胖东来等优秀企业纷纷向上游延伸,将供应链变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锅圈的成功,自然离不开对供应链的持续优化。凭借供应链及数字化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营,能够确保企业产品质量及安全,以及实现从食品生产到零售的高运营效率。

具体来看,锅圈采用C2F(Customer to Factory)模式,让线下门店成为工厂直连消费者的通道,减少了传统供应链中中间商的层次加价环节。这种模式使工厂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制作上,为锅圈打造出好吃不贵的口碑。

其次,通过与众多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锅圈从源头上确保食材品质和供应稳定性。仅2024年,锅圈通过并购、自建等形式新增3家食材生产厂。

截至目前,锅圈共有4家食材单品生产工厂,分别聚焦于牛肉、丸类、底料、河鲜产品的制造加工。同时,锅圈与安井、三全等266家食材供应商达成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其产品组合丰富,包括火锅、烧烤、饮料等多个品类,且全国范围内销售的产品中约95%为其自有品牌。

此外,锅圈利用AI技术对库存进行精准预测,避免了因库存积压或短缺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品牌还通过智能物流系统,有效实现了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和监控,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分析门店销售和大仓库存数据,指导上游工厂调整生产规模和新品研发,构建柔性供应链体系。

2024年7月,锅圈控股股东上海锅圈实业全资收购河南华鼎冷链,持股比例100%。通过打通和锅圈的数据体系,就能够分析门店销售和大仓库存的综合数据,快速判断出商品的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而用数据指导上游工厂快速调整生产规模和新品研发,为其门店扩张,尤其是农贸店和乡镇店等新店型的开设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目前,锅圈在全国布局14个现代化区域中心仓、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形成冷藏、冷冻、常温等多规格标准化仓储,结合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能够快速准确地将食材配送到全国7000多家门店,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锅圈在供应链方面的投入加码,持续让利消费者的举动,无疑让企业基本盘愈加稳固。在品牌与规模效应双重加持下,锅圈或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来源:钛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