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哗然:多款“香港大药房”药品被爆造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17:38 1

摘要:据《香港01》调查发现,香港有药房及网上平台出售“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该品牌自称是 “香港百年品牌”,但存在多个不同的公司、商标,甚至在包装上使用香港假地址。

“香港大药房”品牌卖假货?!今天香港出了个大新闻,把全港人吓呆了!假香港公司地址、假公司历史、实际控制人为内地人、内地制造、没有药物资格! 这些假货是啥时候混入香港市场的?!

图源:香港01

据《香港 01》调查发现,香港有药房及网上平台出售 “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该品牌自称是 “香港百年品牌”,但存在多个不同的公司、商标,甚至在包装上使用香港假地址。

图源:香港01

调查发现,有关品牌实际由不同的内地人经营,疑似 “借用” 1841年屈臣氏前身成立的历史背景。

近年来,香港涌现出近 200 间以 “香港大药房” 开头命名的公司。记者购买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内地制造,部分产品甚至没有生产地址,完全没有 “药物” 资格,只是保健产品,有内地消费者质疑这些产品是 “冒充港产”。

图源:香港01

“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均含有中药材成分,香港卫生署没有正面回应有关品牌的产品是否属于中成药、是否需要注册。

图源:香港01

有医疗产品法规专家指出,现行法规对中成药的定义存在灰色地带,导致有关产品即使含有中药材,也无需注册便可在香港出售。HKTVmall 收到记者查询后,已将相关产品下架。

自称香港百年品牌,市面现 “香港大药房” 产品

据了解,《香港 01》记者 2 月前往旺角一带的药房视察,发现至少有三间药房出售有关产品。有的药房在柜台公开展示 “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也有药房是在记者询问后,才从抽屉、仓库取出产品。

图源:香港01

有药房职员称,“香港大药房” 是本地品牌,成分是 “纯中药”,不含任何化学成分,还称产品用途广泛,“头晕、头痛,止痒止痕,肌肉酸痛,涂什么都可以”。

除了药房,还有网购平台 HKTVmall 也有商户出售 “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不过,这些产品到底有没有注册?是否安全?又是什么牌子呢?

同名产品多款包装,商标、公司名五花八门

香港01记者仅仅去了几间药房,就找到了多款 “香港大药房” 的产品,包括声称可以舒缓疼痛症状的 “透骨膏”、具有抑菌作用的 “断痒王”、可用于治疗痤疮及皮肤敏感的 “祛痘膏” 等,包装上列出的成分不少都是中药材。

产品声称有香港政府注册,但包装上却使用了公司注册处的标志。

图源:香港01

然而,这些产品列出的公司却五花八门。光是 “香港大药房透骨膏”,记者就买到了三个版本,不仅包装不同,商标、出品、制药公司、公司地址都不一样。

图源:香港01

综合在市面买到的产品,已经出现了 “香港大药房老字号”“香港大药房国际”“香港大药房国医”“香港大药房生物制药集团” 有限公司,甚至还有包装印上不存在的假地址。

香港近 200 间 “香港大药房” 注册公司

这些产品均由河南、河北的公司制造,包装列出的香港公司,大部分都有在香港同名或相似名称的注册,董事都是不同的内地人,注册地址都是秘书公司。

图源:香港01

根据公司注册处记录,香港目前有近 200 间注册公司,名称是以 “香港大药房” 开头,其中大部分是近两年成立的。

记者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进入的网站显示一张香港的街景图,其中有 “香港大药房” 的招牌,但有明显的修图痕迹。

图源:香港01

经调查,背景的街景图是付费图片库(stock photo)上的旺角街道照片,甚至还有用泰国曼谷唐人街的照片修图的情况。

图源:香港01

“香港大药房” 的网页列出的 “分店” 照片,其中一张(红圈处)疑似是屈臣氏分店修图。

图源:香港01

“借用” 屈臣氏历史假扮香港本土品牌

这些 “香港大药房” 由不同公司经营,但却有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品牌故事和历史,比如香港百年品牌、香港政府注册、1841 年在香港开设的首家西药店,后来由一个叫托马・斯沃特森的医生接手经营。

屈臣氏集团的前身,是 1841 年成立的 “香港大药房”,目前集团大股东是长江和记集团。

图源:香港01

屈臣氏回应称,有关公司及其产品,并不属于屈臣氏集团旗下的零售业务,目前正通过法律途径调查及处理相关事宜。

一间 “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 在香港申请注册 “香港大药房” 商标,已通过审查,但未完成程序。

图源:香港01

多间内地公司经营品牌,有人在港注册商标

记者发现,带有 “香港大药房” 字眼的产品,主要在内地网上平台销售,在抖音、京东、淘宝等平台,都有由不同公司经营的 “旗舰店”,它们还互相指控抄袭、是盗版,网上甚至出现过 “香港大乐房”。

这些公司来自江西、福建、河南、河北等地,包括电商公司及制药公司,有公司甚至已经撤销注册。

图源:香港01

记者通过电话联系过有关内地公司,只有两间分别位于厦门和河南的公司接听,接线人都称该公司并非 “香港大药房”。记者也通过邮件向所有相关公司查询,但都没有收到回复。

在各间 “香港大药房” 中,在网上经营得最有规模的是 “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抖音账号有近 21 万粉丝。

虽然自称 “百年品牌”,但公司于 2024 年 7 月在香港注册成立,也在香港提交了商标注册申请,已通过审查,但未完成程序。网上广告和货品的英文名为 “Hong Kong Pharmacy Co. Limited”,但公司注册英文名是 “Hong Kong Dayaofang Limited”。公司董事姓郑(Zheng),以福建省莆田市身份证及厦门市地址登记。

图源:香港01

这间 “香港大药房” 在抖音有直播带货、上传宣传视频,还拍视频 “打假”,称其他仿冒品牌没有商标注册,只是 “一个公司名”。不过,这间 “香港大药房” 自称获得的认证也有问题。

自称产品获认证,《香港 01》揭香港认证机构不存在

“香港大药房” 自称,公司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 “香港医学研究会”(HKMRA)认证,还称有香港政府注册,并使用注册药房的标志。不过,香港持牌药商名单及 FDA 的网页,都没有相关公司记录。

图源:香港01

香港也没有名为 “香港医学研究会” 的组织,只有两间同名的注册公司,分别由两名姓倪(Ni)、登记住址为福建厦门的人士开设,其中一间于 2023 年被公司注册处剔除注册,另一间则于 2025 年 1 月成立。

图源:香港01

经查,“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 京东旗舰店,运营商店的公司厦门市中泰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已被剔除公司注册、不存在的 “香港医学研究会” 的董事。

另外,公司声称是香港旗舰店的旺角地址,实际上是一间麻将馆,在网上售卖的白花油、活络油,名称及包装均与香港品牌的注册中成药相似。

图源:香港01

近年来,有不少内地用户都在社交平台上质疑,“香港大药房” 并非香港品牌,是虚假宣传。

内地平台有不少中成药品牌都冠上 “香港” 二字,产品也含有中药材成分。在内地的网购平台销售时,声称可以将产品运送到香港。

图源:香港01

保健及医疗产品法规顾问罗洁梅指出,现行的《中医药条例》对中成药的定义,其中一个条件是产品的有效成分需要是纯粹的中成药,这就造成了灰色地带。

来源:香港八卦瓜

相关推荐